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埃及血吸虫病

埃及吸虫是Bilhartz 于1851 年在埃及罗首先发现的,又称为Bilharziasis。该病流于非洲大多数国家,埃及古尸木乃伊发现,本病在非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埃及吸虫寄生膀胱与盆腔静丛,产生泌尿生殖器官病变,临床表现有终末血尿膀胱刺激与阻塞等症状。患者以农民为多,男女无差,妇女在河中洗衣,儿童洗澡、游泳,均易感染,16~20 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 埃及吸虫病临床症状复......
目录

疾病病因

雄虫长10~15mm,宽0.8~1.0mm。体表有微小结覆盖,吸盘与吸盘各一。雄在吸盘后两侧体表折叠,成抱雌沟。有4~5 个睾丸。雌虫细长,20mm×0.25mm。子宫含虫卵20~100 个。产卵500~3000 个/d。成熟虫卵淡棕黄色,卵壳透明,尾端有一终末小棘(尾棘)为特征,从尿与粪便排出时,含活动毛蚴。

中间宿螺蛳各地不同。非洲为小螺属(bulinus),如截形螺(B.truncatus),球螺(B.globosus)等。印度孟买南部为一种狭窄色螺(Ferrisia tenuis) ; 葡萄、摩洛哥为提扁卷螺(planorbariusmetidjensis)。

尾蚴体部呈有五对穿刺腺,尾蚴从螺体逸出后在水中自由流动,在水中最长可生活3 天,但大多在24h 以死亡。当人与疫水接触,尾蚴去尾部,借穿刺腺分泌物的作用,从皮肤侵入。此后,童虫又侵入小静→右管→肝脏,在门静发育成长,约20 天后为性成熟成虫。雌雄虫抱逆流移肠系膜下静,有时停留在直肠,但大多数成虫通过与阴部静膀胱与盆腔静丛产卵。少数成虫也可在直肠肠系膜下静产卵。从尾蚴侵入至成虫产卵为10~12 周。

症状体征

潜伏期从尾蚴侵入至尿中出现虫卵为10~12 周。

1、急性期 在本病流区,患者大多为重复感染,故急性期症状少见。仅少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荨麻疹常见。并有腹痛肿大。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临床表现与急性日本吸虫病相似,但较轻。

2、慢性期 早期症状为无痛性终末血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而无其他症状,但以后逐渐出现尿频尿痛慢性膀胱症状,继而导致排尿困难、尿道阻塞、肾盂积水、性细菌感染,最后肾衰竭。

膀胱镜检查可见膀胱壁上由大量虫卵成的沙斑(sandy patches),黏膜增生性炎症与乳突状生长,以及由尿酸、草酸与磷酸盐组成的结石。在埃及,83.1%膀胱癌患者有埃及吸虫病变,故埃及吸虫病可能诱发癌变。该类患者年龄较轻,在40 岁左右,大多为完全分化鳞状细胞癌;转移较少见,而且出现较迟。

(1)症状:远较日本吸虫病少而轻,出现较迟。要是结肠周围由虫卵起,从腹泻痢疾患者粪便中排出虫卵。肿与纤维化等症状一般较轻。

(2)症状:较为少见。患者诉乏力、头昏头痛心悸前区隐痛。约1/3 患者劳累后发生晕厥。胸部X 线检查可见动脉显著扩张。电图可见P波高耸与右室肥大。在晚期可并发衰竭,因本病为阻塞性病,无损伤,故发生较迟。埃及报告,临床上仅0.8%~1%患者病。吸虫性病仅占心脏病患者总数的4%。

(3)生殖系统症状:男性患者前列腺可因虫卵沉积发生炎症,质变硬。有时从液中可发现大量虫卵。虫卵肠系膜支抵达索静,可索与附睾病变。由于鞘膜纤维化使阴囊淋巴管阻塞,回流不畅,可阴茎龟头像皮肿。女性患者生殖系统症状较不明显,可有宫颈、阴道与阴唇病变。输卵管子宫炎较少见。

病理生理

埃及吸虫病病变要由虫卵起,成虫很少产生病变。病变程度取决于体感染的虫数(虫荷)。埃及吸虫寄生膀胱与盆腔静,其所产生的虫卵要沉积在膀胱与远端输尿管黏膜下层与肉层,尤以膀胱三角区为多。虫卵破入膀胱腔,从尿排出,可产生血尿,但大多数虫卵沉积在膀胱壁产生性病变。膀胱颈也是病变好发部位。在正常情况下,膀胱三角区的肉由水平位置直接向下,接阜,成为尿道后壁。当膀胱三角区肉收缩时,尿道向后移位,使膀胱颈完全放而排尿。如果该处肉因虫卵肿损害,纤维化与萎缩,则产生膀胱颈弛缓不能(achalasia)与排尿功能障碍。膀胱颈阻塞与膀胱壁病变可膀胱,产生憩室。此外,膀胱病变可产生黏膜增生,息肉;最后产生不可逆转的纤维化与钙化输尿管膀胱颈部可肾盂积水,继发性细菌感染,最后导致肾衰竭。

生殖器官病变,男性患者可前列腺与龟头病变;女性患者子宫颈,阴道与阴也可被累及,但较少见。除泌尿生殖系统外,虫卵可通过肠系膜下静阑尾盲肠结肠,尤其直肠产生病变。虫卵可从粪便中排出。少量虫卵可从门静进入肝脏,产生假结核结与门周围纤维化。

部病变,埃及吸虫卵可通过膀胱下腔静进入部。大量虫卵反复栓塞动脉,产生坏死性塞性动脉膜炎,环阻塞与动脉高压。埃及的尸检结果,约有30%患者有动脉病变。在环阻塞近端由于管中层受损与动脉高压,动脉常呈样扩张,由于阻塞部位在管之前,不在微管或,故不起缺氧或发绀,也不伴有损伤。

诊断检查

在本病流区有无痛性终末血尿患者应怀疑为埃及吸虫病。诊断依赖从尿中发现有尾刺的虫卵。取最后几滴血尿沉淀后直接涂检查可发现虫卵。尿沉渣孵化,于10min 至2h,即可见毛蚴。从膀胱镜直接取材做活组织检查,用压法可查见大量虫卵。从尿中排出的大多是活卵,但也有为钙化虫卵。直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有时也可发现虫卵。免疫试验由于应用的抗原为属特异性与曼氏吸虫病有交叉反应,两者不能鉴,但对急性期有早期诊断价值。

实验室检查: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从尿中发现有尾刺的虫卵。取最后几滴血尿沉淀后直接涂检查可发现虫卵。尿沉渣孵化,于10min 至2h,即可见毛蚴。

其他助检查:从膀胱镜直接取材做活组织检查,用压法可查见大量虫卵。

流行病学

埃及吸虫病最初于尼罗河上游,现已扩分布至大部分非洲国家。由于水利灌溉工程扩展,使螺扩,本病仍有逐渐蔓延趋势。流范围从东非苏丹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至岛国毛里求斯与留尼日瓦;中非大部分;西非从尼日利亚向南,直到安哥拉;北非从埃及至摩洛哥。其中非洲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几亚比绍、尼日尔,索马里和毛里求斯只有埃及吸虫病,其他国家则有埃及和曼氏吸虫病同时流。除非洲外,欧洲南面的葡萄南部与亚洲西部塞浦路斯;中东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以及印度孟买南部也发现有本病流区。

1.传染源 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此外,狒狒与黑猩猩虽有自然感染,但对本病传播不起作用。

2.传播途径 患者尿与粪中虫卵污染河流、池塘等水源,螺蛳感染后释出尾蚴,后者大多由皮肤或(与)黏膜侵入。感染式与日本、曼氏吸虫病基本相同。

3.人群易感性 以农民为多,男女无差,妇女在河中洗衣,儿童洗澡、游泳,均易感染。

鉴别诊断

埃及吸虫病临床症状复杂,要需与泌尿系统疾病,如结石肾炎结核、膀胱癌,膀胱炎等鉴

并发症状

男性患者可前列腺与龟头病变;女性患者子宫颈,阴道与阴也可被累及,但较少见。假结核结与门周围纤维化、部病变。晚期并发衰竭。

治疗方案

采用吡喹酮治疗为量为40mg/kg 体重,1 天疗法,单次或分2 次服是治疗埃及吸虫病的最适量。美膦酯(敌百虫,metrifonate)是一种有机磷制,具抑制碱酯酶作用,可使埃及吸虫麻痹。该药价,易被患者接受,故在非洲仍在应用。量为5~15mg/kg 体重,1 次/2 周,共给2 次,服。因疗程长,不适于普治。

吡喹酮(praziquantel)为朵环的吡嗪并异喹啉药物,无色、无臭、结晶粉末,味苦,有吸湿性,但理化性质稳定。溶于氯仿与二甲亚砜,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动物实验明它对各种吸虫均有杀虫作用。吸虫与药物接触后立刻发生痉挛性麻痹,迅速转移至肝脏本药吸虫皮层产生显著损伤,使表皮细胞肿胀突起,继而出现许多球状或状物,溃破、糜烂与剥落,白细胞吸附其上,并侵入虫体,起死亡。但本药对移期童虫无杀虫作用。

药代动力研究明,吡喹酮服后,80%药物从肠道迅速吸收。药浓度于2 h 左右达高峰。清中生物半衰期为1~1.5 h。门静药深度较外周液高l0 倍以上。吡喹酮要在代谢,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其代谢产物无杀虫作用。肝脏吡喹酮有很强的首次通过效应,本药在系统液中浓度显著降低,其代谢产物于24h 大部分从脏排泄,在体无积蓄作用。吡喹酮毒性低,治疗量对心血管系统、、造器官神经组织均无损害,并且明无突变、致畸胎与致癌作用。适用于各期各型吸虫病患者。

吡喹酮治疗吸虫病的量与疗程:①慢性吸虫病:住院成年患者总量为60 mg/kg 体重(体重以60 kg 为限),10 mg/(kg?次),3 次/d,连续2 天。儿童体重<30kg 者,总量为70 mg/kg。轻流区用40 mg/kg 体重,一疗法;重流区用50 mg/kg 体重,1 天等分2 次服,也取得满意效果。左旋吡喹酮治疗慢性吸虫可采用吡喹酮一半的量。②急性吸虫病:成人总量为120 mg/kg 体重,每日量分2 次或3 次服用,4~6 天疗法。一般病例可采用每次10mg/kg 体重,3 次/d,连续4 天。③晚期吸虫病:据药代动力研究,晚期吸虫病患者服常规吡喹酮量后,药物在肝脏首次通过效应差,而且药物由门静侧支环直接进入体环,故浓度较高,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故以适当减少总量或延长疗程为宜,否则有起严重律紊乱的可能。

疗效:吡喹酮治疗吸虫病有良好疗效。急性吸虫病轻、中、重型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分为3.9 天,6.5 天与9.5 天。粪便毛蚴孵化于第18~20 天阴转。治疗后6~12 个月的远期疗效:粪孵阴转率达90%左右。对慢性吸虫病的疗效更好。吸虫研究委员会吡喹酮协作组在无重复感染的轻流区1276 例治疗后3 个月与6 个月以及8~12 个月粪便孵复查,其阴转率分高达99.4%,98.4%,90.9%。

药物副作用:轻而短暂,于服药后0.5~1h 出现,不需处理,数小时消失。少数患者出现心脏期前收缩(房性或室性)。电图检查发现5%~10%患者有T 波与ST 段极度变化;偶有QT 延长与I 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时短暂,迅速恢复正常。神经肉反应以头昏头痛、乏力较常见。消化道反应轻微,可有轻度腹痛恶心,偶有食欲减退呕吐等。应当指出,少数重感染患者发生大量便血。晚期吸虫病患者如果吡喹酮量偏大或过量有起严重律紊乱的可能。总而言之,吡喹酮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副作用轻、便、疗程短的优点,是治疗吸虫病较理想的药物。左旋吡喹酮吡喹酮的有效成分,其用量只需吡喹酮的一半,疗效同吡喹酮,副反应少而轻。

预后预防

预后: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应据流区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1、灭螺 在非洲采取兴修水利建设与使用灭螺药物相结的措施。螺蛳中间宿密度在每年旱季在河流中死亡,大幅度降低,但仍有螺蛳潜伏在泥土空隙或荫处存活,在旱季过后,重新滋生繁殖,成为传播媒介,故灭螺工作必须反复进

2、大规模治疗 在埃及,曾采取以大量人为对象的化治疗(吡喹酮),对消灭本病没有取得成功,要因为不能防止重新感染。采用吡喹酮普治40mg/kg体重一疗法,服,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对社会性控制本病是有效的。

3、改善环境卫生 如粪便管理,安全用水阻止人-螺间感染,不易做到,且耗费昂贵。本病的防治对策需要对流区居民进长期宣传教育。本病无保虫宿。人是惟一的传染源,因此应对维持埃及吸虫生活环自己负责。只有在社会济提高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才能控制与消灭本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埃里希体病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