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疝瘕

大全云:妇人疝瘕,由饮食不温不调,血劳伤,脏腑虚弱,冷入,与相结所生。疝者,痛也。瘕者,假也。结聚浮假而痛,推移乃动也。妇人之病,有异于丈夫者或因产后血虚,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因饮食失,多挟于所成也其弦急者生,虚弱小者死。涩而浮牢,为气虚,其发腹痛,逆,此为胞中有恶血,久则结成血瘕也。(巢氏止言胞门伤,而此宜指胞中恶,亦本病源来)薛氏曰:子和云:......
目录

概述

大全云:妇人疝瘕,由饮食不温不调,血劳伤,脏腑虚弱,冷入,与相结所生。疝者,痛也。瘕者,假也。结聚浮假而痛,推移乃动也。妇人之病,有异于丈夫者或因产后血虚,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因饮食失,多挟于所成也其弦急者生,虚弱小者死。涩而浮牢,为气虚,其发腹痛,逆,此为胞中有恶血,久则结成血瘕也。(巢氏止言胞门伤,而此宜指胞中恶,亦本病源来)

薛氏曰:子和云:遗溺癃,阴痿脬痹,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涸,月事后小有块,或时动移,前阴突出,后阴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谓之疝,而谓之瘕。(女子亦有疝男子亦有瘕)

疝瘕

疝瘕一词,见于中医典《》,全书共见3次,义指由于积→中包块,积而痛和或伴有小便出白的病

⑴《素问·平人象论》云:“寸口沉而弱,曰热及疝瘕腹痛……急者,曰疝瘕腹痛。”

巢元等《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病诸候·疝瘕候》云:“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虽有结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谓之疝瘕也。由与脏腑相搏所成。其病急痛,痛,亦腹痛沉细而滑者,曰疝瘕;紧急而滑者,曰疝瘕。”

张介宾《类五卷·色类十六》注:“瘕,积聚也。”

姚止庵《素问解》云:“疝为凝,瘕为积,少必痛也。何者?急也。”

李今庸《古医书研究·我国古代病词考五则·三、疝瘕》云:“疝瘕为一病词,首先见于《黄帝》,如《素问·平人象论篇第十八》说:‘急者,曰疝瘕腹痛’,《素问·机真藏论篇第十九》说:‘传之,病疝瘕’等是。

《说文·疒部》说:‘疝,腹痛也。从疒,山声。’《急就篇》卷四:‘疝瘕癫疾狂失响’,师古注:‘疝,中气疾上下也;瘕,症也’。是‘疝瘕’乃‘中有包块可移动而痛’之病也,故《诸病源候论·疝病诸候·疝瘕候》说:‘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虽有结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谓之疝瘕也’。《农本草》亦用有‘疝瘕’一词,如它所载的‘防葵,味辛疝瘕’,‘独活,味苦平,……女子疝瘕’等等均是。”

瘕,通蛊,通假。故疝瘕又称“蛊”。

李今庸《古医书研究·素问考义四十七则·病疝瘕曰蛊》云:“:此文论述‘传之’的‘疝瘕’病,何以又之曰‘蛊’?兹特为文考释之。……乃因其‘瘕’、‘蛊’二古时可通假也。

《诗·大雅·文王之十·思齐》说:‘烈假不暇’,郑玄笺:‘厉、假,皆病也’,孔颖达疏:‘郑读烈、假为厉、瘕,故云皆病也。《说文》云:厉,恶疾也。或作癞。瘕,病也。是厉、瘕皆为病之义也。’从而可知《诗》借‘假’以作‘瘕’。‘假’、‘瘕’二俱协‘叚’声,故例可假借为用也。

《尔雅·释诂下》:‘蛊,疑也’下郝懿《义疏》说:‘蛊……通作假,《诗》:烈假不瑕,《唐公房碑》作厉蛊不瑕。蛊、假音同,古读假如蛊也’。

假,通‘蛊’,古读‘假’如‘蛊’,则当读‘瘕’亦如‘蛊’。‘瘕’、‘蛊’同声,则通用也,故此文‘疝瘕’一曰‘蛊’也。‘蛊’即‘瘕’,‘瘕’即‘蛊’,二者在此无义,其虽异而其声其义则皆同。亦犹《农本草》卷一之‘细辛’一小心’,而《春秋·左昭二十七年传》之‘阳虎’,《论语·阳货篇》作‘阳货’也。

……此文‘疝瘕’之病,乃‘传之’使然,土湿下加于水寒湿阻遏,正阳不运,凝滞,结为疝瘕。其阳郁而生热,则‘少冤热而痛’;寒湿化浊,则随小便而溲出白液,是乃所谓‘出白’者也。然此文之‘出白’,与上文之‘出黄’同一文例。”

验案

妇人胀,小便时下白带,小水淋沥,此肝经湿热下注,用龙胆泻肝汤而愈。

妇人腹胀痛,小水不利,或胸乳作痛,或胁肋作胀,或气逆,余以为肝火,用四物柴胡青皮玄胡索木香而愈。

妇人闷,小便不利,热体倦,懒食,用八珍汤柴胡山栀龙胆草治之而安。

验方

组成

桃仁实、山栀、山楂泽泻木通、赤苓。

疝瘕:因阳明受湿热,传入太阳发热恶寒,小闷痛,及小肠膀胱痛,不得小便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