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草本,根状茎木质,粗,径达1.5厘米,高1-5米。茎伸长,弯曲,长2-5米,多分枝,被柔毛或无毛,老时变木质,皮淡色。叶具柄,叶片卵状披针形至长三角形,长2. 5-12厘米,宽2-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戟形或稀心形,通常具浅或深齿,稀全缘,有时具细裂或羽状浅裂,至少向基部具1-3对较小的侧裂片,两面被短柔毛至无毛;羽状脉,侧脉7-9对,弧状,叶脉明显;叶柄长0.5-1(-2) 厘米,具柔毛或近无毛,无耳或基部有小耳;上部叶变小,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渐尖。
头状花序有舌状花,多数,在茎枝端排列成顶生复聚伞圆锥花序;分枝和花序梗被密至疏短柔毛;花序梗长1-2厘米,具苞片,小苞片通常1-10,线状钻形。总苞圆柱状钟形,长5-8毫米,宽3-6毫米,具外层苞片;苞片约8,线状钻形,长2-3毫米。总苞片12-13,线状披针形,渐尖,上端和上部边缘有缘毛状短柔毛,草质,边缘宽干膜质,背面有短柔毛或无毛,具3脉。舌状花8-10,管部长4.5毫米;舌片黄色,长圆形,长9-10毫米,宽2毫米,钝,具3细齿,具4脉;管状花多数;花冠黄色,长7.5毫米,管部长3.5毫米,檐部漏斗状;裂片卵状长圆形,尖,上端有乳头状毛。花药长2.3毫米,基部有钝耳;耳长约为花药颈部1/7;附片卵状披针形;花药颈部伸长,向基部略膨大;花柱分枝长1.8毫米,顶端截形,有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长3毫米,被柔毛;冠毛白色,长7.5毫米。
主要品种
缺裂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Buch.-Ham. ex D. Don var.incisusFranch.)叶片羽状浅裂,具大顶生裂片,基部常有1-6小侧裂片。花期8月至翌年2月。分布于中国青海、西藏、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浙江、江西、广东、合湾。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也有。攀援于灌丛、岩石上或溪边。
山楂叶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Buch.-Ham. ex D. Don var.crataegifolius(Hayata) Kitam.)叶片小,通常长2-3.5厘米,宽约1.5厘米,厚质,三角形,具宽三角形齿裂,或有时向基部具细裂。花期10-12月。分布于中国台湾。生长在海拔2100-2900米的山坡,攀援于灌木上。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繁殖方法
播种
种子直播3月下旬翻地25-30厘米深,拾去杂草、石块,筑成宽1.3-1.5米、高15-18厘米、长8-9米的畦,按株行距25厘米×30厘米开穴,穴深14-15厘米,每穴放入种子5-6粒,每亩播种量500克左右(用2.5千克砂拌和后播种),下种后盖焦泥灰、覆土,再盖少许稻草。在苗高6-9厘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1-2株健壮苗,拔草后追施人粪尿每亩500-750千克或尿素5-7千克,6月中旬需在苗边插松枝或其他干后不易落叶的枝叶遮荫。
7-9月开花前,选择粗壮无病虫枝条,剪成带2个节的10-12厘米长的茎段,其斜形剪口应距离茎节0.5-0.8厘米。苗床要选择有遮荫物且土质疏松的地段(一般可在树林下也可人工搭棚),株行距3厘米×18厘米,插入土三分之二,芽朝上勿倒置。插后浇水,以后隔天浇水一次,如遇高温干旱,则需每天早晚浇水,一般20天左右即可发根成活。如人工搭棚,睛好天气在傍晚要揭去遮盖物,让苗“吃”到露水。
8-9月,在母株上选择粗壮无病虫害的枝条,留基部3-4节的茎节,将上部枝条培土并加压泥块,枝梢要外露,当节上发根后,再与母株剪断分离,进行移植。
栽培技术
移植栽种:育苗后的第二年春季可移植栽种。
田间管理:在5-6月,除草松土2-3次,每亩追施人粪尿500-750千克或尿素7千克,或三元复合肥6千克。夏季如久早无雨,可在清晨灌水(沟灌)以确保全苗。8-9月,追施人粪尿1000千克,或硫酸铵2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15千克,以促进植株生长。
12月枯株后,割去地上部,再施猪牛栏等有机肥1500-2000千克过冬。采收初花期前收获全草,晒干备用。
病虫防治
如有蚜虫危害,可用4%乐果1000-12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洒。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一篇 下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