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性感冒(influenza),又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生的本原因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其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有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但呼吸道卡他症状(即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较轻。大部分人可通过休息或者治疗实现痊愈,但是对于基础病较多、免疫力较差的易感人群,可能会发严重并发症,故此类人群在性感冒流时,应接种相应的疫苗,以防病毒感染。1......
目录

临床分类

Influenza1、据感染病毒的部抗原核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分为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

2、据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分类:

(1)单纯型:急性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伴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中毒症状鼻咽症状较轻,多于发病后3~4天体温恢复正常。

(2)肠型:肠型者除发热外,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突出,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3)肺炎型:肺炎型者表现为肺炎,甚至呼吸衰竭

(4)中毒型:中毒型者极少见,表现为高热、休克,病死率极高。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流行性感冒本病会传染,在全球已起数次流

传染源

急性期的流感患者。

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及沫在人际间传播。

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病因机制

发病病因

总述

本病发生的本原因是感染了流感病毒。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各种传播途径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糖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病毒吸附于细胞表面,由凝素完成这一途径。新的有感染性病毒体复制周期为4~6小时。排出的病毒扩感染到附近细胞,并使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受感染、变性、坏死和落,产生炎症反应,临床症状

病机

发病机制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凝素(HA)结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嗜人类流感病毒的2,6受体存在于上、下呼吸道,要是在气管上皮组织Ⅰ型细胞,而嗜禽流感病毒的2,3受体存在于远端细气管Ⅱ型细胞和巨噬细胞。丙型流感的受体为9-O-乙酰基-乙酰神经氨酸。

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病毒包膜上含有M2多肽的离子通道在胞体中被酸性pH值激活,使核衣壳蛋白释放到胞浆(壳)。核衣壳蛋白被转运到宿细胞核,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转录和复制。病毒核蛋白在胞浆成后,进入胞核和病毒RNA结成核壳体,并输出到细胞质。病毒膜蛋白完整加工修饰后,嵌入细胞膜。核壳体与嵌有病毒特异性膜蛋白的细胞膜紧密结,以出式释放子代病毒颗粒(生)。神经氨酸酶(NA)清除病毒与细胞膜之间以及呼吸道黏液中的唾液酸,以便于病毒颗粒能到达其他的上皮细胞。最后,宿的蛋白酶将HA水解为HA1和HA2,使病毒颗粒获得感染性。流感病毒成功感染少数细胞后,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并感染其他细胞。

性流感病例中只有极少数有病毒血症组织感染的情况。在人H5N1禽流感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的病毒载量要比上呼吸道高,咽喉部的比鼻腔的高,有时会出现病毒血症肠感染、外传播,偶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在上腺、肉、膜中检出病毒,也可从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液中检出病毒。

流感病毒感染后气管的炎症反应和功能的异常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功能研究也可发现有限制性和阻塞性换气功能障碍、伴有体交换异常、一氧化碳弥能力的降低、道高反应性。

肺炎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有。流感病毒体外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可导致IL-6、IL-8、IL-11、TNF-、RANTES和其他介质的产生。临床人体感染试验中,鼻腔灌洗液中的一系列细胞因子都会升高,包括:IFN-、IFN-γ、IL-6、TNF-、IL-8、IL-1β、IL-10、MCP-10和MIP-1/MIP-1β,液中的IL-6和TNF-也会升高。人H5N1禽流感死亡病例中MCP-1、IP-10及MIG等细胞因子往往过度表达,这可能是造成人禽流感患者重症肺炎和多器官损伤的部分原因。

临床症状

总述

流感传播途径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有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但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

典型症状

1、轻症患者只有相当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而无发热

2、可逐渐出现或突然暴发,临床表现严重者可有明显衰竭的症状,而呼吸系统症状相对较少。

3、患者一般均有发热,体温38 ~41℃。起病后第一天可出现体温的急骤上升,2日后体温逐渐下降。偶尔体温可延续一周以上,有时患者伴有寒战畏寒

4、全头痛或前头痛较为普遍,全身痛常见,常累及下肢和部,也可发生关节痛。

5、随着全身症状的消退,患者可有咽痛或持续性的咳嗽,可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伴有胸骨后不适。

6、可有眼球运动时疼痛、畏光和眼部烧灼感。

并发症

1、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

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相当少见,但是最为严重的部并发症。发病后流感的症状非但不缓解,反而急剧进展,有持久的高热、呼吸困难发绀量不多,但可有。早期患者无体征,重症患者,部有弥漫性湿音,胸部X线示弥漫性间质浸润或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征的影像改变。此类患者有低氧血症的表现。

2、细菌性肺炎

急性流感后可细菌性肺炎,在流感症状缓解后2~3日后,又出现发热,伴有细菌性肺炎症状和体征,包括咳嗽、咯脓性。胸部影像检查示部实变。常见致病细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流感嗜杆菌,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寄殖于部,当气管脏的防御功能减退时,可部感染。流感后继发部感染常见于患有慢性疾患的患者。

3、外并发症

(1)Reye综征(脑病脂肪征)是乙型流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多见于2~16岁儿童,临床特征是在出现恶心呕吐后1~2天,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有精神状态改变,从嗜睡到昏迷,甚至出现谵妄癫痫发作。查体有肝大。实验室检查清转氨酶和乳酸氢酶水平的增加,可出现糖。液压力升高而无其他明显改变。本综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炎、横纹溶解、蛋白尿等可偶然发生。急性炎时受累群可有非常明显的触痛,最常发生在腿部,严重时肉呈明显肿胀而无弹性。酸磷酸激酶可明显增加。个患者因蛋白尿而导致功能衰竭。

(3)流感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炎、横贯性脊髓炎及吉兰-巴雷综征。此外,老年人如有心血管、脏疾病及脏疾病时流感可促使这些原有疾病恶化,导致不可逆的改变和死亡。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流感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液检查、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检查可见患者皮肤潮红、干发热、有时肢体可多汗或呈斑状,尤其在老年患者中较为显著;咽喉部检查常无明显发现,但有时有黏膜充后部分泌物增多;颈部淋巴结有轻度肿大;大部分患者胸部查体正常,少数患者有啰音哮鸣音湿啰音

实验室检查

1、液检查

外周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2、病毒核酸检测

取呼吸道标本拭子、鼻咽器官抽取物)进检测,可分离出病毒。本试验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培养

取呼吸道标本分离培养,以确定具体的致病病毒。

4、检查

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5、其他

呼吸道上皮细胞检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以及呼吸道标本敏感细胞过夜增殖1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均提示有可能为流感病毒感染。

疾病诊断

诊断原则

流感并发症流感的诊断要依据流资料,若在流感流的季,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一般可以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是否存在普通感冒、SARS、支原体肺炎等疾病。

诊断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较急,初期有干、痒、咽痛部不适;可同时伴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等症状,2~3天后变稠;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以及咳嗽等。一般普通感冒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头痛。两者鉴可通过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培养来鉴

2、SARS

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征,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起的以发热、呼吸道症状要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临床综征。其要通过近离空沫传播,患者是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发病早期要以发热头痛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表现以及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进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部病变加重,在全身中毒症状持续的情况下,同时出现胸闷促、呼吸困难症状。SARS传染性强、病情发展快、临床症状重,结改变及SARS病原检测,可与流感进

2、支原体肺炎

本病多在秋季发病,病情较轻,起病较缓,潜伏期为2~3周。初期有持续几天到几周的发热,热度不高,有轻度呼吸道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咯少量黏,此外可伴食欲不振腹泻痛、耳痛症状。胸典型病变为间质性肺炎或斑状融肺炎拭子培养可发现肺炎支原体。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流行性感冒本病的要治疗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及抑制病毒的复制。

一般治疗

1、应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隔离,保持房间通,使患者充分休息,多饮水。

2、对于有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呼吸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

1、抗病毒治疗

应在发病48h尽早始抗病毒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是前治疗流感最好药物。常用药物为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2、痰药

对于量大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使用痰药,常用药物为氨溴索、N-乙酰半胱胺酸等。

3、其他

咳嗽严重者可使用止咳的药物;高热的患者可使用解热药。

药品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氨溴索、N-乙酰半胱胺酸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流行性感冒预防本病的预后与病毒毒力、自身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年老体弱者易患肺炎性流感且病死率较高。单纯型流感预后较好。积极进流感疫苗接种,尤其是年幼和老年病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继发流感症状

危害性

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炎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免疫力差、基础病多的人群,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病变,进而危及其生命。

自愈性

自身免疫状况好的患者过休息可实现自愈。

治愈性

通过抗病毒治疗可实现治愈。

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通过休息或者积极治疗可实现治愈。

治性

本病可以治。

复发性

一般不会复发,但患者有可能再次感染。

疾病日常

总述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理状态对治疗性感冒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同时患者可积极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本病康复也有积极作用。在服药过程中有任何不适或者出现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理护理

1、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可能会有比较严重的症状,此时患者会有焦虑、害怕等负面情绪,且可能因为无法自理而表现出不愿交流的状态,此时,患者应该积极面对自己的病情,保持乐观的态,多与家人沟通,树立治疗的信,因为好的态也可有促进病情好转的作用。

2、儿童患者因年龄过小常有爱哭闹、烦躁、恐惧等表现,此时患者应陪伴和鼓励患儿,多轻抚患儿头部、脸部等,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惧感,以促进患儿积极配医生治疗。

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保充足的睡眠,每天不少于7小时,23点前应入睡,不要夜。

2、每天要适度运动,序渐进,逐步恢复体力,可以从室步、缓慢拉抻做起,逐渐过户外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止做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负担,影响身体康复。

3、保持情舒畅,避免因情绪激动时,出现率加快、呼吸急促,影响身体康复。

4、居室要保持空清新,时常窗通,保持空流通,通时,人要避,防止着凉。

5、每周应进居室消毒一次,可用免稀释型消毒液直接擦拭门把手、家具表面,杀灭病原体。

6、注意卫生,餐前、便后及外出回家后应使用肥皂、洗手液等洗手。

7、病情初愈,机体免疫力低下,应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封场所中,防止再次感染流感病毒。

8、外出时请佩戴罩,对自己及他人成双向保护,防止交叉感染。

9、注意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不出汗,手足温暖为宜。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性感冒患者需要多补充水分,促进身体代谢,同时应补充丰富的碳水化物、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需要避免烟刺激。

饮食建议

1、应供给富于碳水化物的食物,如: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绿豆粥等。流感患者因为食欲不佳,可以配一些菜、大头菜、榨菜丝或各种豆腐乳等小菜餐,从而促进食欲。

2、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特是优质蛋白质,应多用牛奶、蛋羹、肉、豆浆、奶粉等。

3、应供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建议多供给酸性果汁,如猕猴汁、红枣汤山楂汁、鲜桔汁、蜜饯红果这样可以促进食欲,降低口苦的感觉。

4、应多饮水,每日应摄入液体至少在2500~3000毫升之间,这包括食物和汤类中的水分。除饮水时加上述各种果汁外,还可饮鲜菊花,它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此外,可饮淡绿、淡咖啡、热可可等,以使神经兴奋、恢复体力、增强耐力、促进食欲,并能够减少呕吐恶心症状

饮食

1、严和吸烟,因烟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可加重病情,且会降低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使机体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易感。

2、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咖喱粉、胡椒粉、鲜辣粉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呼吸道黏膜不利,使之干、痉挛,鼻塞呛咳等症,加重病人的症状

3、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可助,使变粘稠,不易咳出,使头痛鼻塞加重。

疾病预防

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1、在流的季,老人、儿童、免疫受抑制者等易感人群和易出现并发症的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

2、流感流期间,应据天变化增减衣服,尽可能减少公众集会和集体娱乐活动,暂不探亲访友,出门戴罩。

3、房间和公共场所要保持清洁,室可每天用食熏蒸,进消毒或窗通

4、若家中有流感病人,应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污物等应消毒处理,对患者的食具、用具及衣服等宜沸,用含氯消毒液消毒或日光暴晒2h。

5、应多参加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等,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的侵袭。

疫苗

预防性感冒也可注射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本疫苗适用于预防性感冒、尤其是易发生相并发症的人群。对疫苗中任何一种成份,如鸡蛋、卵蛋白等过敏止注射此疫苗。但25%~50%的接种者可有局部的接种反应,如局部红、肿、热、痛;5%的接种者在8~24小时会出现轻微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等。一般在注射疫苗的2~3周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价格据生产疫苗的厂家不同而不同,可具体到当地询问。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高热伴头痛恶心、频繁呕吐、嗜睡或昏迷等,警惕神经系统感染,如炎、膜炎等;

2、流感症状迅速加重,持续高热、咳嗽、咳脓痰呼吸困难及面发紫等;

3、流感症状,伴心慌胸闷气短前区隐痛、心悸等。

出现以上症状时需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在流感爆发地区,出现乏力、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或伴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眼红、腹泻呕吐等;

2、出现持续高热、寒战,常规降温药物无效;

出现以上情况需要尽快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状态平稳者可到呼吸科、感染科就诊;症状严重、病情危及者,应急诊科处理。

历年病例

流行性感冒2017年8月5日,香港卫生署表示,自2017年5月5日至8月3日,与流感相的严重个案总数达458宗,共造成315人死亡。香港卫生署提供的数据,在458宗严重个案当中,成年人个案为439宗,未成年人个案为19宗;在315位死者当中,312位是成年人,3位是未成年人。

2017年8月,香港流感最新数据显示,因流感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27人,远超SARS时期。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流感被列入需优先处理的疾病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疹

下一篇 雀梅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