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
基本简介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部首】:疒 【笔画】:15
【五笔】:UQYL
【 仓颉】:KHHW
【郑码】:TRYK
详细解释
【名】
瘤子,身体组织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多由刺激或微生物寄生而起。分癌瘤、 肉瘤、 淋巴瘤、 血管瘤、 脂瘤和骨瘤等。
瘤,肿也。从疒,留声。——《说文》
瘤,小肿也。——《三苍》
树木干、根外皮隆起的块状物。如:瘤瘿(树木外皮隆起的块状物)。
英汉互译
burl hump knurl nubble tumour lump
方言集汇
《康熙字典》
分类
① 气瘤。证见肿块浮浅在皮肤,柔软而有弹性,按压后能随手弹起,相当于皮肤 神经纤维瘤。治疗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用通气散坚丸,外用消瘤二反膏敷局部。
② 血瘤。证见瘤体色现紫红,软硬间杂,隐约若有红丝缠绕,偶有擦破则血流不止,常发于唇、颈、四肢,相当于血管瘤。治宜凉血养血,滋阴抑火。用芩连二母丸化裁,也可用 手术切除。
③ 肉瘤。证见瘤体初如桃李,渐大如拳,其根宽大,坚实柔韧,皮色不变,无热无寒,相当于肌纤维瘤。治宜健脾益气,开郁化痰。用 归脾汤化裁,亦可 手术治疗。
④ 筋瘤。证见瘤体坚而色紫,青筋盘曲,甚者 筋结如蚯蚓,即浅表静脉瘤,静脉曲张。治疗宜清肝、养血、舒筋。用清肝芦荟丸,亦可手术或 放射治疗。
⑤骨瘤。良性者症状多不明显,发展缓慢。恶性者病初隐痛,继则难忍,入夜尤甚,生长较速,肿块推之不移,坚硬如石,与 骨相连,常伴有低热、消瘦、神疲、 食欲不振等。治宜补益肾气、散肿破坚为主,内服肾气丸,外贴阳和解凝膏,必要时可用 手术治疗。
相关词语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