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龙吐珠

龙吐珠 龙吐珠(拉丁:Clerodendrum thomsoniae Balf. f.),俗龙吐珠、白萼贞桐、红花龙吐珠大青植物龙吐珠为,攀援状灌木,高2-5米;幼四棱,被黄褐色短绒毛,老时无毛,小部嫩时疏松,老后中空,叶片纸质,狭卵形或卵状长,长4-10厘米,宽1.5-4厘米,端渐尖,基部近全缘,表面被小毛,略粗糙,面近无毛,基三出;叶柄长1-2厘米,原产......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藤本。株高2~5米,四棱;对生,长,长6~10厘米。聚花序腋生;春夏甚美丽,萼白色较大、花冠上部深红色,红色花冠白色萼片中伸出,宛如龙吐珠,故。柔弱的木质藤本植物四棱。单叶对生,深绿色,卵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浑叶脉由基部三出,全缘,有短柄。聚伞花序生或腋生,呈疏状,二歧分枝花萼筒短,绿色,裂白色卵形,宿存,花冠,柔弱,5裂深红色,从花萼中抻出,雄蕊花柱很长,突出花冠外,期春夏。果实肉质球蓝色种子较大,长黑色

龙吐珠攀援状灌木,高2-5米;幼四棱,被黄褐色短绒毛,老时无毛,小部嫩时疏松,老后中空。叶片纸质,狭卵形或卵状长,长4-10厘米,宽1.5-4厘米,端渐尖,基部近全缘,表面被小毛,略粗糙,面近无毛,基三出;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或假生,二歧分枝,长7-15厘米,宽10-17厘米;苞片披针,长0.5-1厘米;花萼白色,基部合生,中部膨大,有5棱端5深裂,外被细毛,裂三角状卵形,长1.5-2厘米,宽1-1.2厘米,端渐尖;花冠深红色,外被细腺毛,裂,长约9毫米,花冠管与花萼近等长;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柱头2浅裂。核果近球,径约1.4厘米,有2-4分核,外果皮光亮,棕黑色;宿存萼不增大,红紫色期3-5月。

生长习性

龙吐珠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半阴环境,不耐。越冬温度应在15℃以上,长期低于10℃,可起落至死亡。用播种或扦插繁殖种子寿命短,采后即播。

龙吐珠生长适温为18~24℃,2~10月为18~30℃,10月至翌年2月为13~16℃。冬季温度不低于8℃,5℃以上易遭受冻害,轻者起落,重则嫩枯萎。生长期温度可以较高,30℃以上高温,只需供水充足,仍可正常生长。而生殖生长,即期的温度宜较低,约在17℃左右。

土壤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盆栽用培养土或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土。

分布范围

龙吐珠

龙吐珠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半阴环境,不耐

2-10月的生长适温为18-30℃,10月至翌年2月为13-16℃。冬季温度不低于8℃,5℃以下易遭受冻害,轻者起落,重则嫩枯萎。生长期温度可以较高,30℃以上高温,只需供水充足,仍可正常生长。而生殖生长,即期的温度宜较低,约在17℃左右。

原产于热带非洲西部、西哥, 中国各地有温室栽培

繁殖栽培

繁殖

龙吐珠扦插繁殖

扦插一般于每年5~6月进,可选健壮无病条的端嫩,也可将下部的老剪成8~10厘米的段作为插穗。接是取条上的侧生,带一部分木质部,作为插穗。插是匍匐剪成8~10厘米长作插穗。插床可用泥炭、珍珠、腐土、河沙和蛭石等基质,以春、秋季扦插最好,扦插适温为21℃,插床温度为26℃,对生十分有利。插后3周可生。如用0.5%~0.8%吲哚丁酸溶液处理插穗基部1~2秒,可生快而多。

播种繁殖

播种可于每年的3~4月用浅盆播撒,温度保持在24°C,10天可出苗,苗高十厘米时换盆移栽,第2年可。播种法不易成活,建议使用扦插繁殖

栽种管理

换盆

龙吐珠盆栽龙吐珠常用12~15厘米盆,每盆可栽3株。生长期需要充足水分,如土壤湿度过大,会叶片变黄而落,若条不枯萎,则停止浇水,让其恢复,萌生新

每半月施肥1次,龙吐珠,增施1~2次磷钾肥,或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钾肥。冬季则减少浇水并停止施肥。

要塑造龙吐珠的优美株型,在扦插苗或播种苗盆栽后长至15厘米时,离盆10厘米处,促进萌发粗壮新生长期要严格控制分枝的高度,注意打,以求分枝整齐,将来茂密。在摘后半个月,施用比久或矮壮素,来控制植株高度,达到株矮、茂、多。

每年春季换盆时,对地上部条进修剪短,使植株整,多、多。

龙吐珠浇水

龙吐珠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生长期要保持盐土湿润,但浇水不可超量,水量过大,造成只长蔓而不,甚至发黄、凋落,部腐烂死亡。夏季高温季应充分浇水,适当遮荫。冬季要减少浇水,使其休眠,以求安全越冬。

光照

龙吐珠冬季需光照充足,夏季天太热时宜遮荫,否则发黄。光线不足时,会起蔓性生长,不花芽分化不受光周期影响,但较强的光照对花芽分化发育有促进作用。在黑暗中不宜置放时间过长,在温度21℃以上,超过24小时,就会落花

土壤

土壤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施肥龙吐珠

施肥不应过多,每隔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连施3~4次肥即可。龙吐珠栽培过程中若发现有黄化现象,可结施追肥,施用)0.2%硫酸亚水,即可使叶片逐渐由黄转绿。

要塑造龙吐珠的优美株型,在扦插苗或播种苗盆栽后长至15厘米时,离盆10厘米处,促进萌发粗壮新生长期要严格控制分枝的高度,注意打,以求分枝整齐,将来茂密。在摘后半个月,施用比久或矮壮素,来控制植株高度,达到株矮、茂、多。

每年春季换盆时,对地上部条进修剪短,使植株整,多、多。

病虫防治

龙吐珠龙吐珠马鞭草科,会生斑病,是半知菌感染所致。起初只是一个个小褐点儿,如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大黑斑叶片枯黄死掉。所以,一旦发现生病,应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进面喷雾,隔7-8天一次,连续2-3次,可基本痊龙吐珠愈。

要虫害有介壳虫、白粉虱等,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至1500倍液喷洒。对土壤偏碱而造成的叶片不能正常舒展,叶片失绿发黄,可用0.2%硫酸亚溶液浇灌。对花叶病和真菌病,要及时清除落的病,加强通,保持叶片,可控制病情。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龙吐珠该种为美丽的观赏植物深红色的花冠白色的萼伸出,状如吐珠。奇特、繁茂,其皆属苞片组成的棱花萼,像一个个奶白色的“杨仔”,在它尖端的裂间,吐出五绛红的儿,疏密匀称地布满在叶片之上,如同把蕴藏生命之的红珠,吐完一颗又一颗。一般盆栽因受剪的限制,植株长得很矮。要用于温室栽培观赏,可做架,也有作盆栽点缀窗台和夏季小院,与供公园或旅游基地砌作篮、拱门、凉亭和各种图案等造型,为游客增添雅兴。

药用价值

龙吐珠【出处】《中华本草》、《泉州本草》

【功效】清热解毒瘀消肿

治】疔疮疖肿;跌打肿痛

单方

1.苦伤咳痢疾、下、眼热:干用25~50克,清水服,或加猪瘦肉同

2.疮疡、生蛇、蛇头缠指:干用适量,谁外洗。

3.治苦伤龙吐珠25克、东桔25克、红丝线25克、园珠柏25克、清水三碗,成一碗服。

4.治肠湿热、下痢便血龙吐珠25克、炭母40克、羊蹄草25克、井栏茜25克、清水三碗、成一碗服。

5.治眼热龙吐珠25克、犁头草25克、清水二碗,成一碗服。

【选

【中药化成分】

龙吐珠含美利妥双甙(melittoside)

珊瑚甙(aucubin)

8-O-乙酰基哈帕甙(8-O-acetylharpagide)

雷朴妥甙(reptoside)

草甙(ajugoside)

8-O-乙酰基米欧坡罗甙(8-O-acetylmioporoside)。

植物文化

龙吐珠由来

在十八世纪中叶,英旅家科斯·汤姆森去非洲游历,无意中看到许多黑肤姑娘,用龙吐珠成颈链,饰持胸前,一黑一白,反差强烈,起莫大兴趣,于是采得种苗带回试种。当时植物家认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者,遂以他的。到十九世纪末期,马里这种草,自为“珍珠宝塔”,这比用人确胜一筹。到了二十世纪初,龙吐珠进入荷兰的国际市,初时销售量极少,有个华侨工人福林针对客喜爱吉祥的理,建议改用“龙吐珠”的来招徕顾客,立即受到老的采纳。结果生意非常兴隆,几乎远销世界各地,他被提升为职员。此后,龙吐珠就流全球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淡味渗泄为阳

下一篇 等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