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淡味渗泄为阳

淡味渗泄为阳,为中医基础术语,是中医阴阳说中对于药物的阴阳划分,相对于咸味涌泄为阴而言,淡味渗泄为阳。渗泄是渗利水湿的意思,通过使用甘淡药物使水湿向下渗利排泄而出,相对于使用咸味药的涌泄属于阳。渗泄是渗利排泄水湿的意思。淡味药能使水湿向下渗利排泄而出,其药性属于阳。例如通草和薏苡仁味淡,都能利小便而去水湿淡味渗泄为阳,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辛甘发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
目录

概念

渗泄是渗利排泄水湿的意思。淡味药能使水湿向下渗利排泄而出,其药性属于阳。例如通草和薏苡仁味淡,都能利小便而去水湿

解读

淡味渗泄为阳,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辛甘发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从语言的顺序来看,淡味药是和咸味药相比较的。从作用上来说,二者虽然都有泄下的作用,但是一个是通泄,一个是渗泄。通和渗,一个势急,一个势缓,一个作用强,一个作用弱,强者为阳,弱者为阴。再者从味道上,淡味药的盐分较少,甚至可以说相反,当属味之薄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味厚着为阴,薄为阴之阳。”所以,淡味药虽亦有渗泄的作用,但较咸味之薄者,属阴中之阳。两者比较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中医应用

指导临床选药组。如猪苓汤之味薄通利。

》依据药食气味的厚薄及其功效性能阴阳属性的划分:一是气味阴阳属阳,味属阴。以气味厚薄复分阴阳,则厚为阳中之阳,具有发热的功效,薄为阳中之阴,具有发的功效;味厚为阴中之阴,具有泄下的功效,味薄为阴中之阳,具有通利的功效。二是以味分阴阳,辛甘发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药食气味性能理论对临床选药组有重要指导意义。金·张元素在《医启源·用药法象》中将药物分为升生、热浮长、湿化成、降收、沉藏五类,其文曰:“之厚者,阳中之阳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是也。”系对《》这一理论的发挥。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用也体现了这一旨,如桂枝汤之辛甘发汤之味厚泄下。要正确把握药食气味对人体作用的利弊,药性气味温和者可以补益精气,药性气味峻烈者则易耗伤精气,用药应掌握法度,使用恰当,药食气味能协调阴阳,补益精气,但使用太过,则药食气味翻能损伤阴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单方

下一篇 龙吐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