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包括Graves病,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据国者报道,AITD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1%~40%,所以也称为AITD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包括Graves病、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据中国者报道,AITD患者蛋白尿的发......
目录

概述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包括Graves病、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据中国者报道,AITD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为11%~40%,所以也称为AITD肾病据外国者报道,AITD患者常为慢性病程,其体可发现多种抗甲状腺自身成分的抗体,此外,还可发现清中存在其抗原和环免疫复物,故其伴发的脏病变又被称为甲状腺抗原介导的免疫复肾炎。一般认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肾病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还可有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小球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为典型肾病征偶伴镜下血尿,多无压和功能损害。尽管常有前驱甲状腺病史,但可在患AITD后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肾病征。

流行病学

AITD的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大多认为雌性激素扮演十分重要角色70岁以下女性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而且女性清IgG和IgM含量较高但一些研究也得到然不同的结果,如女性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或者使用避孕药后,其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一些AITD如Graves病(GD)发病率显著降低。

病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可检出针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包括甲状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患者可伴有轻度蛋白尿少数甚至伴发肾病征曾有文献报道85例AITD患者,发现蛋白尿高达40%。研究认为此类蛋白尿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不少有AITD蛋白尿活检报道显示组织中有甲状腺抗原沉积,认为可能为甲状腺抗原抗体复环而沉积于组织而导致免疫复物性肾炎

发病机制

者认为AITD膜性肾病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甲状球蛋白和甲状腺微粒体抗原在小球基底膜外沉积致原位免疫复成,部分病例可能有环免疫复物机制参与。

临床表现

要有AITD的临床表现及蛋白尿蛋白尿多为轻度,但有时甚至可表现为肾病症。AITD和蛋白尿可同时或先后发生,有时AITD表现在先,有时蛋白尿表现在先,二者的发生间隔可达10多年。

诊断

AITD蛋白尿时均应考虑本病,但要注意鉴二者是否为两个互相独立的疾病,确诊蛋白尿是由AITD起则依赖于活检发现组织甲状腺抗原沉积。由于AITD与蛋白尿并不一定同时发生,故诊断AITD时应注意检查有无蛋白尿,反过来各种免疫复物性肾炎时应注意排除AITD。

诊断:

AITD应注意与各种免疫复物性肾炎相鉴罐网。

检查

可有肾病症的实验室表现蛋白尿和AITD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偶伴镜下血尿,多无压和功能损害。

其它助检查:

脏活组织检查AITD相肾病征患者,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还可有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小球硬化的改变。特异性变化为组织活检有甲状腺抗原沉积。

治疗

对AITD相肾病征的治疗前尚缺乏统一认识。有文献报道免疫抑制甲状腺切除可能有效。但对本病更应强调对AITD本身的充分治疗由于临床上在肾病征时大量蛋白尿可造成甲状腺球蛋白的丢失,常可加重甲减故对此类病人的甲状腺替代治疗量通常需增加。清除甲状腺抗体及异常的甲状腺抗原是治疗的要环

1.Graves病是由于治疗甲亢的药物嘧啶类及咪唑类具有轻度抑制Grayes病自身免疫反应可降低环中甲状腺自身抗体,故可使蛋白尿减少。

2.免疫抑制的应用加类固醇激素硫唑嘌呤(依木兰),可使部分患者蛋白尿减少。

3.甲状腺切除对蛋白尿的作用不明确 但在首例Graves病肾病征患者,长期服用甲巯咪唑(他巴唑)疗效不佳最后切除甲状腺并追踪11个月后蛋白尿明显减少,小球滤过率无改变。重要的是切除甲状腺的时机,其缓解几乎只限于Ⅰ~Ⅱ期膜性肾炎患者。

4.放射性碘治疗对蛋白尿的疗效亦不明确,甚至可使蛋白尿恶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瞳神紧小

下一篇 外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