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激经

激经又叫“盛胎”或“垢胎”。指怀孕以后,“月经”仍月来潮,且量、时间相对较短,而对孕妇、胎儿并无明显损害者,属生理现象。一旦诊断明确,孕妇无需太过担,待胎儿壮大而可自止。但对于有性生活史妇女而言,意外非意愿型怀孕时会易误认为正常月经来潮,故需注意。激经又叫“盛胎”或“垢胎”。指怀孕以后,“月经”仍月来潮,且量、时间相对较短,而对孕妇、胎儿并无明显损害者,属生理现象。一旦诊断明确,孕妇无需太过......
目录

概述

激经又叫“盛胎”或“垢胎”。指怀孕以后,“月经”仍月来潮,且量、时间相对较短,而对孕妇、胎儿并无明显损害者,属生理现象。一旦诊断明确,孕妇无需太过担,待胎儿壮大而可自止。但对于有性生活史妇女而言,意外非意愿型怀孕时会易误认为正常月经来潮,故需注意。

定义

激经,是指妊娠早期(1-3个月),在相当于月经期时,仍有少量阴道,持续时间较以往期短。到三个月后自停止,无损于孕妇健康及胎儿生长发育,俗称“垢胎”“盛胎”“妊娠来”等。

出处

1. 《·卷九》:“妇人月下,但为微少。师之,反言有躯,其后审然,其何类?何以之?师曰:寸口阴阳俱平。荣卫调和,之滑,浮之则轻,阳明、少阴,各如法,身反洒淅,不欲饮食,头痛乱,呕秽欲吐,呼则微数,吸则不惊,阳多溢,阴滑盛,滑则多实,六经养成。所以月见,阴见阳,汁凝胞者损堕。设复阳盛,双妊二胎。今阳不足,故令激经也。”

2.《本草纲·妇人月水》:“女人之,一月一,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间或有不于病者,愿闻其说。曰∶天下事有常而即有变。妇人月事之期,其不下,只见吐血、衄、或眼者,是谓倒;有三月一者,是谓居;有一年一者,是谓避年;有一生不而受胎者,是谓暗;有受胎之后,月月而产子者,是谓胎盛,俗垢胎;有受胎数月,忽大下而胎不坠者,是谓漏胎;此虽异常,而数患之竟不害事也。”

3.《沈氏女科要笺正·妊娠来》:“妊娠来与胎漏不同,来是指期而至,来亦必少”

发生机制

激经的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其原因与临床意义,自古以来说法不一:

1.从中医角度:冲、任二司胎孕,胞宫系于。正常妊娠月经停止来潮,脏腑经络,下注冲任,以养胎元,此时整个机体呈“感不足,易偏盛”。中医认为激经衰的表现,临床常见以下两种:

两虚:若较常人虚衰,运化不足,封藏之力欠佳,纳不足,冲任较衰而致胞宫不固,部分海仍然时溢出。

阴虚旺:素体肾阴虚,相火偏旺,怀孕之后阴下聚养胎,阴相对不足,相火 炽,以往月经来潮日期,机体气相对偏盛,而致海异常溢出。

正常情况下,随胎儿渐大、胎渐强,胎儿与母体成相互作用,对精血摄纳之力增强,“激经”现象不久将会消失,但仍需谨慎注意。

2.从西医角度:现代医认为可能是孕卵着床的一种生理反应,孕妇所产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能使卵巢黄体转化为妊娠黄体,而卵巢功能继续活动,从而成了月的少量阴道,待妊娠3~4个月以后,性激素胎盘分泌代替了卵巢功能,所以也就不再继续有周期性出

治疗方法

激经属生理现象,古人虽言激经对胎孕无妨,但亦有不少孕妇可转化为流产,故应给予重视。

治疗时药物需在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师建议指导下所使用:

知柏地黄,每服6克,日服2次

②孕妇清,每服6克,日服2次(上适用于阴虚旺者)。

育胎,每服5克,日服3次。

保胎,每服9克,日服2次(上适用于不足者)。

(2)简便验

①生地、旱莲草各12克,黄芩6克。水服(适用于阴虚旺)

菟丝子15克,续断杜仲各12克,升麻炭、白术黄芩各10克。水服(适用于不足者)。

桑寄生续断杜仲鹿角霜各10克。水服(适用于不固者)。

(3)饮食疗

黑豆续断各30克,糯米60克。粥服。

白术、川续断各10克,菟丝子15克。鸡食用(上适用于不足者)。

山药、苡米各60克,粳米100克,枣30克。粥服用(适用于脾气不足者)。

苎麻根10克,饮(适用于阴虚旺者)。

⑤生地60克,糯米200克。粥食用。

⑥鲜藕取法饮用(各型均可使用)。

若出出现异常现象,则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鉴别诊断

1.与月经过少(属月经病)的鉴

·诊断鉴月经过少与激经的共同特点是月经周期、期均看似“正常”,“量”较以往明显减少。实则激经者应有早孕反应诸如恶心呕吐症状妊娠实验有阳性反应;妇科检查可见子宫体增大,宫体软;BBT呈双向,高温相持续18天以上;B超子宫扫描,可见子宫有孕囊、胚芽或胎搏动等现象。而月经过少病则均无。

·中医认为月经过少的病机可分为肾虚型(补,养酌加紫河车、丹参)、血虚型(补汤)、型(温汤)、瘀型(活化瘀,理气通瘀)、湿型(化痰燥湿用二陈加芎归唐)

2.与胎漏的鉴

·诊断鉴胎漏激经相同的是妊娠后都有少量的阴道,而无腰酸腹痛等现象;所不同的是胎漏出现的阴道是完全无规律的(激经月经”时间出),其停止时间也无确定时间。胎漏若随病情发展,出现腰酸腹痛,即胎动不安。从西医角度分析此现象为先兆流产妊娠中晚期前置胎盘的情况,需重视。

此外,也可能因妊娠并发蜕膜息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癌等而导致阴道不规则流,此时应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断与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中医认为胎漏发病的要机理为气虚热而致冲任不固,不能摄养胎而致。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