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状腺性的病态综合征
概述
在饥饿或全身性疾病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往往下降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水平,以前一直认为这是机体代偿反映而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所以叫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但在严重疾病状态下,严重降低的甲状腺激素(T4)浓度伴随病死率增加,因此也有人认为是代偿不良,因此现在更趋向于采用不带主观色彩的用词: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onthyroid illness syndromeNTIS)。NTIS是指急、慢性非甲状腺疾病(nonthyroid illness,NTI)对正常甲状腺的功能参数的影响甲状腺本身没有病变。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基础NTI的严重程度和病期有关,而与疾病的种类无关。常见于禁食和慢性营养不良、重症感染烧伤、大的手术和创伤,心、肝、肾疾病或功能衰竭。
病因
1.年龄因素 新生儿、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国外有报道老年人可达14%。
3.急慢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发热、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退行性疾病、慢性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肾脏疾患及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4.严重创伤麻醉、外科手术后等。
5.药物 如普萘洛尔、丙硫氧嘧啶、糖皮质激素类、含碘造影剂等。
以低T3为主要改变,T4正常的类型,即所谓低T3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外周5’-脱碘酶作用受抑制活性减低,使T4向T3转化减少但此时外周5’-脱碘酶活性正常,使得T4向rT3转化相对增加。
以低T4为主要改变,T3正常的类型,即所谓低T4综合征:低T4综合征多发生于相对危重的病人发生相对较快T4降低的程度反映了病情的轻重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外周5’-脱碘酶作用异常;T4与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结合受到抑制;血浆白蛋白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减少,导致TT4减少;肝脏对甲状腺激素的摄取与代谢异常,造成T4下降。
高T4综合征:少见,主要是血清TT4水平升高,常见于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等,可能是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升高所致,部分与服用含碘药物有关。
发病机制
1.低T3综合征(正常T4低T3) 5’-单脱碘酶(5’-MDI)促使T4向T3转换,rT3向33’-二碘酪氨酸转换。低T3综合征时由于组织5’-MDI作用受抑制,可导致T4向T3转化下降,T3的生成率(PR-T3)下降;rT3清除延迟,而每天rT3的生成率(PR-rT3)正常,血rT3升高。对某一疾病而言,TT3血浓度的下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中等严重病情的患者中,血TT4在正常范围内。由于蛋白与激素的结合降低对T4的影响甚于T3,故FT4的比例增加,KT4血浓度和游离T4指数常增加。血TSH及其对TRH的反应一般是正常的。这有利于减少重症病人能量代谢,防止能量消耗,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2.低T4综合征(低T4,低T3) 病情更为严重的病人血清T3、T4均降低,部分病人的蛋白与激素的结合降低更明显,另一部分病人则由于病情严重时TSH分泌减少所致。灵敏的TSH测定可发现TSH血浓度低于正常,对TRH的反应迟钝。TT4FT4和TSH血浓度的降低,提示腺垂体功能被抑制这可能与细胞因子如IL-1、IL-2、IL-6、TNF-α、INF-α等作用于垂体有关虽然T4减少,PR-rT3降低但因疾病严重时其降解减弱,血rT3仍然升高基础疾病好转后,TSH水平可升高,直至T4和T3血浓度恢复正常血清T4降低的幅度与病人预后有相关性。
3.高T4综合征 有些NTIS患者血清TT4升高,这些患者的血清TNG升高,常见于重症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此时FT4正常,血清TT3可能正常,FT3正常低值或降低血清rT3升高。用胺碘酮治疗或用含碘口服胆囊造影剂者,血清FT4常升高,这些药物降低肝脏摄取T4并降低T4向T3转化,在自主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可诱发甲亢。一般剂量的口服胆囊造影剂对T4的影响不足24h。血清TT4和FT4升高的NTIS患者尤其是服用碘剂者,应仔细检查有无甲亢。因为药物或疾病本身对周围T4向T3转化有影响,血清T3可能正常,甚至低下,但在疾病过程中TT4可突然升高。
临床表现
甲状腺功能正常性病变综合征是机体对急性应激情况、慢性重症疾病所出现血清T3或T4水平低下,rT3水平增高,多数患者的TSH是正常的这是机体的适应性变化。一般NTIS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的指标变化。
感染性疾病可有发热、白细胞数升高全身中毒症状;肾病综合征可有颜面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可有颜面水肿、高血压、贫血貌、BUN及血肌酐升高;肝脏疾病患者有皮肤黏膜黄染、蜘蛛痣、肝掌、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可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心肌梗死患者可有冠心病史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改变;其他心、肺疾病有其自身的临床表现与体征;恶性肿瘤患者可有局部及转移症状肿瘤标志物升高、影像学改变及组织病理学证据;传染性疾病如疟疾、伤寒、脑炎、脑膜炎等有特定的传染源及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药物导致者有服用药物史,比较常见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多巴胺、普萘洛尔等;其他应激情况包括外伤史、手术史、中毒病人的毒物接触史等。
低T3综合征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出现血清TT3、FT3降低,TT4、FT4正常,TSH正常rT3升高。T3的下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与疾病的预后有关。重症疾病可出现低T4综合征,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出现血清TT4、FT4降低同时TT3、FT3也降低,TSH正常或降低,rT3可升高。T4的下降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并可作为疾病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高T4综合征临床上少见,约占1%,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出现血清TT4升高、FT4正常,TT3可能正常FT3正常或降低,rT3升高。
诊断
NTIS的诊断主要根据原发疾病的表现、程度、实验室检查及甲状腺激素变化的追踪观察来确定。若存在上述引起低T3综合征的原发病因血清中TT3降低,FT3正常或降低、血清rT3升高,血清TSH和TT4正常FT4增高或正常,游离T4指数常增加一般可诊断低T3综合征。若患者存在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烧伤、重症感染长期饥饿、神经性厌食、重大手术后恶性肿瘤等),血TT3TT4、FT3水平均降低,FT4正常或降低。血TSH正常或低值,rT3正常或升高,TBG正常或低值,TRH兴奋试验正常或反应迟钝可诊断为低T3或低T4综合征有些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血清TT4升高,FT4升高或正常TT3可能正常FT3正常低值或低于正常血清rT3升高应疑为高T4综合征(在老年女性患者中较常见大多有服用含碘药物病史),但应注意与T4型甲亢相鉴别。
鉴别诊断:
1.原发性或继发性甲减 在NTIS中,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当常见。其严重性预示着患者的预后。血清T3低下预示肝硬化、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的病死率增加(T4低下的意义相同)。而血清T4低下同时伴随显著降低的血T3的患者预后最差。
2.T4型甲亢 多数甲亢病人虽然血清T3和T4均增高但血清T3浓度的增高程度较血清T4明显提示甲亢时甲状腺释放较多T3及末梢组织将T4转化为T3增加。T4型甲亢是指血清T4有较明显增高,而血清T3大致正常为特点的一种甲亢类型T4型甲亢主要见于既往过多暴露于碘的老年人、老年病患者或老年患者。长期住院者多见,过度的碘摄入使腺体合成更多T4。若无过量碘摄入史多提示外周组织T4转化为T3受抑制而高T4综合征时血清rT3升高,TSH正常可资鉴别。
治疗
NTIS是机体代偿降低能量消耗的反应,此时简单地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是无益处的,甚至是有害的但在心脏移植或心衰时有用碘塞罗宁(T3)治疗获得益处的报道。NTI因为5’-DI活性降低。若要治疗也应该直接用碘塞罗宁(T3)而不是用T4,心脏搭桥术后给予碘塞罗宁(T3) (0.03~0.2μg/kg)可以提高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但是并不能降低心律失常和需要用正性肌药物的发生率,也不能降低患病和病死率严重烧伤患者给予碘塞罗宁(T3)治疗并不能改善预后。同样给予NTI患者T4按1.5μg/kg虽然能提高患者血液T4和T3浓度,也不能降低病死率,而且肾衰和绝食患者会增加蛋白分解,起到破坏作用。因此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没有必要给NTI患者用甲状腺激素治疗。
预后
其预后取决于原发病,伴有低T3一般是预后不良的信号。
对低T3、低T4综合征而言采用TH补充疗法是否有益尚无肯定性结论。有人曾观察142例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患者术前血清T3正常,搭桥术开始30min后血清T3下降40%,静脉输入T3后,血清T3上升至超过正常水平,术后血清T3又恢复正常。术后输入T3的患者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周围血管阻力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病死率无区别。Brent曾观察11例严重NTIS患者服用L-T4的效果,并以12例患者作为对照两组病死率无区别,认为补充TH无效。该研究说明TH无论是外源性T3或T4均对NTIS的预后无影响主要应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恢复后,一般TH水平可恢复正常,除非患者存在原发性甲状腺疾病。
有人认为低T4可作预测疾病及预后的指标,T4<38.7nmol/L的病人病死率达68%~84%。多数重度低T4综合征者于2周内死亡(70%),若T4<25.8nmol/L1个月内全部死亡。低T3综合征亦常见于老年人这些人可无急性重症并发症其原因未明,这些病人一般不必治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