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
疾病信息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本病具有缓解与复发的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晚年发病者又以男性多。临床表现为受累横纹肌易于疲劳,这种无力现象是可逆的,经过休息或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即可恢复,但易于复发。
各种年龄组均发生、但多在15-35岁,男女性别比约1:2。起病急缓不一,多隐袭,主要表现为骨骼肌异常,易于疲劳,往往晨起时肌力较好,到下午或傍晚症状加重,大部分患者累及眼外肌,以提上睑肌最易受累及,随着病情发展可累及更多眼外肌,出出复视,最后眼球可固定,眼内肌一般不受累。此外延髓支配肌、颈肌、肩胛带肌、躯干肌及上下肢诸肌均可累及,讲话过久,声音逐渐低沉,构音不清而带鼻音,由于下颌、软鄂及吞咽肌、肋间肌等无力,则可影响咀嚼及吞咽功能甚至呼吸困难。症状的暂时减轻、缓解、复发及恶化常交替出现而构成本病的重要物征。根据受累肌肉范围和程度不同,一般分为眼肌型、延髓肌受累型及全身型,极少数暴发型起病迅速,在数天至数周内即可发生延髓肌无力和呼吸困难,各型之间可以合并存在或相互转变。儿童型重症肌无力指新生儿至青春期发病者,除个别为全身型外,大多局限为眼外肌。
病因
1.肺热津伤,津液不布,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外感温热邪毒,上犯于肺,或病后邪热未尽,肺津耗伤,"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濡润五脏,濡养肢体,遂致四肢筋脉痿弱不用。或因五志过极,郁而化火,肾虚水不制火,火灼肺金,肺失治节,不能通调津液以溉五脏,脏气伤则肢体失养而成痿。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久处湿地,或涉水冒雨,外感湿邪,留滞经络,郁而化热;或过食肥甘辛辣,长期饮酒,损伤脾运,湿热内生;湿热浸淫筋脉,气血营运受阻,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而弛缓不收,发为痿病。
3.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中气受损,或思虑劳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受纳、运化、输布功能失常,导致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正常输布精微,以荣五脏、四肢、筋脉、肌肉,发为痿病。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平素肾虚,或久病损肾,或房劳过度,乘醉入房,精损难复,或劳役太过,罢极本伤,阴精亏损,水亏火旺,筋脉失养,渐成痿病。此外,脾虚湿热不化,流注于下,久则损伤肝肾,致筋骨失养而成痿病。
5.痰瘀阻络,筋脉失养,外伤跌仆,瘀血内停;或久病入络,痰瘀交结;经脉瘀阻,气 血运行不畅;或嗜食肥甘,过食辛辣,或长期嗜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壅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滞缓为瘀,痰瘀互结,脉络痹阻,肢体筋脉失于气血荣养而成痿。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