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葡萄球菌中毒休克征(staphyl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于1978年国外首次报道,近年国报道逐渐增多。是噬菌体Ⅰ群金葡菌所致的疾病,以发热晕厥压,皮疹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征。葡萄球菌中毒休克征(staphyl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于1978年国外首次报道,近年国报道逐渐增多。是......
目录

概述

葡萄球菌中毒休克(staphyl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于1978年国外首次报道,近年国报道逐渐增多。是噬菌体Ⅰ群金葡菌所致的疾病,以发热晕厥压、皮疹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征。 流: 本病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占95%,其中90%的发病与月经来潮有。使用阴道塞者的TSS发病率约为非使用者的18倍。皮肤和外科感染起的TSS有增多趋势

病因

发病原因:

与TSS相金黄葡萄球菌中,大部分属噬菌体Ⅰ群29型或52型。这些类型的金葡菌能产生中毒休克征毒素-1(TSST-1)

病机制:

者们发现TSS毒素属于一种超抗原(Superantigen,即SAg)。这种超抗原激活T细胞的能力至少比一般抗原强2000倍。SAg与T细胞受体(TCR)结后通过激活大量T细胞、吞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迅速产生白介素-2和4(IL-2、IL-4)、肿坏死因子(TNF)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可诱发休克。由于SAg超常激活,产生超生理量的细胞因子,在致病中发挥了瀑布效应健康搜索。SAg还可通过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的释放毛细管渗漏综征;也有者认为:SAg可直接造成毛细管的渗漏,TSST-1可直接改变毛细管通透性,渗漏现象为内毒休克的增强所诱发。TSST-1和SEA(肠毒素A)均能使内毒素的致死效应增强105~106倍健康搜索。一般用2μg内毒素注入人体则可内毒素性休克,而在TSS病人中,仅需pg水平的内毒素即可发生严重的压和休克,这就是所谓SAg的瀑布效应之一。

症状

前驱期1~4天,表现为发热畏寒痛,疲乏,关节痛,头痛咽痛呕吐腹泻等。

1.皮肤黏膜表现:充性红疹,皮疹呈弥漫性,无痒感,压之退色,严重者出现疱疹脓疱疹或瘀点,眼结膜,口咽阴道黏膜亦见充杨梅见于半数病例,恢复期躯干及四肢可有糠秕样屑和手套样脱皮,不结痂

2.压或体位性晕厥休克一般在发热后72h出现,可出现体位性晕厥

3.多器官损害:患者有肝脏心脏脏和组织损害,严重者可表现为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甚至发生呼吸窘迫综征,与月经的患者,阴道有恶臭性排出物,宫颈充,糜烂,双侧附件压痛等。

检查

检测清TSST-1抗体,如阳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诊断

1.突发高热,体温在38.9℃以上。

2.皮疹(弥漫性斑状红疹)。

3.发病后1~2周出现皮肤屑。

4.压或直立性晕厥

5.全身至少有3个或3个以上器官受侵害。

6.拭子及液细菌培养阴性。如缺少以上一项则视为可疑病例。

鉴别诊断

应与食物中毒中毒猩红热、流性出热、感染性休克军团病钩体病、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征。

并发症

并发症有休克,导致DIC,肾衰竭,力衰竭,水肿昏迷等。

治疗

1.对症治疗   

(1) 立即住院并强化治疗。立即撤除阴道塞,隔膜或其他异物。   

休克。必须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防止和治疗低容量,压或休克。以生理盐水和平衡液为。注意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钾、钙等电解质。纠正酸中毒。   

(3)及时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的患者需用呼吸机暂时助呼吸。   

(4)必要时短期应用上腺皮质激素。   

2.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及全身支持疗法   

(1)局部处理:除去阴道塞。如为手术及创感染等起者,则须作流及局部清洗。   

(2)应用抗菌药物:可减轻血症及减少复发。用药原则同金葡菌感染。首选耐β-酰胺酶抗生素,如苯唑西林(苯唑青霉素),6~8g/d;萘夫西林(乙氧萘青霉素)12~20g/d,分次静滴或注。亦可选头孢唑林、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红霉素庆大霉素

预防

期的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创感染。选用安全可靠的期保护用品。在月经期若有发热头痛、吐泻等症状时,宜及早取出阴道塞,并立即就医。严格执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外科病房等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金葡菌起的交叉感染;及早查明一切金葡菌感染灶,予以适当抗菌药物,并施必要的手术如切流等。纠正各种免疫缺陷。日常要加强锻炼,理饮食,提高身体免疫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葡萄球菌感染

下一篇 风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