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麝肉

麝肉为鹿科动物麝的肉,可以入药,治中症病。(《食疗本草》)【选】治小儿症病:麝肉二两(切,),蜀椒三百枚()。捣末,以鸡子白和小豆大。每服二、三,汤下,以知为度。(《范汪》)林麝体长约75cm,体重约10kg。毛角较深,深褐色或灰褐色,成体身上一般无显着肉桂黄或土黄点状斑纹。色多为褐色黑褐色;缘、端多为黑褐色或棕褐色白色,眼的下部有两条白色或黄白色毛带延伸至颈和胸部......
目录

麝肉简介

(《食疗本草》)

【选】治小儿症病:麝肉二两(切,),蜀椒三百枚()。捣末,以鸡子白和小豆大。每服二、三,汤下,以知为度。(《范汪》)

动物形态

林麝

林麝体长约75cm,体重约10kg。毛角较深,深褐色或灰褐色,成体身上一般无显着肉桂黄或土黄点状斑纹。色多为褐色黑褐色;缘、端多为黑褐色或棕褐色白色,眼的下部有两条白色或黄白色毛带延伸至颈和胸部。四前面似体肢为足迹和性。成年雄麝有1对上犬齿,称为獠下有1个能分泌麝香的腺体囊,于生殖孔相近的前面。雌麝无腺囊和獠。尾短小,掩藏于毛中。

马麝

较大,体长85-90cm,体重15kg左右。全身沙黄褐色或灰褐色,后部棕褐色较强。面、颊、青灰色,眼上淡黄,眼下黄棕色端部及周缘黄棕色周缘、基沙黄色或黄棕色。颈栗色块斑,上有土黄色或肉桂黄色毛丛成4-6个斑点排成两。颈下白色带纹不显,因有棕褐色和白毛混杂而成黄白区。面为土黄色或棕黄色。

原麝

.体长85cm左右,体重12kg左右。长直立,上部端裸出无毛。雄性上犬齿发达,外,向后弯成獠。雌性上犬齿小,不外。四肢细长,后肢比前肢长,所以部比部高。蹄狭长,侧蹄长能及地面。尾短隐于。雄性脐部与阴囊之间有麝腺,成囊状,即香囊,外部略隆起,香囊外及中有二小,前为麝香,后为尿道。通体为棕黄褐色黑褐色等,嘴、面颊灰褐色,两颊有白毛成的两个白道直连下。尖棕褐色黑褐色,白色。从颈下两则各有白毛延至腑下成两条白色宽带纹,颈、体土黄色或肉桂黄色斑点,排成4-6纵面毛色较淡,多为黄白色或黄棕色。四肢侧呈浅棕灰色,外侧深棕或棕褐色。尾浅棕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多石的针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常独居,多于晨昏活动。食物为松树、冷杉、雪松的嫩,地衣苔藓,杂草及各种野果等。

资源分布

1.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及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青藏高原、甘肃、云南四川等地。

3.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正骨手法

下一篇 竹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