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蜻蜒兰

蜻蜓兰 蜻蜒兰(Perularia fuscescens ( L.) Lindl)陆生植物,高24-50cm。竹叶兰,属兰科类植被,多用于草药,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坡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出处】出自《东北植物检索表》 【拼音】 Qīng Yán Lán 【英语】 all-grass of Asiatic Dragonflyorchis 【竹叶兰 【来源】药材基......
目录

基本资料

【出处】出自《东北植物检索表》

【拼音】 Qīng Yán Lán

【英语】 all-grass of Asiatic Dragonflyorchis

竹叶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蜻蜓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erularia fuscescens ( L.) Lind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蜻蜒兰陆生植物,高24-50cm。短,粗,肉质,或多或少呈指状。直立,具1-3枚卵形至椭卵形,长6-15cm,宽3-7cm,先端钝。总状花序狭长,具多数苞片披针,常长于子房;小;中萼片卵形急尖,长3.5-4mm,宽2.5-3mm,侧萼片,外缘外卷而呈舟状,较中萼片长而狭;花瓣较狭,斜狭椭披针,先端钝;唇瓣披针,长3.5-4mm,基部两侧各具1枚三角的小裂,小裂长达1mm,中裂状,两端稍狭,宽约1.5mm,细长,弧,几与子房等长,向增厚;蕊柱先端两侧各具1枚钻状退化雄蕊,粘盘,被蕊喙边所壳状粘囊包着。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 功能主治

性味

味苦;性

功能

解毒生烧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汁涂。

各家论述

湖南民间药物资料》:治烧伤

摘录

《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诺卡放线菌病

下一篇 风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