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acute eosinophilic pneumonia,AEP)于1989年首先报道。因其不同于单纯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因此如今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病症。(一)发病原因其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吸入环境中的过敏物质有,猜测为不明变应原起的超敏反应。(二)发病机病理改变为急性弥漫性损害,腔,间质和气管壁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部分病例可有......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吸入环境中的过敏物质有,猜测为不明变应原起的超敏反应。

(二)发病机

病理改变为急性弥漫性损害,腔,间质和气管壁可见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部分病例可有透明膜成,Ⅱ型上皮细胞增生,后期可见间质水肿,炎症细胞大量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没有管炎和外脏器受损表现。

症状

部分可有过敏病史,呈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痛,咳嗽气急胸痛

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的诊断首先须排除其他原因起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并发症

伴随痛、咳嗽气急胸痛

检查

1.外周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不明显,但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分类计数常大于25%。

2.BALF中白细胞介素-5和生长因子(VEGF)水平常升高。

3.清总IgE水平中度升高,低氧血症(PaO2<60mmHg),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

4.X线检查

早期胸部X线表现为密度较淡的斑点状浸润影,可有Kedey B线,可迅速(48h)发展为两弥漫性对称分布的和间质浸润,类似ARDS的毛玻璃样或微结状表现,可出现少到中等量胸腔积液

5.CT扫描可见弥漫性肺实质浸润。

6.功能试验表现为伴有弥功能障碍的限制性通气功能损害。

7.胸腔积液pH较高且含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鉴别

急性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征相鉴液,,粪便,BALF以及气管活检标本须进培养,Grans和真菌染色和试验,以排除细菌,支原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治疗

(一)医治  

上腺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治疗数小时症状即可缓解,1~2周浸润可完全消失。常用甲泼尼龙60~125mg/6h,症状控制后改为泼尼松40~60mg/d服2~4周,随后减量停药。  

(二)预后  

部分可自发缓解。治愈后本症不会复发。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预后一般较好。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情。

②生活制注意休息、劳逸结,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继发性白血病

下一篇 泄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