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雀梅藤

雀梅藤 雀梅藤(拉丁:Sageretia thea),为对刺、刺冻绿、碎米子、对角刺,是鼠李雀梅藤植物雀梅藤态为藤状或直立灌木;小具刺,互生或近对生,褐色,被短柔毛。纸质,近对生或互生,通常或卵状无梗,黄色,有芳香;核果,直径约5毫米;种子扁平,二端微凹。适应性好,耐贫瘠干,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的酸性、中性土壤都能适应。分布于印度......
目录

形态特征

心叶雀梅藤藤状或直立灌木;小具刺,互生或近对生,褐色,被短柔毛。纸质,近对生或互生,通常或卵状,稀卵形或近,长1-4.5厘米,宽0.7-2.5厘米,端锐尖,钝或,基部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被柔毛,侧脉每边3-4(5)条,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凸起;叶柄长2-7毫米,被短柔毛。

无梗,黄色,有芳香,通常2-数个簇生排成生或腋生疏穗状或锥状穗状花序花序轴长2-5厘米,被绒毛或密短柔毛;花萼外面被疏柔毛;萼片三角或三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端2浅裂,常卷,短于萼片花柱极短,柱头3浅裂,子房3室,每室具1胚珠核果,直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或紫黑色,具1-3分核,味酸;种子扁平,二端微凹。期7-11月,果期翌年3-5月。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繁殖

可用播种的法进有性繁殖,在园林栽培中也可用扦插和分株的法进无性繁殖

播种

种子在4-5月成熟,当其果实呈现紫黑色时便可采收。雀梅藤果实核果,采收后,可除去果皮,并用砂子搓擦种核,将其残肉除尽,清洗干净,便可播种雀梅藤播种前,要准备好苗床,如果数量不多,可采用木箱苗床。木箱的大小以搬动便为宜,一般长为45-50厘米,宽为30-35厘米,高为20-25厘米,基质可用干净的中细河砂,最好过高温消毒,然后装入苗床,便可播种。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地平放在基质上,用砂土覆盖,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然后将砂土刮平、压紧,以浸箱的法把基质湿透,苗床置于阴凉通处。雀梅藤播种后的管理,要是保持基质湿润,给水要均匀,基质不能忽干忽湿或过干过湿,要常检查覆盖是否完好,以防喷水种子。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2-25℃,如温度保不了,还可采用玻璃覆盖,每天盖上报纸,置于阳台上晾晒2-3小时,增加床温度。如果温度过高要揭去玻璃,加强通,认真控制好温度。种子出土后,要揭去覆盖物,务使其逐步见光,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可增加光照时间,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真出现后,可用0.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喷施,促进幼苗生长。温暖地区的秋季便可移至地苗床继续培育,一般2年以后,便可用于园林绿化栽培

扦插

雀梅藤还可采用软扦插法进无性繁殖。软扦插又叫嫩扦插或绿扦插,要求挑选当年生长并已半木质的健壮或徒长作插穗。雀梅藤的这种条比硬再生能力强,插后生长较为容易,成活后生长也比较迅速,短期就能获得大量的苗株。软扦插的成败,取决于对插条的选择,一是要选组织充实、无病虫害条,其中前技、徒长最好;二是挑选软,也就是半木质化或中间部位最易生,因为条插入土壤后,能迅速成愈组织,并继续分化成生活而成活。

苗床要提前准备。莳养者可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排水好、向阳的地,先进30-35厘米的深翻、整细后理箱,一般长约600-800厘米,宽约60-80厘米,然后把细土耙平,深度为30厘米,填入10-15厘米厚的马粪或其他干杂肥料,回土填平至高于地面10-15厘米,床上再填15-20厘米的黄色素砂土,再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消毒,最后密封24小时,晾晒数日,便可进扦插扦插时间最好在前的7-8月份进,这时雨水多,空相对湿度大,温度易于掌握,是扦插雀梅藤的最佳时间。挑选条最好在早晨,此时条含水量高,利于生,插条每段长约10-12厘米,一般要保持3-4个节间,切上平下斜,每插条要保有2-3个苞,留端2子,用以进作用,以利迅速愈合生。插条剪好后可用0.05-0.07%浓度的萘乙酸水溶液浸蘸一下,便可照6~8厘米的株,插入准备好的苗床。随浸随插,插入基质的深度为6-8厘米,插后用细孔喷壶把水喷透,使基质与插穗干密贴。

分株

雀梅藤分株繁殖,是在栽培数年的植株干基部先剪短,促进萌发、并壅土让其自据母株萌发和生情况,一般在次年的2月底或3月初,就可进分株繁殖

分株前,要准备好苗圃。分株时,将母株全部挖起,去多余的附着土,然后蘖条的分布和根系生长情况,以每株1-2于分切。操作时,要细,尽量保护好根系,切涂抹草木灰,然后将其分株苗植于苗圃,植入深度以完全稳住植株为宜,再用喷水壶把水灌透。在阳光强烈的地区,最好搭设荫棚遮荫,毎天多次进雾状喷水,保护叶片,最好不萎蔫,不发黄,不落,这对分株苗成活特有利,一般过一年左右的培育,次年春季便可进定植栽培

栽培技术

插后管理

雀梅藤扦插后,要在苗床上搭设荫棚,光照度在40-45%为宜。因为7-8月,各地的阳光都比较强烈,要保持条插入后不萎,保持小范围的空间湿润。扦插能否成活,还与温度有,苗床温度不能过低,温度太低,愈合生慢;温度过高(超过30℃),插条的叶片容易落,未生条会因失去养分的补充而枯。苗床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0-25℃为宜,如果温度过高,要采取通降温,最好用雾状喷水的法,降低温度,减少叶片水分发,对其生非常有利。插条生后,要加强养管理,施一些稍薄的肥料,冬季用竹块搭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保幼苗越冬。次年春季便可进移植栽培

栽植

栽培栽培据莳养的需要,盆栽、地栽、假山石栽培均可。雀梅藤栽培,要选地势稍高,既能排水又能保水的地最好是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砂质酸性土壤栽培常保持环境的湿润状态,待新萌发后,便可进正常管理。

假山石崖栽培要把扦插成活的幼苗带土团植于石洞孔或较深的缝隙中。栽好后,把水喷透,置于湿润环境,荫培育,每天向其雾状喷水数次,一般10-15天后,植株就能成活。这时要逐步加强阳光照射,20-30天后便可进正常管理。

盆栽:如要制作树粧盆景,最好在秋季的南季,到山区挖取野生雀梅藤,尤其是那些苍古奇特的老蔸。挖掘时,要尽量保护须根,用苔藓包扎,使之不失水分,取回后将其埋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略干,长期保持环境的湿润状态,待其抽时,再适当进,保留有用条,到第二年春季,便可挖起,通过修剪造型后,即可上盆栽培桩头栽培,第一年还应选择透性较好的土陶盆,用水浸泡5-7天,然后用数块瓦棚盖盆底孔,用培养土栽培,成活后加强水分、养分的管理,培育较多的须根,次年用质地美观的宜兴轴质盆栽培。一般过2-3年的培育造型,就可获得一棵完美的树桩盆景了。

施肥

雀梅藤的水分和养分的管理,也应栽培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区栽培植株,每年春季要施一次重肥,时间在4-5月,施时可在植株周围进环状挖沟,施入长效有机肥和速效的复化肥,施入后回土填平,把水灌透。夏季是雀梅藤花芽分化期,在这以前,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浇灌,每7-10天一次,连续浇灌2-3次,促进植株花芽分化和秋季的谢以后,继续施肥,每年早春进修剪,保持树态就可以了。盆栽树桩盆景,可在春季修造型后,施薄肥2-3次。秋末再施1-2次复肥料即可。其他季都不必再施肥,保持植株繁茂的树态,而不增大或过于增高树势,使其保持玲珑、绮丽、美观。

浇水

雀梅藤雀梅藤性喜湿润,不论哪种栽培植株生长都应保持湿润,土壤不能过于干,否则要落。但是,雀梅藤又不耐水栽培的地,要利于排水,土壤湿润透。结施肥要进松土,每次施肥后,都要把水灌透,使植株周围长期保持疏松、肥沃、湿润的良好状态。一般春季每月灌透水3-4次,夏季毎星期灌水1-2次,秋季为期,土壤保持湿润即可,一般在前灌水一次,谢后再灌一次即可。冬季在入冬前把水灌透,如果地下水位过低,土壤过于干,在12月底再灌一次就了。山石上栽培植株,只要盆有水即可,不必单独浇水。树柱盆栽在植株的繁茂生长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千万不能成徒长,盆土以见湿见十为宜。孕蕾以后,土壤湿润,促进莆的成长,使其鲜艳,谢以后结施肥把水灌透,使其果实迅速成长和桩头的完整美观。冬季保持盆土干润,每十天半月用水壶冲洗一次,让余水湿润盆土即可。

光照

雀梅藤,在一般莳养者中,大多认为在半阴湿润的地生长最好,也就是说,它怕强光直射。但是据笔者莳养实际,在长江中游地区将盆栽植株置于莳养,即便夏季在阳光下,温高达35-38℃,只要在盆周围把地面湿透,整个夏天连续晒几天,植株也未出现灼伤叶片的现象,这不仅省去了遮荫的麻烦,而且植株孕蕾多,繁茂。要的问题在炎热的夏季,既要保持环境的湿润,又要使盆土不缺水分,而且琉松透,努力增加小范围的空湿度,这样就能降低光照的强度。如果温过高,超过38℃时,就要把盆移至半荫的地,并向叶片雾状喷水,保护好植株繁茂的树态,以利观赏。

温度

雀梅藤在野生环境中,大多生长在南亚热带的温暖湿润的山坡、石、林缘和山蔍沟边,因而喜欢温暖的候,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在它生长的地区,全年最冷月份的温度为2-12℃,最热月份的温为18-29℃,全年平均温都在15-21℃,无霜期在300-330天。雀梅藤在这样的候环境中,常年青绿,鲜繁茂,色艳丽。其他地区栽培,要人为地为之创造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待是盆栽植株,更应满足它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使其全年都具有观赏价值。

种类介绍

雀梅藤(Sageretia thea(Osbeck) Johnst. var.cordiformisY. L. Chen et P. K. Chou):心形或卵,长1-3厘米,宽1-2厘米,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叶柄长1-2毫米与原变种有。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勐腊)。生长于海拔730米的山坡灌丛中。

雀梅藤(Sageretia thea(Osbeck) Johnst. var.tomentosa(Schneid.) Y. L. Chen et P. K. Chou):通常卵形或卵状,下面被绒毛,后逐渐落,与上述变种相区。分布于中国和韩国(济州岛);在中国分布于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雀梅藤节间长,梢蔓斜出横展,繁;晚秋时淡黄小花发出幽幽的清香,藤蔓依石攀,高低分层,错落有致;适于园林建筑中,配植于山石坡,陡坎峭壁,在假山、石矶的隐面,以其作为立体绿化更为适宜;态苍古奇特,耐修剪,宜蟠扎,是制作树桩盆景的极好材料,素有树桩盆景“七贤”之一的美称。

绿篱:由于此植物密集具刺,在中国南栽培作绿篱。

食用价值

该种的可代,果酸味可食。

药用价值

该种的可供药用,治疮疡肿毒;可治咳嗽,降气化

植物文化

雀梅藤因其态像花瓣又类似鸟儿的尖嘴,因而被冠以"”的美雀梅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流行性感冒

下一篇 裂头绦虫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