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院感染,其定义是发生在医院的一切感染。医院感染为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住院前获得的感染、住院时正值潜伏期或于住院后发病者不能作为医院感染;反之,住院期获得的感染,出院后才发病者,应为医院感染。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B族链球菌感染,为医院感染;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虫病等皆属院外感染。住院时已存......
目录

病因

1.细菌

绝大多数的医院感染为细菌所致,其中大部分为革兰阴性杆菌,要为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和不动杆菌属。聚团肠杆菌污染输液后血症的情况近年来时有报道,新生儿病房,伤寒杆菌及痢疾杆菌感染的暴发流也偶有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1)金黄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

(2)嗜军团菌和其他军团菌属为医院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据报道嗜军团菌肺炎的发病率占医院获得性肺炎的3%~10%,可在心脏手术后造成胸骨骨髓炎、心包炎和膜炎,以及其他外科手术感染和肉注射起的感染,胎儿杆菌为腹泻的致病菌之一。

(3)类杆菌为厌氧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可肠道和妇科手术后的腔和盆腔感染,梭杆菌属、消化球菌和放线菌属等可口腔呼吸系统的感染,如吸入肺炎、坏死性肺炎脓肿脓胸等,由类杆菌、丙酸杆菌所致的血症膜炎并非少见,抗生素应用后发生的肠炎系由难辨梭菌所致,后者可在医院播。

2.真菌

念珠菌、菌和某些其他条件致病性真菌为二重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多发生于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的患者以及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念珠菌属中大部分为白色念珠菌。近年来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有增多趋势。念珠菌除为医院部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病原菌外,也可在静保留插管时血症和免疫缺陷患者造成黏膜皮肤念珠菌病菌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病患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部感染亦并非少见。此外在免疫缺陷患者中隐球菌性膜炎也可发生,由于绷带和筒石膏污染可造成霉菌和蜂窝织炎

3.病毒

病毒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常见的毒性院感染有呼吸道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流感、风疹病毒性炎等。新生儿对病毒最易感,柯萨奇病毒B可起新生儿感染并成流。由轮状病毒和诺瓦克因子所致的腹泻多发生于婴儿和老年人。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疱疹-水痘病毒皆可在医院成流

4.衣原体和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所致的结膜炎肺炎见于新生儿,尿支原体和Gardnarellavaginalis可寄殖于移植患者,后者也易感染孢子虫和弓虫。输时可传播疟疾等。阿米巴原虫、犬弓首蛔虫和粪类线虫感染常见于精神病患者或智能低下儿童,类线虫也可借器官移植而播。

临床表现

1.泌尿道感染

48小时后菌尿症可见于大部分患者;有式消毒收集装置者,菌尿症仅见于少部分患者,感染发生率随导尿管放置时间而增加。

2.外科感染

金葡菌为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感染一般于术后3~8天发生,手术期间接触传染较空传播重要。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较多见,包括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除外源性病原菌外寄殖于患者肠道、呼吸道等处的细菌也可作为感染的致病菌,如肠道手术和部穿刺伤后感染,即要为源性的脆弱类杆菌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起,类杆菌等厌氧菌也是妇科手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

3.下呼吸道感染

据国报告部感染占医院感染的15%~54%,其发病率介于0.5%~5%间。部感染多见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或有严重原发疾病患者,病死率高。部感染多数由吸入口咽部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起。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时易起有荚膜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所致肺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菌、念珠菌属、卡氏孢子虫、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属、嗜军团菌等部感染。昏迷休克等患者可因吸入口腔分泌物而发生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菌属等)或厌氧菌与需氧菌混感染。呼吸道胞病毒为2周岁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

4.血症

医院血症的发病率为0.3%~2.8%,原发性血症(原发感染的病灶不明显或由静输液,检测及液透析起的血症)约占血症的半数,其他则来源于尿路外科伤,下呼吸道和皮肤等感染。

5.消化系统感染

假膜性肠炎;②病毒性炎;③肠炎

6.皮肤感染

医院皮肤感染占全部医院感染的5%左右,包括金葡菌所致的脓皮病、疖病脓疱疮等,溶血性链球菌脓皮病以及带状疱疹等,金葡菌所致的皮肤感染发病率较高,常造成流

7.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于颅手术及液分流术后发生,病原以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金葡菌、表葡菌及不动杆菌属为多见,偶可为白色念珠菌,病死率高。

检查

要做病原体检查培养及药敏实验。

诊断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

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治疗

据不同的病原体进相应的治疗,最好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药物,以求消灭院感染源。治疗原则:

1.怀疑病毒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不使用抗生素

2.发热待查者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病原体的检出或影响临床表现而延误诊断。

3.使用抗生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用药的的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治疗效果、减少药量、减少毒性、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等的,但不可无据地随意联用药,避免产生拮抗作用,并可以加重副作用及导致耐药菌株的生长

4.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感染: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要用于手术感染率高或若发生感染后对预后有严重影响的手术。一般在术前2小时左右给药,若手术时间长可在手术中再重新给药一次。

预防

医院应建立预防和管理院感染的专门机构,制定预防案和措施,并监督案的实施。对院各级人员进常的预防院感染的培训。要对院感染进监测,一旦发生,应研究原因,制定对策。

此外,医院应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包括理的建筑及病区设置、患者入院的清洁和出院的终末消毒、传染患者的隔离、污染物品及患者排泄物的消毒处理、接触患者者(包括医生、护士、卫生员和探视者)的处理等。并须对献员进严格的筛选。防止滥用抗生素,以防耐药菌的产生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暑痢

下一篇 暑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