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锁阳

锁阳 锁阳,中药。为锁阳植物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Rupr.)的干肉质。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蒙古、陕西等地。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膝痿软,阳痿,肠便秘。干肉质。味甘;性温。归大肠。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膝痿软,阳痿,肠便秘。治阳弱虚,阴衰血竭大肠涸,便秘不......
目录

入药部位

肉质

药物性味

味甘;性温。

药物归经

大肠

主要功效

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主治疾病

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膝痿软,阳痿,肠便秘

相关配伍

治阳弱虚,阴衰血竭大肠涸,便秘不运:琐阳三斤。清水五斗,浓汁两次,总和,以砂锅膏,炼蜜八两收成,入磁瓶收贮,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余匙,热化服。(《本草切要》)

用法用量

5~10g。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

炮制

洗净,润透,切薄,干

植物特征

锁阳多年生肉质寄生草本,无绿素,全株红棕色,高15-100厘米,大部分埋于沙中。寄生上着生大小不等的锁阳体,初近球,后变或长柱,径6-15毫米,具多数须根落的鳞片柱状,直立、棕褐色,径3-6厘米,埋于沙中的具有细小须根,尤在基部较多,基部略增粗或膨大。上着生螺旋状排列落性鳞片,中部或基部较密集,向上渐疏;鳞片卵状三角,长0.5-1.2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尖。

肉穗花序生于,伸出地面,棒状,长5-16厘米、径2-6厘米;其上着生非常密集的小花雄花雌花和两性相伴杂生,有香花序鳞片雄花长3-6毫米;花被通常4,离生或稍合生,倒披针或匙,长2.5-3.5毫米,宽0.8-1.2毫米,下部白色,上部紫红色;蜜腺近倒,亮鲜黄色,长2-3毫米,端有4-5钝齿,半抱丝;雄蕊1,丝粗,深红色,当时超出花冠,长达6毫米;花药着生,深紫红色状倒卵形,长约1.5毫米;雌蕊退化。雌花长约3毫米;花被5-6,条状披针,长1-2毫米,宽0.2毫米;花柱棒状,长约2毫米,上部紫红色;柱头;子房半下位,含1生下垂胚珠雄花退化。两性少见:长4-5毫米;花被披针,长0.8-2.2毫米,宽约0.3毫米;雄蕊1,着生于雌蕊花被之间下位子房的上丝极短,花药雄花雌蕊也同雌花。果为坚果状,多数非常小,1株约产2-3万粒,近球,长0.6-1.5毫米,直径0.4-1毫米,果皮白色端有宿存浅黄花柱种子近球,径约1毫米,深红色,种皮坚硬而厚。期5-7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锁阳的生长环境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阿尔泰山地、天山山地等)、青海(柴达木盆地等)、甘肃(民勤、金塔、武威、张掖、泉、阿拉善右旗等)、宁夏(银北)、蒙古(林郭盟西北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西北部、阿拉善左旗等)、陕西(榆林等地)等省区。生于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与荒漠地带的河边、湖边、池边等生境且有白刺、批把柴生长的盐碱地区。中亚、伊朗、蒙古也有分布。

药材性状

呈扁,微弯,长5~15cm,直径1.5~5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显纵沟及不规则凹陷,有的残存三角的黑棕色鳞片。体重,质硬,难折断,断面浅棕色或棕褐色,有黄色三角状维管束微,味甘而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