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肛痔
基本内容
[返回]诊断要点
1、本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也偶见于30岁以下的青年;男性多于女性。
2、初期为直肠粘膜上或肛门皮肤上有突起的小硬结,无明显症状。
3、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为排便习惯改变及便血。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但无粪便排出;有时为便秘,同时肛门不适或下坠感;大便带血,色鲜红或暗红,量不多,常伴有粘液。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有排便不尽感,粪便中带有血、脓、粘液,并有特殊臭味。
4、后期因肿瘤增大,肠腔狭窄,排便量少,便形变细变扁,并出现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等肠梗阻征象。
5、晚期癌肿或转移至肝脏,有肝肿大及黄疽;侵及骶神经丛时,出现直肠内或骶部剧烈持续性疼痛,并向下腹部、腰部或下肢放射;侵及膀胱尿道时有排尿不畅及疼痛。患者多伴有食欲不振,全身衰弱,消瘦,贫血等。
6、直肠指检:肛门狭窄,触及的肿块质坚硬,凹凸不平,推之难移,指套上染有脓血及粘液。可以看到肛门以内的病变情况,可钳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7、本病需与肛门狭窄症相鉴别。肛门狭窄症多由内、外痔手术后引起;由梅毒引起肛门狭窄者,有梅毒病史,华康氏血清反应呈阳性;肛门内无肿物可触及。
[返回]辨证分析
1、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久嗜高粱厚味、醇酒辛辣,湿热内蕴,气血逆乱;或因忧思抑郁,正气亏损,气滞血瘀,痰火内结,湿热下注;或因泻痢日久,脾失健运,肝脾气逆,集聚肛门而形成。也有因血吸虫卵沉积、肠息肉、溃疡,湿疣等诱发。其特点是实期便血外,多无自觉不适,中晚期肿块逐渐增大,中心溃烂,便粘液脓血,奇臭难闻,里急后重,预后不良。
2、本病出现症状的初期,肿块未大,正未大伤,以邪实为主。脾胃运化失常,大肠湿热内蕴,传导失职,故见排便失常;气机不畅则里急后重,湿热熏蒸,腐化肠道则便粘液脓血。中期肿块渐大,耗伤气血,正虚邪实。肿块阻塞,大肠失于通泄,气机瘀滞,则腹满胀,排便艰难。晚期一方面肿块进一步增大,毒势增剧,诸症尤甚;另一方面气血大伤,全身衰败,虚象毕露,预后极差。治疗上初期以攻为主,中期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晚期则以扶正为主。
[返回]辨证论治
大肠湿热证
证见
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或腹泻便秘交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解毒祛瘀。
1、主方:白头翁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味处方:白头翁15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马齿苋15克,败酱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桃仁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地榆12克,凤尾草15克当归9克,槐花9克,苍术9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喜树叶(朱仁康《中医外科学》)处方:鲜喜树叶500克,或干品2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 黄药子酒(朱仁康《中医外科学》)处方:黄药子300克,白酒1500克,浸12小时,盛于瓶内,封瓶口,放入水中加热至60℃~70℃2小时,连瓶放入冷水中浸泡3天。每日100毫升,分数次内服。
(3) 直肠癌内服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处方:白花蛇舌草30克,槐角30克,桃花30克,龙葵200克,仙鹤草20克,地榆20克,当归10克,生黄芪10克,败酱草10克,穿山甲15克,昆布15克,叁七参5克,生大黄5克,黄药子30克。水煎2次,每剂煎成400毫升,分早、中、晚3次。
(4) 直肠癌熏洗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处方: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薄荷10克,大黄10克,雄黄10克,芒硝10克。先将蛇床子、苦参、薄荷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加入大黄,煎2分钟;再将雄黄,芒硝放入盆中,然后将药液倒入盆内,搅拌。乘热熏肛门处,待药液变温后坐浴。每晚1次,3个月为一疗程。
(5) 直肠癌保留灌肠方(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处方:槐花15克,鸦胆子15克,皂角刺10克,血竭10克,白花蛇舌草40克,生大黄40克,败酱草40克。水煎2次,将药液混合,取汁200毫升,保留河肠,每次1~2小时,每7天1次。
肿块瘀阻证
证见
治法
1、主方:四君子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处方: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黄芪15克,叁棱9克,莪术9克,龟板30克(先煎),鳖甲30克(先煎),穿山甲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硇砂0.9克(研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 化癥回生丹,每次1丸(6克),每日2次,饭前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气血衰败证
证见
病久肌肤瘦削,面色无华,爪甲枯槁,短气乏力,纳呆食少。舌淡无苔,脉沉细弱。
治法
1、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味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9克,当归9克,熟地黄15克,川芎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紫河车9克(研末另服),谷芽15克,广木香9克(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1) 八珍丸,每次2丸(18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 十全大补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3) 人参养荣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外治法
1、手术
2、敷药
3、灌肠肠,每日2次。本病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溃烂者可外敷九华膏或黄连膏。可用败酱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煎水80毫升保留灌
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 马齿苋绿豆汤:新鲜马齿苋120克(或干品60克),绿豆60克,加水适量,煎汤500毫升饮服。每日1~2次,连服2~3周。适用于湿热证。
(2) 佛手柑粥:佛手柑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佛手柑煎汤去渣,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粥。粥成入佛手柑汁及冰糖微沸即可。每日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瘀阻证。
(3) 黄芪参枣粥:生黄芪300克,党参30克,甘草15克,粳米100克,大枣10枚。将生黄芪、党参、甘草浓煎取汁,另将粳米,大枣同煮粥,粥成后兑入药汁调匀。早晚服用,连服10~15天。适用于气血衰败证。
2、预防调护
(1) 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给予精神安慰,加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增加营养,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晚期病人以半流饮食为宜。
"hasImageCarousel":null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