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蛇含

蛇含,又蛇含委陵菜;蛇衔草。多年生草本。主根短,侧根如须状丛生。多数,细长,略匍匐,具疏生的绢状毛。基生具长柄,较小,柄短;掌状复叶;小3~5,或狭倒卵形,长3~4厘米,宽0.5~1.7厘米,先端浑或钝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粗锯齿,下部全缘,上面近于无毛,下面间有绢状毛;托叶披针,基部与叶柄蔷薇委陵菜植物蛇含委陵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蛇含萎陵菜(东北植......
目录

名称

蛇含委陵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蛇含萎陵菜(东北植物检索表),蛇含(本草),五爪龙(秦岭植物志), 五皮、 五皮草(云南

形态特征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宿草本。多须根上升或匍匐,常于处生发育出新植株,长10-50厘米,被疏柔毛或展长柔毛。基生为近于鸟足状5小、连叶柄长3-20厘米、叶柄被疏柔毛或展长柔毛;小几无柄稀有短柄、小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0.5-4厘米,宽0.4-2厘米,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钝锯齿,两面绿色,被疏柔毛,有时上面落几无毛,或下面沿密被伏生长柔毛,下部有5小,上部有3小,小与基生小相似,唯叶柄较短;基生托叶膜质,淡褐色,外面被疏柔毛或落几无毛,托叶草质,绿色卵形至卵状披针全缘,稀有1-2齿急尖或渐尖,外被稀疏长柔毛。聚伞花序密集如假伞花梗长1-1.5厘米,密被展长柔毛,下有苞片状;直径0.8-1厘米;萼片三角卵急尖或渐尖,副萼披针或椭披针急尖或渐尖,时比萼片短,果时略长或近等长,外被稀疏长柔毛;花瓣黄色,倒卵形端微凹,长于萼片花柱生,,基部膨大,柱头扩大。瘦果,一面稍平,直径约0.5毫米,具皱纹。果期4-9月。

生长环境

生 田边、水旁、草甸及山坡草地,海拔400-3000米。

分布情况

辽宁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

本种广泛分布我国南北各省,生北干旱地带,水湿条件较好地区植株多高大直立,叶柄叶片下面密被展长柔毛,花序生着多如假伞,而生在华南潮湿温暖地区多为匍匐小草,每定根叶柄叶片毛多落,聚伞花序减少,成为两个不同的生态变异,但这种情况在我国南两个类型很不固定,很难再加以划分。

药用价值

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效,捣烂外疮毒、痛肿及蛇虫咬伤

医药

【朝药】全草治气管炎,百日咳《图朝药》。【侗药】骂隋(Mal suic),骂五些龙(Mal ngox xeeuc liongc):全草治燔耿(发烧),故久天(咳)《侗医》。【 彝药】用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腿疼痛,筋酸软,小便不利,全身浮肿《哀牢》。全草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小儿高热惊虐疾, 痢疾,疖疮;外伤《大理资志》。【水药】董嘎:全草治小儿高热,烫伤《水医药》。【土家药】翁蜜提铺(ongv mir tix puf):全草头痛伤风感冒,咳嗽多,青水疮,癣,癫疮等《土家药》。五爪龙,五匹:全草服用于疟疾腹泻痢疾咳嗽痛,产后痛;鲜品捣烂外用于,顽癣,蛇咬伤外伤,烧汤伤[109]。【仡佬药】街则午冷:全草捣烂,淘米水冲服,治狂犬咬伤[37]。

成分

仙鹤草素、蛇含鞣质,长梗马铃素。

药材简介

1【异】 蛇衔(《 本》)2威蛇(《日华子本草》)
3小龙(《斗门》)4(《本草 图》)
5草(《仁斋直指》)6蛇包五披(《植物实图考》)
7五匹(《草木便》)8五皮、地五甲、五爪龙(《分类草药性》)
9地五甲、五爪虎、 五莓(《贵州民间方药集》)10地五爪、五虎下山(《江西民间草药》)
11五爪风、五星草、五虎草(《湖南药物志》)12五爪金龙、五 蛇莓(《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 蔷薇植物蛇含的全草或带全草。

功能

治:清热定惊;疟;止咳化痰;解毒活高热惊疟疾肺热咳嗽;百晶咳;痢疾;疮疖肿毒;咽喉肿痛;牙痛带状疱疹目赤肿痛;虫蛇咬伤湿麻木;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外伤

药用价值

【采集】夏季采收。

性味】苦辛,凉。

①《本》:“味苦,微。”

②《本草 图》:“味辛甘,无毒。”

③《草木便》:"甘,平。"

【功用治】清热,解毒。治惊痫高热,疟疾咳嗽痛,湿痹癣疮,丹毒痒疹,蛇、虫咬伤

①《 本》:“惊痫邪气,除热,金疮瘘恶疮,头疡。”

②《录》:“疗邪气腹痛湿痹。”

③《药性论》:“能治疹,小儿热。”

④《 本草拾遗》:“ 蛇咬。”

⑤《日华子本草》:“能治蛇虫蜂虺所伤及眼赤,止,熁风疹肿。”

⑥《本草 图》:“治咽喉中痛,含之。”

⑦《植物实图考》:“治咳嗽。”

⑧《草木便》:“发汗解肌。治痰咳嗽,惊痫,洗眼消毒。”

⑨《分类草药性》:“治咳嗽风寒湿,跌打损伤。”

⑩《湖南药物志》:“治疯狗咬伤,脚痛,痢疾。”

【用法与用量】服:汤,1.5~3钱,鲜者1~2两。外用:水洗,捣含漱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全草多缠绕成团,被白色毛茸,具匍匐互生。三出复叶,基生叶柄长6-10cm,小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4cm,宽1-3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毛。单生于腋,具长柄。聚 棕红色, 瘦果小,花萼宿存。微,味微涩。

显微鉴定: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下表皮细胞略波状,垂 周壁念珠状增厚。下表皮腺毛腺毛较上表皮为多,非腺毛单细胞,长166-900μm,基部直径18-38μm,壁厚6-12μm,表面有螺状纹理;腺毛头部2细胞,直径25-32μm;柄部2-3细胞。气孔 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5个。 肉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中医传承各家论述出自 《农本草》。

1.《 录》:蛇含生益州山谷。八月采,阴干。

2.陶弘景: 蛇衔有两种,并生石上,当用细者,处处有之。亦生 黄土地,不必皆生石上也。

3.《纲》:蛇含,草也,其似龙而小,紫色,故俗小龙,又;苏颂《图》重出紫,今并为一。此二种:细蛇衔,大龙衔,亦入疮膏用。

现代研究药理作用

1.毒性其注射给 小腔注射达450g(生药)/kg,未见死亡;静注射(0.3ml/只)无异常或死亡。其流浸膏给小灌服50g/kg14d,未见异常和中毒

2.增强免疫功能蛇含流浸膏(2g/ml)显著升高小腔巨噬机能,表现为胞体显著增大,每个胞体吞噬的鸡红细胞达7-8个之多,但各级消化状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3.抗菌作用蛇含中分离的F-Ⅰ、F-Ⅱ、F-Ⅲ部分对 金黄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的生长呈抑制阳性,对 绿脓杆菌呈弱阳性,对沙门伤寒菌呈阴性。其F-V部分对金黄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呈强阳性抑制生长,其抗菌活性存在于水溶性部分和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 丙酮的部分。此外,其(0.5g/ml浓度以上)对 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塑料沫渗透- 抑菌环法)。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其流浸膏对麻醉狗或兔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与量相。对 心脏收缩(狗)和率( 豚)有抑制作用,并有增加冠流量作用。

5.对平滑的作用其流浸膏对离体肠仅使收缩 振幅增大,张力无明显变化,且有随量增大抑制张力的作用;对家兔豚及 大的离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0.2ml/50ml(含生药0.4g)的作用强度与1u 垂体后素近似, 妥拉苏林(0.25mg/50ml)不能对抗其此种作用,在体(兔)试验表明其流浸膏2ml/kg与垂体后素1u/kg作用强度相似。对 豚体气管无明显影响。

6.其他作用蛇含乙醚提取部分有 雄激素样和 组胺样效果。对 红细胞膜无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肠梗阻

取鲜蛇含全株4两,捣烂绞汁,冲入等量 童便,稍加热,缓缓服下。冬季用干品,每次2两作,冲等量童便服,同样有效。服药后如有剧烈呕吐吐出药液时,应补足服药量;采取小量多次服药法,一般第2次服药即不呕吐。临床试治数例,均在24小时见效。人工栽培

养殖技术

养殖特点

喜阳光充足、候温和、较湿润的环境,适应性较强,在高山同、 丘陵、 平坝都可栽培。对土壤无严格选择,常野生在荒地、 田边或路旁,以地势 向阳、较肥沃、潮湿的夹砂土栽培较好。

以分株 繁殖。挖取老株 匍匐上着生的新株作为种苗,每株都要带须根,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栽种,以秋栽为好,各20cm窝,每窝栽苗2-3株,盖土压昆,并施稀薄人畜粪水。

田间管理

栽后要及时淋水。秋季栽种的,当年12月中耕除草、追肥1次,以后每年要随时拔除杂草,并于5月和9-10月两次收获后,浅中耕、假定肥1次。肥料用人畜粪水或 硫酸铵,连续采收3-4年后,需换地栽培

古文相关

原文

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因以“蛇衔”为。《 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译文

过去有一位老农耕地,恰巧遇见一条受了伤的蛇躺在那里。(这时)另一条蛇衔来一棵草放在伤蛇的伤上。过一天的时间,伤蛇(康复后)跑了。老农拾取那棵草其余的子治疗创伤,全都治愈了。本来不知道这种草的,就用“蛇衔草”当草了。《抱朴子》说:“蛇衔能把已断了的手指接起来,接得和原先一样。”说的就是这回事。

昔:从前

著:放

验:灵验

值:正巧

以:用

《抱朴子》:东晋道家理论著作。东晋道家理论著作

疮:伤

焉:那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面肌抽搐

下一篇 脑型疟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