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迎随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去的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来的向刺入为泻法。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向(即三阴从胸部至手部,三阳从手部至头部,三阳从头部至足部,三阴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 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 ”,也就是泻法。出处“迎随”意指逆顺。《说文》:“迎,逢也”,“随,从也。”《辞源》谓 ......
目录

简介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去的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来的向刺入为泻法。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向(即三阴从胸部至手部, 三阳从手部至头部,三阳从头部至足部,三阴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 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 ”,也就是泻法。

出处

“迎随”意指逆顺。《说文》:“迎,逢也”,“随,从也。”《辞源》谓 “迎”有“迎接、逆、反向”之义,“随”有“跟从、顺从”之义。“迎随”其始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 (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小针解》对此解释说:“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可令和。”由此可看出,人体的往来有逆有顺,针刺时可逆其经气以泻其,顺其经气以补其正,从而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

《难·七十二难》中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这是从卫气的运和分布情况来分析迎随逆顺的意义。的运有顺有逆,分布部位有浅有深,功能变化有盛有衰,据不同情况采用或顺(随)或逆(迎)的法,都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难·七十九难》又说:“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将迎随补泻与五生克规律结起来,阳经五输其五属性依次为金、水、木、、土,而阴五输其五属性依次为木、、土、金、水,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可分为本子母补泻和异子母补泻,创立了“子母补泻法,亦即“子母迎随”。这是据五理论选用五输以治疗各虚证实证的配法,而不是指针刺手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军团病

下一篇 甲型H1N1流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