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伤暑

伤暑又称“感”。指夏季伤於,出现多汗身热,心烦渴、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候。《医源资料库》:伤暑,病。①因中暑热所致的病。出《素问·刺志论》。《医林》卷一:“伤暑者,由其暑热劳伤元之所致也。其症日间发热,头疼眩晕,躁乱不宁,无以动,亦无以言,或身如针刺小便短赤,此为热伤元也,宜以黄连香薷饮,或汤、黄连解毒汤、量其虚实而与之。” ②指暑病之轻者。《医......
目录

出处

《医源资料库》:伤暑,病。①因中暑热所致的病。出《素问·刺志论》。《医林》卷一:“伤暑者,由其暑热劳伤元之所致也。其症日间发热,头疼眩晕,躁乱不宁,无以动,亦无以言,或身如针刺小便短赤,此为热伤元也,宜以黄连香薷饮,或汤、黄连解毒汤、量其虚实而与之。” ②指暑病之轻者。《医悟》卷三:“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烦热渴,益元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症汗大泄,昏闷不醒,或烦、喘、妄言也。” ③指病因。《难·四十九难》将中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五种病因称之谓五邪伤暑五邪之一。

症状

假若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低下,对炎热的候不能很好适应,体温调中枢发生紊乱,热机能发生障碍,则易发中暑中医谓之“伤暑”。

分类

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此。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走,或因在高温、通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发。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但由于近代人们生活、生产和保健条件的改善,人们也重视预防,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病例并不多。而“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由于天炎热,人们毛孔张,腠理疏松,人们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宿室外,或坐卧于阴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水或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对吹,均可导致湿侵袭机体而发“阴暑”。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正如明代大医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而受者也……故阴暑。”特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发“阴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