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法
简介
①针刺手法名。指出针时摇动针体的方法。《针经指南》列为十四法之一:“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是也。”用于泻法。本法源于《灵枢·官能》:“摇大其穴。”
②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痹候》。是活动关节的方法。《保赤推拿法》:“摇者,或于四肢及颈腰部关节。”有调和气血、滑利关节等作用。缓慢地摇动又称运法,大幅度地转摇又称盘法。
摇法
使关节产生被动性的环形运动,称为摇法。根据部位不同,又分为颈部摇法、肩关节摇法、髋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
[动作要领] (1)头颈部摇法,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一侧,一手扶住病人头顶,另一手托其下颌双手相对用力作同一方向的环形运动,使病人头颈得以环转摇动。肩关节摇法,患者坐位,术者以一手扶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握住病人腕部或肘部,然后摇动肩关节,使之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运动。髋关节摇法,患者仰卧,术者以一手握其踝部,另一手扶按在其膝部,使病人屈膝屈髋,此时术者双手协调动作,使髋关节做环形运动。
作用
适用部位
临床应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