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压从180/105毫米柱降至150/85毫米柱,网膜病变发生率能降低34%,视力受损危险减少47%。另外,微管损伤是糖尿病对机体的要伤害。 最后,专家提醒戒烟、限、适当运动等有益管健康的为都有利于预防网膜病变。本病简称"糖网".糖尿病会网膜管失调。病症的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患有糖尿病十五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眼管会受损,......
目录

定义

本病简称"糖网".糖尿病会网膜管失调。病症的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患有糖尿病十五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眼管会受损,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失明。

种类

1.景性网膜病变

这是病发的初期。曾普遍认为如果糖尿病的糖控制不好,可以随着岁月逐渐恶化。大部份的患者不会察觉视力受损,但视力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模糊。

2.增值性网膜病变

是由景性网膜病变发展而成,也是导致大部份视觉受损的因素。新增管可以生长网膜表层或视神经上。这些未成长的管比正常管脆弱,容易破裂使液流入玻璃体中,致眼底出而令患者视力模糊或完全失去视觉。从破裂的管上可能长出疤痕组织,如果收缩可以牵扯网膜导致落。新增管也可能长在虹膜青光眼而导致失明。

3.黄斑点水肿

有些患者的黄斑管(黄斑点是负责中央视觉的部分)可能出现渗漏导致视觉受损。

糖网分期

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常见的一种,危害很大,了解糖尿网膜病变分期,积极治疗。

糖尿网膜病变是怎样分期的? 

1、我国眼底病组于1984年参考国外分期标准制订了我国的“糖尿网膜病变分期标准 ”。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共六期。

单纯型包括三期:Ⅰ期有动脉或并有小出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

增殖型也有三期:Ⅳ期眼底有新生管或并有玻璃体出。Ⅴ期眼底有新生管和纤维增殖。Ⅵ期眼底有新生管和纤维增殖,并发网膜离。

2、国外者为了使用简便将本病分为三期: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

非增殖期(称单纯型、景型):其特征为局部网膜毛细塞,管渗透性增强,表现为微点状出、硬性渗出和网膜水肿

增殖前期:特征为广泛毛细塞,棉絮样斑、点状出,广泛微管异常,静珠状。

增殖期:网膜产生新生管和纤维增殖,收缩牵拉网膜离。

糖网与高血压

糖尿病、压为什么要查眼底? 

糖尿病、压病人,科医生全面检查以后,还要请他到眼科检查眼底。糖尿病、压与眼底有什么系呢?

糖尿病[1]是一种分泌代谢病,可影响全身各器官。但与眼睛的系更为密切,可内障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麻痹等,其中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眼底病变随糖尿病病程加长,发病率逐渐升高。据国报道病程在5年以下者眼底改变为38%~39%;病程5~10年者发病率为50%~56.7%;10年以上者发病率增至69%~90%.早期眼底检查可发现网膜后极部在微和小点状或小状出网膜充盈扩张、轻度迂。随着病情的发展,除了微和点、状出外,同时出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病变往往波及黄斑区影响视力。进一步发展,网膜和视乳头上出现广泛的新生管,并有结缔组织增殖,网膜反复出,棉絮状渗出增多,严重损害视力。晚期或严重病例,可反复发生大量的玻璃体出,出如不能完全吸收可产生机化条索,与网膜粘连,起增殖性玻璃体网膜病变,增殖条索牵拉网膜网膜离,最后导致失明。

压病人由于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早期网膜动脉痉挛,检查可见小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如果持续痉挛则可发展为动脉硬化,动静交叉处有压迹现象,严重者可出现铜丝状或银丝状动脉。如果病情发展,压急剧增高,可出现网膜水肿、出和渗出,进一步发展压增高可视乳头水肿

由此可见,糖尿病和压的眼底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

发病率与致盲率

世界瞩的WESDR(美国威斯康星糖尿网膜病变的流研究)中,病程大于15年的患者中,97%的Ⅰ型糖尿病患者、80%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和55%未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网膜病变。其中30%Ⅰ型糖尿病患者、10%-15%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和5%未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已伴增殖期网膜病变。过4年的前瞻性观察,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分为20%、15%、10%。这表明:

Ⅰ型糖尿病发病率远远高于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远远高于未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另:糖尿网膜病变据国外文献报道,平均患病率高达50%。国上海医科大华山医院1960年报告922例,其中糖尿网膜病变占35.9%,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报告10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网膜病变占63.5%,1981年北京天津糖尿病协作组报告糖尿网膜病变占54%,国外糖尿网膜病变发病率为50%~62%。

据美国1971年报告,美国已有15.4万人因糖尿网膜病变而失明,每年增长率约为9%,估计到公元2000年,将有5.73万盲人。1978年美国国家糖尿病委员会报告,糖尿病比非糖尿病的失明者多25倍。据国外报导,糖尿病性盲人每年死亡约14%,从盲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5.8年,50%在5年死亡。前,糖尿病性网膜病变已成为西国家的四大要致盲疾病之一,依次是老年性网膜变性、糖尿病性网膜病变、青光眼和老年性内障。综上所述,糖尿网膜病变发病率是很高的,致盲率也是十分严重的,必须起高度重视。

治疗措施

1、控制糖。是治疗糖尿网膜病变的键,使眼底病变过光凝和导升明治疗,新病变不存在。如糖再升高,可能在网膜其他部位,特是黄斑部位,又产生新病变、黄斑水肿,仍然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适当的控制糖,让糖不再高涨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选用中药进糖,才能不施加给眼部压力,纯中药的恒济悦泰囊才能缓解病痛,并从底治疗糖尿病。

2、控制压。压是早期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压的糖尿病患者,应特注意,积极将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3、控制脂。网膜渗出的快速发生往往并总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增高,所以要想预防网膜病变的发生,也要积极地控制好脂问题。

4、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多食植物油,可以减少“硬性渗出”并对改善糖尿病性网膜病变有利。对肥胖糖尿病病人,还要控制总热量,降低体重。

5、有网膜病变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容易起眼底出,加重网膜病变。

6、定期进眼底检查:本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漏诊。对病程较长的糖尿病人,不论有无视力减退,都应借助眼底镜、裂隙灯、三面镜等仪器检查眼底,这是早期发现本病的最好法。

现代治疗

(1)积极控制糖尿病。早期确诊糖尿病,早期采用控制饮食、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及适当运动等措施控制糖尿病,是防止、延缓或减轻糖尿病性网膜病变的重要措施。

(2)药物保守治疗。对早期糖尿网膜病变(单纯型)除严格控制糖尿病外,可采用下列药物治疗:①抗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②抗凝药物,如肝素;③促纤溶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

(3)垂体手术。一般认为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是糖尿病性网膜病变的因素之一,垂体切除用甲状腺激素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治疗后,网膜病变明显好转。但由于垂体手术治疗后,终生需对垂体机能低下进替代疗法,因此本法在激光治疗的今天已很少应用。

(4)激光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最初是使用氙激光,最近是氩激光,进而使用氪激光。由于氩离子激光光斑小,绿色激光易被血红蛋白吸收,故可直接凝固封新生管、微和有荧光渗漏的毛细管,因而可制止玻璃体出网膜水肿,而不致影响黄斑的功能。一旦发现有增殖性网膜病变后,激光治疗使部分网膜管被激光凝固,剩余的网膜可以得到较丰富的氧供应,阻断了起新生管的刺激作用,因此有可能阻止网膜病变的发展。

  (5)玻璃体切割术。近年来对于增殖型糖尿病性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有较多机化物时,网膜电图正常者,可以采用切除玻璃体机化物,以防止牵网膜离,适当提高视力。

药物治疗

1、前期应注重糖的控制,要的药物有:

(1)磺脲类——格列齐特

作用机制: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和分泌胰岛素,是糖水平迅速降低。

不良反应:β细胞功能衰竭;糖等。

(2)双胍类——盐酸二甲双胍

作用机制:延缓葡糖糖在肠道的吸收。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肠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等。

(3)α-葡萄糖干酶抑制——阿卡波糖

作用机制:延缓消化道对糖的吸收。

不良反应:肠道不适,恶心腹泻等。

2、后期糖尿网膜病变治疗:

病情初期发现的早可以使用激光治疗,病情后期如果没有特的恶化也可以用激光冷凝治疗,后期病症若有玻璃体出持续不和疤痕组织成的现象,不可再用激光治疗,可能会致盲,需要考虑接受手术治疗。除手术治疗外,也可选择中医治疗。中医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面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及认可,代表产品有恒济悦泰囊等。但中医治疗糖尿网膜病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可以作为减少手术险的替代选择。

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消渴入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钟礼牵头我国五家大的临床医院与法国作,发掘出黄连黄芪金银等有效药物。九十年代后期,聂文涛指出消渴是高消耗应激,而高消耗应激与眼病系密切。中医糖尿网膜病变早期多采用中医辨证论治。阴虚热型:症见多饮消谷善饥舌红苔黄。眼底检查:网膜水肿、渗出。治宜滋阴清热。用:①(生地、知母麦冬石膏牛膝);②增液白虎汤(生地、元参、麦冬知母石膏粳米甘草) ;③养阴汤(生地、元参、麦冬天冬玉竹知母、生石膏黄芪甘草)。瘀血型:本病日久,热灼营血,眼底见网膜、久不吸收,甚则玻璃体出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治宜凉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犀角或用水牛角代替、生地、白芍皮、丹参麦冬、元参、三七粉、茜草根)。肾阴亏虚型:症见口干乏力、膝酸软、淡暗、苔白或少苔,眼底见网膜,渗出、水肿机化,治宜滋阴增液汤六味地黄(生地、元参、麦冬山药泽泻茯苓、山萸肉、皮)或六味地黄汤加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对于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内障早期服用中成药石斛夜光地黄杞菊地黄,也有一定疗效;对于网膜者可服用云南白药;对于眼底出久不吸收者,采用静滴注丹参注射液有一定疗效。

预防

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是常见的,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网膜病变及内障,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几乎100%都会出现网膜病变。糖尿病比非糖尿病失明者多25倍。糖尿病性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要致盲疾病之一。因此糖尿病人应采取下列措施保护眼睛。

(1)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积极治疗压。压促使糖尿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

(3)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眼部全面检查:①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已有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②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以后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③眼压增高,视力下降。已发现网膜病变,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增殖性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都要请眼科医生全面检查。

(4)及时治疗。早期网膜病变除有效地控制糖及压外,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确有一定作用。出现增殖性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时可采用激光治疗。出现内障需手术治疗。

补充微量元素硒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的过程是长久而又繁杂的。并且,据病人机体采取不同的治疗式,同时进适量微量元素的摄入,特是硒的摄入,为糖尿病人带来极大的福音。

硒最重要的生物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补充适当的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自由基防御系统和分泌细胞的代谢功能,这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供了新依据。另外,硒也可以通过改善糖尿液粘滞性增高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预后。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糖和尿糖。医生通过让糖尿病人定量服硒,可以起到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水平。

此外,硒除了产生胰岛素样作用以外,还有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这使得硒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为人注

那么在日常饮食中,糖尿病人吃什么补硒呢?

富含硒的食物有蛋、生、麦肝脏大蒜蘑菇等,糖尿病人可以据自身情况理选用。但是最好的补硒法还是服用适糖尿病人的补硒制,体恒健硒维康富含的硒麦成份可以充分发挥硒在体应有的作用。并且,天然成份对于糖尿病人的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好的补硒制

食疗

(1)理控制总热量

肥胖患者应先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患者应提高热能的摄入,增加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孕妇、乳母、儿童要增加热能的摄入,维持其特殊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2)碳水化物不宜控制过严

原则上应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限制碳水化物的摄入量,但不能过低。饮食中碳水化物太少,不易被病人耐受,同时,机体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谢供给热能,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3)减少脂肪摄入:

脂肪的摄入应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高脂肪饮食可妨碍糖的利用,其代谢本身会产生酮体,容易诱发和加重酸中毒肥胖病人应严格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不宜超过40克。消瘦病人由于碳水化物限量,热能来源不足,可相应提高脂肪摄入量。

(4)供应要充足

糖尿病饮食中的蛋白质供应要充足,摄入量要与正常人相当或稍高。有并症时,应医生的指导决定蛋白质的摄入量。

(5)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在感染、并发其它疾病或控制不良的情况下,更要多补充些。特是要注意维生素B1的供应。一般谷类食品中含维生素B1较高,由于糖尿病饮食限制食的摄入量,往往造成维生素B1来源的不足,容易出现因缺乏维生素B1而起的神经系统疾患。维生素B12可以改变缓解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素C可以预防微管病变,这些维生素都应当适当补充。

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高钠易诱发压和动脉硬化。锌的供给不足可以使胰岛素分泌减少。饮食中锌最好的来源是肉类、海产品和家禽。

(6)食物中要富含食物纤维

食物纤维可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改善葡萄糖耐量试验,降低空糖和餐后糖浓度,并可降低脂浓度,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并发症。食物纤维最好食用来自天然的食品。

糖尿网膜病变,是起失明的最重要的原因。其他眼病都是由于并发症起失明,比如说糖尿网膜病变,到后期,可以并发轻光眼。这些眼病各自并非是完全隔裂的,都是有联系的。糖尿网膜病是指由糖尿起的对眼睛管的损害,它是导致年龄20 到 65 岁的成人出现新型失明的要原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