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肾上腺意外瘤

上腺意外(adrenalincidentaloma)是指那些没有明显上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在体格检查或检查非上腺疾病时部影像检查意外发现的上腺占位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患病率也随之上升,至60~70岁的老年人群,其患病率高达6%。男女性无差异。据国际大宗病例的统计分析,CT发现的上腺意外部CT检查的总病例数的0.4%~4.4%。对生前无上腺功能异常的患者进尸体解......
目录

流行病学

据国际大宗病例的统计分析,CT发现的上腺意外部CT检查的总病例数的0.4%~4.4%。对生前无上腺功能异常的患者进尸体解剖,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发现率为1.4%~9%。

上腺意外的总患病率为1%。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患病率也随之上升,至60~70岁的老年人群,其患病率高达6%。男女性无差异。

中国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有多份上腺意外的报道,但数量并不大。中国上腺意外的患病率是否像国外报道的那么高。

疾病病因

美国L.M.Moley统计了自1982~1997年发表的近20篇相文献的数据,得到了表1所示的上腺意外的分类及出现频率。

无功能的上腺皮质腺瘤的频率最大,占36%~94%,能分泌激素上腺腺瘤包括皮质醇分泌,醛固酮分泌嗜铬细胞占的比例很低。原发性上腺皮质腺癌占0~25%。

上腺转移的比例很高,其中患者有已知恶性肿上腺转移癌的出现频率为32%~73%,而不知有恶性肿的患者上腺转移癌只占0~21%,其他原因的上腺意外较少。

症状体征

大多数上腺意外为无高分泌功能的良性腺,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无激素分泌增多的表现。

高功能的上腺意外要分泌皮质醇、雄激素激素、盐皮质激素儿茶酚胺,以相应激素增多起的临床表现为,如皮质醇增多常有肥胖压、糖耐量异常及质疏松等表现。

部分高分泌功能的上腺意外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寂静型高功能腺瘤,包括皮质醇分泌、醛固酮分泌嗜铬细胞,对此类皮质醇分泌有人称为亚临床库欣综征。

1、注意既往史及患者伴发症状 临床上一旦发现上腺意外,首先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历资料,如有无可疑的临床症状、既往病史尤其肿原发性压等。

2、应尽快明确肿的确切部位 对偶然发现的肿块的定位很重要,即应明确肿块是否位于上腺。我院曾对1例影像提示上腺肿块的患者进探查发现肿块为黄体肿。

3、对于确定为上腺意外的患者应进一步全面评价肿块有无激素分泌功能,包括上腺皮质和激素。对临床疑为嗜铬细胞者,必要时可药理激发或抑制试验,此外应用131Ⅰ-间碘苄胍核素显像对嗜铬细胞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4、对于肿病人发现上腺意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临床问题,此类病人尸检发现36%有上腺转移,在无恶性肿病人偶然发现上腺意外,罕见恶性。

5、影像检查对上腺意外的性质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CT包括肿块的位置、大小、CT值及增强检查能否被强化等等。

6、注意有些有功能的上腺皮质肿可能在检测时尚未激素水平改变,应动态观察,或碘化固醇扫描,以明确有无功能。

7、注意仅依据肿的大小来判的良恶性质并不可靠,应综临床资料进确定。

检查

实验室检查:

由于上腺意外性质的不确定性,前尚无绝对的临床、生化及病理的诊断标准。对于确定为上腺意外的患者应进一步全面评价肿块有无激素分泌功能,包括上腺皮质和激素。对临床疑为嗜铬细胞者,必要时可药理激发或抑制试验,此外应用131Ⅰ-间碘苄胍核素显像对嗜铬细胞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助检查:影像检查对上腺意外的性质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CT包括肿块的位置、大小、CT值及增强检查能否被强化等等。

鉴别诊断

大部分上腺意外是良性的,也没有激素分泌功能。对于每个上腺意外患者,我们必须进一系列的激素分泌功能检查和是否为恶性肿(原发的或转移的)的鉴,除外有激素分泌功能和恶性肿的可能,此时我们才能给予无功能良性肿的结论。这种鉴是重要的,因为其治疗法和预后将然不同。

1.醛固酮分泌的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典型表现是压和低钾。约20%的原醛病人钾可在正常范围,但若给予高钠饮食(10~12gNaCl/d)3~7天,低钾多半会被激发出来。上腺意外患者如果既无压,又无低钾,则此意外分泌醛固酮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病人存在压和(或)低钾,应进一步测定立位素活性和醛固酮,如果立位浆醛固酮(ng/ml)/素活性[ng/(ml?h)]比值>20,则高度怀疑原醛。钠负荷试验测定24h尿醛固酮水平可使原醛的诊断获得确定。试验前病人应停用酯6周,利尿4周,交感神经受体阻断1~2周。使用钙通道拮抗药时的结果也要注意,因此时醛固酮水平可被人为地抑制到正常范围。如原醛病人是双侧上腺都有结或一侧微腺瘤(直径<1cm),最好做插管取测醛固酮和皮质醇,以明确醛固酮分泌是否来自一侧。

2.皮质醇分泌的诊断上腺无功能中自分泌皮质醇的腺瘤占2%~15%。这些病人没有典型的库欣综征的临床表现,但可以有肥胖压和糖尿病等表现中的1种和几种。这些病人24h皮质醇的分泌率和24h尿游离皮质醇(UFC)一般在正常范围,但皮质醇昼夜律可能不正常,过夜小地塞米松(1mg)抑制试验可能不被抑制。上腺腺瘤摘除以后,可能会出现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这些都说明皮质醇的分泌存在自性,所以,可以将小量(1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作为筛选。如不被抑制,可再做较大量(2~3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如次晨8时F83nmol/L(3μg/dl)为不被抑制。进而做24hUFC测定,F昼夜律测定和浆ACTH测定。如ACTH低于正常或在正常范围,为皮质醇自分泌。如ACTH高于正常,应考虑为ACTH依赖性。ACTH兴奋试验有助于判断上腺意外分泌F是自性还是继发于ACTH。这种分泌皮质醇的上腺意外可称为亚临床库欣综征或寂静型库欣综征。在长期随访中,少数亚临床库欣综征有可能发展为显性库欣综征。

3.上腺皮质腺癌的诊断在上腺意外上腺皮质腺癌的频率为0~25%,平均约4%。在Mayoclinic报道的342例上腺意外中。只有4例(1.2%)无功能的上腺皮质腺癌。在一组意大利多中手术的887例上腺意外中,上腺皮质腺癌约12%。在影像检查中,上腺皮质腺癌一般都比较大,90%以上直径>6cm,质地不均一,边缘不规则。常常浸润到周边的脏器组织,还可转移到淋巴结,去氢表雄酮硫酸脂(DHEA-S)测定对鉴良恶性有一定帮助,良性肿块DHEA-S多数低于正常,恶性者高于正常,但两组病人有重叠。DHEA-S水平升高者应考虑上腺意外有分泌上腺性激素的可能。

4.嗜铬细胞的诊断所有上腺意外患者必须除外嗜铬细胞,因为平时无症状嗜铬细胞患者可能突然出现致命的压危象,尤其在未作充分术前准备时进手术。有报道,这种手术前未怀疑而实际上是嗜铬细胞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为80%,如表1所示,上腺意外嗜铬细胞的出现频率为0~11%。在另一报道(A.BPorcaro等)中,28例手术切除的上腺意外嗜铬细胞占5例(18%)。24h尿儿茶酚胺测定和变上腺素(metanephtines)测定有助于嗜铬细胞的诊断,131Ⅰ-MI-BG显像,CT和MRI等影像检查都会提供重要信息。

5.无功能上腺皮质腺瘤的诊断在没有恶性肿病史的上腺意外患者中,无功能上腺腺瘤占36%~94%,出现频率最高。这类肿在放射图像上显得比较匀质,边缘整齐但无包膜,直径多数在4cm以下。MayoClinic报道的251例无功能上腺皮质腺瘤患者,随访都在1年以上,无1例转变为有功能腺瘤

6.上腺转移上腺是各种恶性肿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据尸检材料,上腺以外的原发恶性肿上腺发现有转移者占8%~38%。上腺以外的原发恶性肿如果发现单侧上腺有占位病变,则此病变为转移的频率为32%~73%。上腺占位直径>3cm者,其性质为恶性的可能性为43%~100%,而直径<3cm者恶性的可能性较小。上腺转移多半是双侧的。原发恶性肿包括乳癌、肺癌细胞癌、黑色素细胞淋巴等。影像检查是必须的,用以找到原发肿和其他部位的转移。CT或超声导下的细针活检对明确诊断有益,但必须在排除嗜铬细胞以后实施。

7.其他上腺疾病较为多见的有上腺囊肿脂瘤肿/出脂瘤含脂肪和骨髓的成分,在CT和MRI检查中,表现为脂肪样改变,体积大小不一,有的直径可达10cm。囊肿在CT和MRI都有特殊的表现,因而通过影像检查诊断并不难。神经神经比较少见,定性诊断比较困难。在文献中出现的其他上腺意外还有双侧上腺大结增生,早期且上腺皮质功能低减表现尚不明显的双侧上腺结核,不典型的先天性上腺皮质增生症,这些都表现为双侧上腺增生或结性增生。

如前所述,上腺意外的诊断要要分清该肿是否有激素分泌,是良性还是恶性。是否有激素分泌要靠激素测定和功能检查。是否是良性还是恶性,要靠影像检查,最后确定应靠病理。这里补充一点,美国密执安大报道的上腺核素显像对鉴上腺肿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他们采用的核素是NP-59(131Ⅰ-6-iodomethyl-norcholes-terol)。良性肿可以吸收NP-59,而恶性肿及其他非腺瘤性病灶不吸收NR-59,其符率达100%。另一组229例上腺意外,应用此法时其灵敏度为71%,特异性为100%。库欣综征或亚临床库欣综征患者,只有有分泌皮质醇功能的上腺意外吸收NP-59,对侧上腺不显像。此法在推广中还有些困难。首先,注射核素NP-59后,要等5~7天上腺才显像;其次,在用核素前后各1周必须给患者用碘化钾以阻断甲状腺对131Ⅰ的吸收。此外,此核素(NP-59)至2001年中在美国仍在试用中,尚未获正式批准。

治疗方案

1.上腺意外的治疗原则①有激素分泌功能的应手术切除。②肿直径≥4cm的应手术切除。③如明确为转移,只影响一侧上腺,对侧上腺及其他部位都未发现转移者,也可以将上腺转移手术切除。④直径<4cm者,如无恶性肿的影像特征,也无激素分泌功能,可以观察随访。每3个月重复1次超声检查,每半年至1年重复CT和(或)MRI检查。如发现肿有明显增大,或激素测定显示有激素分泌功能,也应予以手术切除。⑤上腺囊肿脂瘤肿/出上腺结核,先天性上腺皮质增生等无手术的必要。典的手术法是入路的放式手术。现在国外都有用腔镜进手术的报道。腔镜手术有腔,也有不腔在腹膜后进入的。这种镜手术创伤小,出少、恢复快,但要求的技术比较高。肿比较大或怀疑是恶性肿者,最好选择放式手术。

2.前对上腺意外的处理,国外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动的措施,对有激素分泌功能的肿块手术切除,无激素分泌功能的肿块进细针穿刺活检,如为恶性肿或转移癌则采取手术切除或治疗原发癌;对于肿块体积大于5cm以及影像疑为癌的患者也采取手术切除,小于5cm的肿块则随访观察,定期复查。

3.应注意对保守治疗的患者进影像激素水平的动态监测一般每6个月复查CT,如肿有增大趋势,应手术切除。对不能手术的上腺皮质癌,可用O,P’-DDD及其他化疗药物治疗。

预后及预防

预后:上腺意外的处理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妥善地处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预防:应注意避免一发现意外就立即外科手术的处理式。对一个无明显临床意义的肿块“大动干戈”,除了造成身体上的创伤,无疑还增加了患者的理和济上的负担;而对于有潜在危险的肿块如上腺癌,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死亡。

食疗方案

(1)荷叶粥:鲜荷叶一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①粳米淘净,鲜荷叶洗净,切成一的块。②鲜荷叶放入锅,加清水适量,用武烧沸后,转用文10分钟~15分钟,去渣留汁。③粳米荷叶汁放入锅,加冰糖、清水适量,用武烧沸后,转用文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2)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粳米50克。将赤小豆粳米洗净、入锅,加清水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久服可利水湿健脾、减重。

(3)燕麦粥:燕麦50克。将燕麦放入锅,加清水待水时,搅拌、至熟软。或以牛奶250毫升与燕麦粥即可。每日一次,早餐服用。具有降脂、减肥作用,适用于肥胖高脂血症,冠病患者及健康者日常保健用。

(4)茯苓饼:茯苓200克,面粉100克。将茯苓研成粉末,与面粉和水混后做成饼,熟即成。常食用,具有健脾化湿,养、适宜长期服用。

(5)鲜拌三皮:西瓜皮200克,黄瓜皮200克,冬瓜皮200克。将西瓜皮刮去蜡质外皮,冬瓜皮刮去绒毛外皮,与黄瓜皮一起,在水锅焯一下,待冷却后切成条状,放入少许盐,味,装盘食用。可常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减肥之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夹板

下一篇 腰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