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
读音
胶[jiāo]
释义
部首笔画
名词含义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
多音字及含义
jiāo
⒈粘性物质。用动物皮、角或树脂等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牛皮~。树脂~。万能~。
⒊特指橡胶:~轮。~底鞋。
⒋像胶那样有粘性的:~泥。~水。
jiǎo
胶,水名,现称胶河,在胶东半岛。起源于山东省胶南市北部的胶山(古名铁橛山、黔艾山或桂艾山),流经柏乡、良乡、铺集、王吴水库、李家营、柏城、姚哥庄、河崖后,在胶州市的胶莱镇汇入南胶莱河,几经改道再汇入大沽河,在胶州辖区注入胶州湾。
汉时的胶西、胶东即据此命名。 最初的治地在胶河东岸(现高密境内),后行政治所东移至现胶州境内,而地名被保留。民国时定为胶县,1987年更为胶州市。
《胶县志》中并无胶州一名的本源,经过考证,盖渊于此。汪福茂。
háo
胶: 药物剂型之一。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熬,浓缩后制成的干燥胶块。多为补养药。如驴皮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