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乳疽

乳疽指乳腺深部化脓性感染,属于阴证。系由于肝气胃热蕴结而成。症状为乳房结块,坚硬微痛,皮色不变,肿块渐渐增大,成脓较慢,化脓时有恶寒发热,溃后流出黄色脓液,溃孔较深。《 医源资料库》 :乳疽 ,病之发于乳房部者。 《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肿而皮强,上如牛领之皮,谓之也。足阳明之,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虚则腠理客之,搏于,则涩不通,故结肿而又归之,热洪盛,故成也......
目录

简述

《 医源资料库》 :乳疽 ,病之发于乳房部者。 《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肿而皮强,上如牛领之皮,谓之也。足阳明之,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其虚则腠理客之,搏于,则涩不通,故结肿而又归之,热洪盛,故成也。热久不,则肉败为脓也。”《外科启玄》则称“初发即有头曰乳疽”。《校正外科大成》认为“乳痈乳疽生于乳房,红肿热痛者为,坚硬木痛者为。由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而成也。”当辨证论治。乳痈偏于阳、实证乳疽偏于阴、虚证

诊断依据

1.初起乳房深部结块微痛,皮色不变,压痛不显。

2.一月左右肿块疼痛加重,逐渐增大,全身恶寒发热周身不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弦数。

3.溃后流出黄白脓液,后渐转清稀,脓液亦可从乳头溢出,愈缓慢。

4.外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增高。

鉴别诊断

1.乳痈:其病变部位较浅,成脓时之应指,溃脓后愈较快。

2.乳痨:乳房结块如李,不痛,边界不清,皮肉相连,数月之后肿块渐大,皮色微红,逐渐穿透皮肤,流脓清稀或挟有败絮样物质,成窦道,长期不愈,多发于痨、瘰疬之后。

3.乳癖:乳房出现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有,终不化脓破溃。

4.乳癌:乳房肿块生长迅速,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皮核相连,疼痛剧烈,溃流水。

辨证论治

1.初期:乳房深部结块,皮色不变,肿块较硬,隐隐作痛,压痛不显,或全身微有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弦略数。疏肝清热、通乳结。瓜蒌牛蒡汤(273)加银蚤休等。

2.酿脓期:3~4周肿块逐渐增大,疼痛加剧,皮肤锨红灼热之应指,恶寒发热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弦数。清热解毒排脓。

3.溃脓期:脓肿破溃,先流出黄稠脓液,后转稀薄,或脓液从乳头溢出,或乳漏,肿痛渐消;舌红苔黄,弦。扶正托毒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