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名称
概述
病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因子(如EB病毒支原体等)和遗传易感性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阳性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4倍,HLA-DR4部分氨基酸排列与病原体(EB病毒)有相似基因片段,所以HLA可作为病原体的受体或自身抗体的受体,受到免疫损伤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类风湿因子(IgG Fc段的抗体)IgG,类风湿因子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原位或循环免疫复合物,激活细胞免疫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引起关节滑膜炎,逐渐破坏关节软骨,致骨质疏松、骨质破坏,韧带硬化,最终关节畸形废用。类风湿关节炎并血管炎者,其血中可查到人类白细胞胞质自身抗体(ANCA)主要为核周型P-ANCA,推测RV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及P-ANCA有关,后者引起细胞免疫损伤Voskuy,分析69例RV与138例单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示RV的高危因素为:
1.男性
3.关节破坏
且多数有关节外症状指甲皱裂等1年以上才诊断RV,而Guedes从1981~1994年共观察42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66例(16%)有皮下结节,5年后易发展到眼口干燥,易发展至血管炎,全身损害更重,但有2例长期静止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出现血管炎(溃疡性角膜炎)表现,多数认为血中循环复合物增加,类风湿因子升高者,易发生血管炎,可侵犯大中小血管,主要累及中小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引起全层动脉炎,推测肾的系膜细胞有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功能,从而激发系膜损伤引起肾小球肾炎。
症状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有慢性、多发性关节滑膜炎病史,表现为发热,手、足及四肢关节僵直、红、肿、变形及功能障碍。一部分患者在用非类固醇消炎药或金制剂时,很快出现肾脏损害加重,呈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若及时停药、及早做相应处理,可恢复到较好的程度。有的患者长期应用上述药物造成直接慢性肾损害,或合并肾脏免疫性损害,则可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及镜下血尿,部分病人可出现浮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夜尿增多常提示慢性间质性肾炎。继发性肾淀粉样变或坏死性血管炎者肾损害严重,多发展为慢性肾衰。
二、体检发现
检查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额汗
下一篇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