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硬肿症

硬肿症是一种全身性湿病,为不明原因的通常呈良性过的少见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出现全身性对称性皮肤严重水肿硬结,皮损特点与系统性硬皮病水肿期出现的改变相似。硬肿症通常在6~12个月可自缓解,但偶可持续数十年。硬肿症无传染性、发病无特殊人群,易急性功能衰竭、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急性功能衰竭源性休克......
目录

疾病常识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急性功能衰竭源性休克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硫酸阿米卡星氯化钠注射液 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4000元)

温馨提示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病因

病因素(35%):

在病人皮肤中发现酸性黏多糖含量明显增高,并认为这是由于病变皮肤透明质酸浓度升高所致,有相当数量的病人继发于原有糖尿病感染之后,这说明感染后发生的免疫反应与本病的发病有,也提示糖代谢障碍对本病发病起一定作用。

自体激素因素(25%):

有人提出垂体功能和周围神经异常对发病起重要作用,局部注射激素可诱发与硬肿症十分相似的非凹陷性水肿,从而提出机体在突然受到强烈应激后,上腺皮质受刺激,可产生类似激素的类固醇激素,此种激素起皮肤改变。

机体机制因素(35%):

有人据少数病人体抗“O”滴度升高,认为本病与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有,但须进一步加以论,因部分病人无链球菌感染据。

病理表皮一般正常,偶见轻度角化过度,真皮可见有原束肿胀原束间有清楚的间隙或窗眼成,真皮上层汗腺管可有扩张,管周围有大,小淋巴细胞轻度浸润,附属器一般正常,无硬皮病塞性改变,可见到异染性,这种异染性通过玻璃酸酶处理即消失,说明异染性是由透明质酸起的。

预防

1、去除诱发本病的诱因,注意卫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感染。

2、早诊断早治疗,在疾病缓解是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3、做好孕妇保健,尽量避免早产、产伤、窒息冷季做好新生儿保暖,调产房温;度为20度左右,尤其注意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保暖工作。

并发症

急性功能衰竭、源性休克

1、环衰竭重症体温过低患儿 特是体温<30℃或硬肿加重时,常伴有明显微环障碍,如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凉、皮肤呈纹状、毛细管充盈时间延长、率先快后慢、音低钝及律不齐,重症出现损害及源性休克

2、急性功能衰竭本症加重时多伴有尿少,甚至无尿等急性功能损害表现;严重者发生功能衰竭。

3、是重症病例极期表现:

呼吸困难紫绀突然加重,给氧后症状不缓解。

内湿罗音迅速增加。

沫性鲜涌出或气管插管吸出性液体。

显示PaO2下降 PaCO2增加,是本病最危重临床症象和要死因,不及时急救可在短时间死亡。

4、DIC:常见皮肤粘膜自发性出或注射针孔渗不止,可伴休克溶血表现等。

诊断方法

常见症状

皮肤受累 低热 瘀斑 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

症状为低热,全身疲倦,食欲减退失眠等,也有以全身肉疼痛为早期表现者,继以上前驱症状之后,可突然出现皮肤进性弥漫性对称性硬结,皮损常从颈后和颈的两侧始,呈顽固性蜡样水肿,向周围扩展,可于数天很快累及面部,颈前区,肩部,上和胸部,皮肤损害为非凹陷性硬结,丧失了正常的皮肤纹理和外观,表面发亮呈蜡样,偶尔在硬肿早期可伴有一过性红斑性丘疹,虽然皮损通常位于躯干上部,但有时也可扩展至壁,部和大腿,偶尔小腿也可受累,手足一般不受累,无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但常出现瘀斑样皮损,胸,皮肤受累有时呼吸困难部受累可发生困难,构音障碍,由于关节周围皮肤硬肿,故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运动障碍,除皮肤硬肿外,尚可发生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关节腔积液。

检查

(1)常规

末梢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

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

(2)DIC筛选试验

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6项检查:

计数:常呈进性下降,约2/3患儿计数<100×109/L(100 000/mm3)。

酶原时间:重症者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d者≥20s,日龄在第5d及以上者≥15s。

③白陶土部分凝活酶时间>45s。

酶时间:新生儿正常值19~44s(年长儿16、3s),比同日龄对照组>3s有诊断意义。

纤维蛋白原<1、17g/L(117mg/dl),<1、16g/L(160mg/dl)有参考价值。

⑥3P试验 (蛋白副凝试验):生后1d正常新生儿的65%纤溶活力增强,可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故3P试验可以阳性,24h后仍阳性则不正常,但DIC晚期3P试验可转为阴性。

(3)分析:由于缺氧和酸中毒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

(4)糖:常降低,可有酐,非蛋白氮增高。

(5)超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由于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6)电图改变:部分病例可有电图改变,表现为Q-T延长,压,T波低平或S-T段下降。

诊断

糖尿病病人在感染后出现全身向性非凹陷性顽固性水肿,伴以红斑样皮损及病理改变,即可诊断为本病。

硬肿症为一种不明原因的通常呈良性过的少见病。也是一种全身性湿病:其特征为突然出现全身性对称性皮肤严重水肿硬结。皮损特点与系统性硬皮病水肿期出现的改变相似。

1、硬皮病:在早期易与硬肿症相混淆,但硬皮病有雷诺现象发作史及萎缩性皮肤改变。另外。硬肿症很少累及手和足,也不出现萎缩、色素沉着和毛细管扩张,再结合病理改变可以鉴

2、炎:起病时与硬肿症有时很难区分,但前者有酶升高、电图改变及肉炎性病理改变等,可与硬肿症

治疗方案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新生儿科 儿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2周

治愈率:70%

常用药品: 硫酸阿米卡星氯化钠注射液 小儿双磺甲氧苄啶颗粒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4000元)

1、对冬季新生儿应注意保暖。必要时身旁放热水袋,使身体温暖。   

2、供给足量水和乳汁,不能吮吸时用滴管或管滴喂,如有脱水可静输液。   

3、重症每公斤体重可服强的松l~2毫克/日,分2~3次服,或氢化可的松10~20毫克静滴,一日一次。待好转后,即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4、维生素K5毫克注,一日一次,连续3~5日。并服用维生素C及B12。 

5、极易并发肺炎,应注意积极防治。

护理

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患儿衣被、尿布应清洁柔软干,睡卧姿势须勤变换,严防发生并发症。对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滴奶,必要时饲,或静点滴葡萄糖注射液、浆。

饮食保健

硬肿症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少吃动物性脂肪,建议吃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

宜:1、宜吃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 2、宜吃清淡的食物。

忌:1、忌吃炸食品; 2、忌吃熏烤食品; 3、忌吃腌制食品; 4、忌吃发霉食品; 5、忌吃隔夜蔬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