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蛇目菊

蛇目菊 蛇目菊:Sanvitalia procumbens Lam.)为菊科蛇目菊属的植物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卵形或长卵形全缘,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端,;总苞被毛,上部草质;雌花约10-12个,状,黄色或橙黄色两性暗紫色;托披针,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两性瘦果三棱至扁,暗褐色,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状突起或......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卵形 或长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

头状花序单生于端,径约1厘米;总苞被毛,外层总苞基部软质,上部草质; 雌花约10-12个,状,黄色或橙黄色端具3齿两性暗紫色,端5齿裂;托膜质,长披针,麦秆黄色雌花瘦果扁压,三棱端具3刺;两性瘦果三棱至扁,暗褐色端有2刺或无刺, 边缘有狭翅,外面有白色状突起或无小而成细纵肋。

生长习性

喜阳光充足, 耐力强,耐干旱,耐瘠薄,不择土壤,肥沃土壤易徒长倒伏。凉爽季生长较佳。

地理分布

原产西哥,香港栽培或逸为野生。

繁殖方式

蛇目菊种子繁殖。春秋均可播种。

3一4月播种在5~6月。6月播种9月,秋播于9月先播入地,分苗移栽1次,移栽时要带土团10月下旬囤入冷床保护越冬,来年春季

北京地区入冬前小苗生长适度,地可安全 越冬。高秧种保持40cm株。矮秧种20cm株。采种时轻剪头,放入箩筐粒去杂。

蛇目菊一般春播和秋播,播种前最好用温水浸泡种子一晚上,出发需要两到三个月左右蛇目菊一年生的草,对盆和盆土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就可以。盆土用壤土就可以。蛇目菊如果不摘,会长的比较高,所以需要打促进侧分化,大约长到10cm高的时候就可以摘了。这种比较爱生蚜虫,所以要常喷药。最好放在半阴半阳通好的地。浇水要浇到干到。

栽培技术

种后管理

播后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并在每天上午的9 :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

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或3以上的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田间管理

1. 摘

之前一般地进两次摘,以促使萌发更多的条.上盆一至两周后,或者当苗高6~10公分并有六以上的叶片后,把梢摘掉,保留下部的3~4,促使分枝

在第一次摘3~5周后,或当侧长到6~8公分长时,进第二次摘,即把侧梢摘掉,保留侧下面的4。进两次摘后,株型会更加理想,数量也多。

2. 适应温度

喜欢较高的空湿度,空湿度过低,会加快单凋谢。也怕雨淋,晚上需要保持叶片。最适空相对湿度为 65 ~75% 。

3.温度管理

忌酷热,不耐霜

4.光照管理

喜阳光充足,略耐半荫。

5.肥水管理

其它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要求遵“淡肥勤施、量少次多、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朵干

春季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照“宝”——“宝”——清水——“宝”——“宝”——清水的顺序环(最起码每周要保两次“宝”)。进入期后适当控肥,以利种子成熟。

主要价值

药用

【药 】: 蛇目菊

【来 源】: 为子叶植物药 菊科植物蛇目菊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化湿止痢,目赤肿痛。

性味归经】:甘,平,大肠

【用法用量】:服:汤,3一9克。

】:痢疾草(《广西药用植物录》)、 两色金鸡菊(《中国植物志》)

【考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化湿的功能。用于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湿热痢、痢疾等。

观赏

高秧蛇目菊可栽入园林隙地,作地被植物任其自播繁衍。适作 切

植物文化

语:恳切的喜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颅骨裂和有关畸形

下一篇 医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