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由一群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的尤其是对人和动物都能导致疾病的病菌,其中以伤寒肠炎和猪霍乱杆菌最常见。中毒发生的原因要是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繁殖,再加上处理不当,未能杀死沙门氏菌。在加工被污染的猪肉脏时,常因加热不够或切块太大,食品中部分仍有存活的细菌,食后可致中毒。(一)传染源 沙门氏菌要以动物为其储存宿,家禽如鸡、,家畜如猪、牛、羊......
目录

病因

(一)传染源

  沙门氏菌要以动物为其储存宿,家禽如鸡、,家畜如猪、牛、羊、马等;野生动物如类、兽类均可带菌。病人及无症状带菌者亦可作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1.食物传播为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的要途径。

  2.水源传播沙门氏菌通过动物和人的粪便污染水源,饮用此种污水可发生感染。

  3.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用具传播沙门氏菌可因与病人直接接触或通过染菌用具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沙门氏菌普遍易感,感染后结果与菌种毒力及宿免疫状态有

症状体征

潜伏期因临床类型而异,肠炎型者短至数小时,而类伤寒型或血症型可长达1~2周。

(一)肠炎型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75%,多由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起。多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一般38~39℃,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每日3~5次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常为水样,量多,很少或没有粪质,可有少量粘液,有恶臭、偶可呈粘液便。本型病程一般2~4天,偶有长达1~2周。

(二)类伤寒型多由猪霍乱伤寒沙门氏菌所起。潜伏期平均3~10天,临床症状伤寒相似,但病情和过均较伤寒为轻。热型呈弛张热或稽留热,亦可有相对缓脉,但皮疹少见,腹泻较多,由于肠道病变较轻,溃疡较少,故很少发生肠出肠穿孔

(三)血症型常见的致病菌为猪霍乱伤寒沙门氏菌。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及兼有慢性疾病的成人。起病多急骤,有畏寒发热、出汗及轻重不等的肠道症状

(四)局部化脓感染型多见于C组沙门氏菌感染。一般多见于发热阶段或热退后出现一处或几处局部化脓病灶。

临床表现

  中毒发生的原因要是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繁殖,再加上处理不当,未能杀死沙门氏菌。在加工被污染的猪肉脏时,常因加热不够或切块太大,食品中部分仍有存活的细菌,食后可致中毒。另外,在患病的牛乳中,如加热不彻底也可中毒。生、熟肉食在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如刀具、菜板、储存容器再次被感染。虽然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大多数发生在5~10月间,其中7~8月份最多,通过苍蝇、类等污染食品、水源等,也可造成中毒。沙门氏菌属的发病机要是由于大量活的沙门氏菌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并在肠道繁殖,以后肠系膜淋巴组织进入环,出现血症起全身感染。当细菌被肠系膜淋巴结和网状皮细胞破坏时,沙门氏菌体就释放出内毒素,导致人体中毒,并随之出现临床症状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最短2小时,长者可达72小时,平均为12~24小时。要有三种表现类型,即肠型、伤寒型、血症型。以肠型最为常见。前驱症状寒战头痛头晕恶心与痉挛性腹痛,继之出现呕吐腹泻、全身酸痛或发热。每天腹泻可达7~8次。体温在38~40℃之间,病程约3~5天,一般2~3天腹泻停止,体温恢复正常,一般情况好转。严重者,特是儿童,老年人和体弱者常因脱水、酸中毒无尿力衰竭等,急救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本病可据病史,发病中的表现,进一步做细菌检验,即可确定诊断。

检查

  1.常规白细胞数多在正常范围,但血症型及局部化脓感染型,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也增多。

  2.病原检查具有确诊价值。取患者呕吐物、粪便、液或局部病灶的脓液进培养,可发现病原菌

  3.检查患者清对病原菌或密切相菌种的菌体抗原(“O”抗原)的凝集效价增高,如大于或等于1:160,或双份清效价增高达4倍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防治

  1、应止食用病畜、病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对肉、禽、奶、蛋类食品加工,储存应严防污染。

  2、食用时要熟、透;存放,加工时生熟食物要分

  3、重症者应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给予大量维生素C,腹痛者可给予颠阿托品等治疗,抗菌素可给予氟派酸、氟嗪酸或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常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诊断与急救

  沙门氏菌广存于猪、羊、狗、牛、鸡、类肠道,其所致的中毒是最常见食物中毒之一。

  (一)判断

  1.多发于夏秋季,曾有食用可疑污染肉类史。

  2.进食短期出现急性症状,如恶心,频繁性呕吐腹痛腹泻。同时进餐者有类似症状。重者可发生高热、脱水昏迷抽搐,很快死亡。

  (二)急救

  1.卧床安静休息,呕吐物严格消毒处理。

  2.呕吐后,给予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

  3.呕吐甚者,给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

  4.腹痛甚者,用手导引针刺足三里,天枢等。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

  5.马齿30~60g水服。

  6.症状严重者速送医院抢救。

治疗

  (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床边隔离。早期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等病情好转后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二)对症治疗呕吐腹痛明显者可给予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或服普鲁辛15~30mg。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应静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

  (三)病原治疗单纯肠炎型一般不需应用抗生素治疗。因为应用抗菌药物不能改变病程,反而易促使肠道耐药菌株产生,使排菌时间延长。

预防

本病的预防以注意饮食卫生及加强肉类等食物管理为要措施。

  (一)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病、死畜禽的肉类及脏、不生水。动物性食物如肉类及其制品均应可食用。  

 (二)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应注意对屠宰场、肉类运输、食品厂等部门的卫生检疫及饮水消毒管理。消灭苍蝇、蟑螂和老。搞好食堂卫生,健全和执饮食卫生管理制度。

  (三)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恢复期带菌者或慢性带菌者不应从事饮食业的工作。

  (四)防止院感染。医院特是产房、儿科病房和传染病病房要防止病房。一旦发现,要彻底消毒。

  (五)止将与人有抗生素用于畜牧场动物而增加耐药机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拘急

下一篇 烂喉痧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