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梅核气

中医,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互结,停聚于所致,以中似有核阻塞、咯之不出、之不下、时发时止为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中医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现代医称为异感症,又常被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称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运化失司......
目录

病因

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结于咽喉起。

临床表现

部异常感觉,如黏感、蚁感、灼热感、梗阻感、异物感等。

诊断

1.以异物感为症状,但不碍饮食。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

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基本正常,也可见慢性咽喉炎。

3.其他咽喉疾病起的不适,基本无现象,且可检查出咽喉病灶。

4.在咽喉外部用揉摩法可直接观察到病灶状况,这是诊断要点。揉摩时异物感同时消失,这是肯定性诊断。

辨证施治

1.气郁

候: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多见于中年女性。不少患者情绪欠稳定,恐癌多疑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方药法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生姜

肝郁气滞较甚,可加香附郁金白芍壳;多呕恶者,加橘红、瓜蒌皮、川贝;纳呆便溏加白术陈皮苍术炙甘草;嗳泛酸加旋覆花赭石肝郁化火牡丹皮、栀子天花粉等。

2.肝郁气滞

候: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情志抑郁,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弦。治则疏肝解郁行气结。柴胡疏肝加减。方药柴胡赤芍川芎壳、香附陈皮郁金佛手炙甘草。可加半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等药。

3.肝郁失音

候:咽喉梗塞,部位不定;咳之不出,之不下,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抑郁愈甚,症状愈重;亦有因情绪激动后声音突然嘶哑;或语音全无,短数小时,长者可数日不愈,但咳嗽、啼哭时却发声正常。咽喉检查均无异常。常伴有情志不舒,多疑善虑,少言寡欢,胸闷胁痛失眠心悸月经不调等。淡红苔薄,弦细。治则疏肝解郁行气,畅音。诃子清音汤。方药诃子肉、桔梗甘草郁金香附木蝴蝶

苔腻夹湿者,加薏苡仁、泽泻车前草。

其他疗法

1.理疗法

本疗法对本的治疗十分重要,解除思想顾虑,保持情舒畅,使患者移情易性,常可取得不治自愈之效。在取得患者信赖的情况下,可施暗示疗法。

2.饮食疗

(1)合欢猪肝合欢(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许,浸4~6小时,再将猪肝100~150克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熟,食猪肝

(2)玫瑰玫瑰花瓣(干品)6~10克,放,冲人沸水,加盖刻,饮。

(3)葱柚皮柚皮1个,在炭上将外层黄棕色烧焦,刮去表层,然后放人清水中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块加水,将熟时以葱两棵切碎加入,用油、盐调味,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食茱萸

下一篇 脓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