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疾病概述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eactiveplasmacytosis,RP)是指一组由多种原因或原发疾病引起的以骨髓成熟浆细胞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血清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常增高,外周血可出现少量成熟浆细胞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均决定于原发疾病。
疾病病因
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因原发病而异,与浆细胞增多无关因此是诊断原发疾病的主要线索之一。 本病的诊断主要决定于骨髓中浆细胞的质与量。
中国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与原发疾病有关。
3、γ球蛋白及(或)免疫球蛋白正常或稍升高,以多克隆IgG增高较为常见。
5、可排除多发性骨髓瘤、髓外浆细胞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等
中国国外诊断标准
2、临床表现和原发疾病有关。
3、γ球蛋白及/或免疫球蛋白正常或增高,增高时血清蛋白免疫电泳呈现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
4、骨髓浆细胞≥4%.
5、能除外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尤其要除外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要点有:
(2)溶骨性损害: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少见。
(3)本周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少见。
(4)免疫球蛋白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常见,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不常见,为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
(5)骨髓浆细胞的百分比,多发性骨髓瘤多数大于10%,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一般小于10%。
(6)骨髓浆细胞的成熟程度:多发性骨髓瘤多数是原始浆细胞和幼稚浆细胞,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一般为成熟浆细胞。
(7)骨髓浆细胞的酸性磷酸酶积分:多发性骨髓瘤显著高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8)骨髓浆细胞结节: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罕见。
(9)骨髓血管周围的浆细胞分布:多发性骨髓瘤不多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较多见。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是由于各种病因或原发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髓浆细胞增多,其临床表现主要与原发疾病有关,而并非由浆细胞增多本身或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所引起。因此,诊断的主要依据是骨髓浆细胞增多。关于骨髓浆细胞增多的标准,中国和中国国外尚未统一。骨髓浆细胞数正常值国内报告为0-1.2%,中国文献报告认为≥3%为浆细胞增多。因此采纳骨髓浆细胞≥3%作为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国内诊断标准。中国国外报告骨髓浆细胞正常值平均为0.6%-1.3%,关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的诊断标准,中国国外文献报告意见不一。Hayhoe认为骨髓浆细胞大于2%为病理性,Aherna采纳了这个意见,Sandberg提出大于2.5%为异常,Canale以大于5%作为浆细胞增多的诊断标准,Hoffmann以大于4%作为诊断标准,由于Hoffmann是较新近提出的诊断标准,而且其标准(4%)大约相当于最低的Sandberg标准(2.5%)和最高的Canale标准的(5%)的平均值,所以引述Hoffmann的标准代表国外诊断标准。这样,关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中国和中国国外诊断标准也就比较接近。
鉴别诊断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主要需与克隆性浆细胞疾病鉴别,因为两者具有共同的特点:骨髓浆细胞增多。但是实际上两者增多的浆细胞有本质的区别,RP的浆细胞是反应性多克隆的,而后者则为恶性单克隆浆细胞。因此鉴别两者的最根本的要点是浆细胞多克隆性、单克隆性或良、恶性的鉴定。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病人可出现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如果原发疾病持续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部分病人的多克隆可向单克隆演变,一旦出现单克隆则可诊断继发性MGUS。
疾病检查
实验室检查:
2.骨髓象骨髓浆细胞比例≥3%,一般小于10%,但少数病人可大于10%甚至高达50%。此类细胞一般为较成熟的浆细胞,酸性磷酸酶积分较低。
3.骨髓活检浆细胞成堆或结节状现象罕见而浆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分布较多见。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应性浆细胞常为CD31+CD23-CD56-,Ber-H2/CD30KP1/CD68、LCA/CD45、EMA和pancytokeratin/KL1的表达升高。这些表型的检测有助与肿瘤性浆细胞相鉴别。此外,表达κ和λ轻链浆细胞的比例测定也是一种克隆性鉴定的方法。
1.流式细胞仪检测可测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型为CD19+CD28-CD138-的RPC前体细胞有助与MM鉴别
2.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浆细胞抗凋亡因子BAX和BCL-2的表达在MM中明显高于RP。此外,浆细胞核型分析、IgH基因重排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检查在必要时均可用于良恶性浆细胞的鉴别。
相关检查:
1、酸性磷酸酶
正常值:(1)酶速率法(37℃):0~6.0U/L;(2)磷酸苯二钠法:<5金氏单位;(3)磷酸麝香草酚酞法:0.02~0.49U/L;(4)α-萘酚磷酸法:0.2~3.8U/L。
临床意义:
(1)升高:
①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肥大症、恶性肿瘤前列腺转移、前列腺梗塞等。
②骨疾病:恶性骨转移肿瘤(肝、胃、乳房、肺)、骨肉瘤、Paget′s病(畸形性骨炎)骨髓肿瘤、代谢性骨病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Niemann-Pick病(神经鞘磷脂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综合征)等。
④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症、慢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静脉血栓病等。
⑤肾疾病:肾功能不全(与氮质血症的程度无关)、慢性肾小球肾炎。
(2)降低:无特殊原因疾病、服用雌性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治疗后、睾丸摘除术后。
2、石胆酸
正常值:气相色谱法(GC):0~0.27μmol/L。
3、浆细胞
疾病治疗
原始浆细胞原发病治疗。由于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是以病因或原发病的为主,引起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或原发疾病治愈,反应性浆细胞增多也会随治愈。
疗效标准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是继发性的,好转与否取决于原发疾病的效果,原发疾病治愈后,浆细胞增多才有可能消失。
1、痊愈:骨髓浆细胞恢复正常,各种球蛋白恢复正常。
2、好转:骨髓浆细胞增多有所下降,但未恢复正常,各种球蛋白增高有所下降。
3、无效:骨髓浆细胞增多及各种球蛋白增高未见好转。
预后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