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0] 分享 分享到 QQ空间 微信 关刺 关刺(渊刺、岂刺),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痺。刺法是直接针在四肢关节周围筋肉的附着部,但应防止出血。这是应用于治疗肝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关刺法操作要求是“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因多取关节附近肌腱的穴位直刺之,故称关刺。由于直刺于筋,进针深,所以针刺时要慎重勿使出血。肝主筋,主刺主治筋病,故与肝相应。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刺法是直接针在四肢关节周围筋肉的附着...... 目录 1操作方法 2临床应用 3史书记载 操作方法 关刺法操作要求是“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因多取关节附近肌腱的穴位直刺之,故称关刺。由于直刺于筋,进针深,所以针刺时要慎重勿使出血。肝主筋,主刺主治筋病,故与肝相应。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筋痹。刺法是直接针在四肢关节周围筋肉的附着部,但应防止出血。这是应用于治疗肝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筋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 史书记载 《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急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由于肺主皮毛,故浅刺皮毛可宣泄皮毛部的邪气以宣肺气,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束表、发热、咳喘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以及一些皮肤病。现代的皮肤针刺法亦属此类。毫针刺时可选用横刺或透刺等刺法使“刺皮无伤肉”。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这种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进针至分肉间,其作用是宣泄肌肉中的邪气。由于脾主肌肉,故该刺法呵健脾益气从而达到行气化湿、涤痰通络等作用。此类刺法主要用于肌肉疼痛之肌痹症或水肿、泄泻等滓液输布失常引起的疾病。 附件列表 下载次数:0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青羊胆 下一篇 青粱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