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镁缺乏症

镁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细胞的阳离子中镁的含量仅次于钾,镁广泛存在于体组织中,参与许多生物过程,具有维持肉的收缩性和神经的应激性作用,并能激活体许多酶,促进能量代谢。清镁的正常浓度为0.80~1.20mmol/L。其调要由脏完成,脏排镁和排钾相仿,即虽有清镁浓度降低,脏排镁并不停止。在许多疾病中,常可出现镁代谢异常。清镁<0.75mmol/L时即称为低镁血症。镁是人体必需......
目录

疾病概述

镁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细胞的阳离子中镁的含量仅次于钾,镁广泛存在于体组织中,参与许多生物过程,具有维持肉的收缩性和神经的应激性作用,并能激活体许多酶,促进能量代谢。清镁的正常浓度为0.80~1.20mmol/L。其调要由脏完成,脏排镁和排钾相仿,即虽有清镁浓度降低,脏排镁并不停止。在许多疾病中,常可出现镁代谢异常。清镁<0.75mmol/L时即称为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

  缺镁早期表现常有厌食恶心呕吐衰弱及淡漠。缺镁加重可有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志不清、烦躁不安、手足徐动症样运动。严重缺镁时,可有癫痫样发作。因缺镁时常伴有缺钾及缺钙,故很难确定哪些症状是由缺镁起的。

  另外,低镁血症时可律失常。镁是激活Na+ K+ ATP酶必需的物质,缺镁可使细胞失钾,在电图可显示PR及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ST段下降,T波增宽、低平或倒置,偶尔出现U波,与低钾血症相混淆,或与钾、钙改变有

病 因 学

  食物中有丰富的镁,只要饮食正常,机体即不致发生缺镁。常见原因有:a.消化道丢失过多,因镁在小肠及部分结肠吸收,当严重腹泻脂肪泻、吸收不良、肠瘘、大部小肠切除术后等均可致低镁血症;b.脏丢失过多:如慢性肾盂肾炎小管性酸中毒急性功能衰竭多尿期,或长期应用袢利尿、噻嗪类及渗透性利尿等使性丢失镁而发生低镁血症;c.补充不足,在养不良,某些疾病养支持液中补镁不足,甚或长期应用无镁溶液治疗;d.甲亢患者常伴低镁和负氮平衡,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镁缺乏症

并发症

  藏毛窦和藏毛囊肿,急性出性坏死性肠炎,结肠锁,十二指肠先天性缺如、锁和狭窄,十二指肠管性压迫综征,先天性巨结肠,消化道重复畸,肠系膜损伤,小肠瘘,婴儿脐疝,游走,小肠损伤,纤维,腺损伤,先天性肠旋转异常

  

检查诊断

  最简便的法是测定清镁。但缺镁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有时清镁正常,仍不能否定低镁血症,因其受酸碱度、蛋白和其它因素变化的影响。

  对有诱发因素而又出现低镁血症的一些病人,其症状很难与低钾血症,如在补钾后情况仍无改善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此外,遇有发生搐搦并怀疑与缺钙有的病人,注射钙后,不能解除搐搦时,也应疑有镁缺乏。故在临床上必须结合病史综分析。必要时,可作镁负荷试验,对确定镁缺乏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在正常人,静输注氯化镁或硫酸镁0.25mmol/kg后,注入量的90%很快从尿中排出,而在低镁血症病人,注入相同量的溶液后,输入镁的40%~80% 可保留在体,甚至每日从尿中仅排出镁0.5mmol。镁负荷试验法如下,在试验前的24h收集病人的全部尿液,然后从静注射硫酸镁或氯化镁溶液0.25mmol/Kg,再收集滴注后24h的全部尿液,测定前后两份尿液的含镁量,并和静输给量比较。

  

治疗措施

  轻度缺镁时,可由饮食或服补充镁,可给予氧化镁250~500mg,4次/d,或用氢氧化镁200~300mg,4次/d,为避免腹泻可与氢氧化铝联用。服不能耐受或不能吸收时,可采用肉注射镁,一般采用20%~50%硫酸镁

  若低镁血症严重,出现手足搐搦、痉挛发作或律失常等,应给予静注射。用量以每公斤体重给10%硫酸镁0.5ml计算,静给镁时需注意急性镁中毒的发生,以免搏骤停。故避免给镁过多、过速,如遇镁中毒,应给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对抗之。

  

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疾病,防止或排除低镁血症的原因的作用。

  2.补镁 严重低镁血症且有症状是各种类型的律失常时必须及时补镁。对于缺镁起的严重律失常,其他疗法往往都无效果。只有静缓慢注射或滴注镁盐(一般是用硫酸镁)才能奏效。静补镁要谨慎,如患者功能受损,则更要格外小心。在补镁过程中要常常测定清镁浓度,必须防止因补镁过快而转变为高镁血症。小儿静补镁时还应特注意防止压的发生,因为镁可使外周小动脉管扩张。对于较轻的低镁血症,也可通过注射的途径补镁。补镁的量须视缺镁的程度和症状的轻重而定。

  3.纠正水和其他电解质代谢紊乱 包括补水,特是补钾和补钙,因为低镁血症常伴有失水、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慢性酒中毒

下一篇 肿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