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躁狂

“躁”是指手足躁扰。“狂”是指狂乱不安,妄作妄动。狂乱不安,手足躁扰,是志失常的一种侯。多因肝经热盛;或痰火上扰;阳明热盛,热扰;或秽浊上干;蓄下焦,瘀热上冲等所致。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据现有资推测躁狂 抑 郁 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Kretschmer及Sheldon等人认为矮胖型伴有......
目录

导致躁狂的因素

遗传因素

通过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孪生子的同病率以及单卵孪生子的同病率的研究,据现有资推测躁狂 抑 郁 性精神病可能是通过X染色体遗传给下一代的,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遗传。

体质因素

  Kretschmer及Sheldon等人认为矮胖型伴有环型人格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环型人格的要特征是好交际、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中骼、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

  最近十几年来应用神经生物化法,对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做过不少研究。其结果非常有助于对本病发病原理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能指导临床工作。

  (-)中枢去甲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

  Schildkraudt及Davis等人(1965年)发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患者存在着中枢去甲上腺素(NE)能系统功能失调。躁狂病人NE受体部位的介质相应增多,造成NE能系统功能处于亢进状态。实验室检查发现,躁狂型病人尿中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一苯乙二醇(MHPG)排出量比正常人多。NE的最终代谢产物有MHPG及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苦杏仁酸(VMA),而80%的MHPG来源于中枢,所以上述实验室所见说明躁狂症可能由中枢NE能系统功能失调所致。

  (二)中枢5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

  中枢5一羟色胺(5-HT)具有保持情感稳定的功能。躁狂或抑郁,中枢5-HT的功能都属低下。病人脑液5-HT及其代谢物5一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比正常低。

  (三)多种胺代谢障碍假说

  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躁狂的发生是由于中枢5—HT不足的同时伴有中枢NE过多所致;抑郁则由于中枢5—HT不足同时伴有NE低下所致。如此构成多种胺代谢障碍的假说。

  (四)神经分泌功能紊乱

  正常人浆皮质醇的昼夜周期波动有一定规律。抑郁症病人神经分泌功能紊乱,表现在丘一垂体一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失调。抑郁型的病人中皮质醇的水平比正常人高,同时其浆中皮质醇昼夜周期波动规律发生紊乱。

  对这面的工作尚属初试阶段,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评定。

  (五)电解质代谢异常

  在躁狂发作期,可见从细胞排钠的能力受损害;抑郁期间则自液向液中转送钠的能力下降。当疾病好转时,上述异常渐渐恢复。

  

精神因素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刺激因素有,但只能看作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躁狂状态的要临床症状境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1.境高涨

  病人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于色的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境高涨往往生动、鲜明、与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感染力。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高兴极了”、“生活充满阳光,绚丽多采”。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易激惹,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为,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情不佳。

  2.思维奔逸

  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而至,说话声大量多,滔滔不绝。因注意力分,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音联意联现象。病人常有“了窍”、“变聪明了”、“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3.自我评价过高

  在境高涨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力从未如此充沛。才思敏捷,一。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地位、自命不凡,可出现夸大观念。

  4精神运动性兴奋

  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与人逗乐,爱管闲事,打抱不平。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之所致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病人虽终日多说,多动,甚至声嘶力竭,却毫无倦意,力显得异常旺盛。

  5.食欲、性欲一般是增强的,睡眠需求减少。

  躁狂的临床相相对稳定,缺乏抑郁症的昼夜律。

起病形式病程和预后

  (一)发作式与发病年龄

  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躁狂春末夏初发病较多;少数病人似有自己的好发季;女病人可在月经期间发病。

  可以表现为单次躁狂发作或躁狂反复躁狂发作。既往认为仅有单相躁狂发作者为数极少,故将所有躁狂发作都归为双相。但近年报道单相躁狂并非罕见。约占双相情感性障碍10%。

  (二)病程

  本病往往有复发倾向,病程呈发作性特点,两次发作之间精神状态基本正常。本病病程长短不一,一般躁狂发作较短约3个月。

  (三)预后

  本病预后一般较好,间隙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近年发现约15%~20%的病人处于慢性、轻性精神病状态,社会功能似未能恢复到病前水平。预后可能与遗传、人格特点、躯体疾病、社会支持、治疗充分与否等因素有

诊断

  以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境高扬为基本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完全缓解。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本病发作表现为躁狂相,其含义和诊断标准为:患者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采烈,易激惹、激越,甚至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与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精神病性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燥矢

下一篇 风湿性心脏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