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漏斗胸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有家族史。男性较女性多见,有报道男女之比为4:1。有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生率是2.5%,而无家族史者漏斗胸的发病率仅1.0%。漏斗胸属渐进式病变,在出生时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愈来愈明显而被家长发现。漏斗胸的外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以及上突出。有人认为漏斗胸是由于肋骨生长不协调,下部较上部小,挤压胸骨向后而成。也有人认为是因膈肌纤维前面附着于......
目录

病因

有人认为漏斗胸是由于肋骨生长不协调,下部较上部小,挤压胸骨向后而成。也有人认为是因膈肌纤维前面附着于胸骨体下端和剑突,在过短时将胸骨和剑突向后牵拉所致。

临床表现

婴儿期漏斗胸压迫症状较轻者常未被注意。有些虽有吸喘鸣胸骨吸入性凹陷,但常未检查出呼吸道阻塞的原因。患儿常体瘦弱,不好动,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用力呼量和最大通气量明显减少。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体征除胸廓外,常有轻度驼背部凸出等特殊体型。

胸骨体(特是剑突部)及其相应的两侧第3~6肋软凹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心脏受压移位,也因胸廓而运动受限,影响患儿的功能。患儿活动后心悸促,常发生上呼吸道和部感染,甚至发生力衰竭。症状在3岁以后渐趋明显,凹胸,凸肚,消瘦发育差。漏斗胸胸骨、肋软及一部分肋骨柱凹陷成漏斗状的一种畸,绝大多数漏斗胸胸骨从第二或第三肋软水平始向后,到剑突稍上一点处为最低点,再返向前成一船样畸。两侧或外侧,向凹陷变漏斗胸的两侧壁。漏斗胸肋骨斜度较正常人大,肋骨由后上急骤向前下凹陷,使前后接近,严重时胸骨最深凹陷处可以抵达柱。

年龄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往往是对称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漏斗胸逐渐变得不对称,胸骨往往向右侧旋转,右侧肋软的凹陷往往较左侧深,右侧乳腺发育较左侧差。后胸部多为平柱侧弯随年龄逐渐加重,年龄小时不易出现柱侧弯,青春期以后患者的柱侧弯较明显。

漏斗胸压迫心脏多数向左侧胸腔移位。儿童往往表现为一种独特的虚弱姿势:颈向前伸,削肩,罐状胸骨体剑突交界处凹陷最深。有家族倾向或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检查

1.X线检查

可以见到肋骨的后部平直,前部向前下急倾斜下降,影多向左侧胸腔移位。

2.胸部CT检查

更能清楚地显示胸廓的严重程度及心脏受压移位的程度。

3.电图

可以表现为V1的P波倒置或双向,也可以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导管检查可以描记至舒张期斜坡和平台,与缩窄性心包炎所见相同。心血管造影显示右受压畸和右室流出道受阻。

诊断

漏斗胸的诊断包括4个面的容,即确诊、明确程度、判断有无胸腔脏器压迫及并畸漏斗胸胸廓的视诊可立即诊断,多自第3肋骨至第7肋骨凹陷变,在胸骨剑突上凹陷最深,剑突的前端向前翘起。肋骨的前部由后上急骤向下斜走,胸廓上下变长,前后径离缩短,严重者胸骨下段最深凹陷处可与柱相接触,甚至抵达柱的一侧,产生压迫症状

漏斗胸胸骨凹陷的位置,可分为左右对称凹陷和不对称凹陷两种类型。不对称凹陷以右侧凹陷较深多见,胸骨面转向右侧、严重时可旋转90°。

并发症

漏斗胸起的胸廓较严重,胸腔的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甚至心脏移位,通气功能也受到影响。如进一步发展,还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病症。有时会发育不全、征、哮喘等疾病。

治疗

1.手术指征

(1)CT检查示Haller指数(凹陷最低点的胸廓横径/凹陷最低点到椎体前的离)大于3.25。

(2)功能提示限制性或阻塞性道病变。

(3)电图、超声动检查发现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尖瓣垂等异常。

(4)畸进展且并明显症状

(5)外观的畸使患儿不能忍受。

2.传统手术

Ravitch手术和和改良Ravitch手术,基本原则是切除畸的肋软楔形胸骨并用各种法重新固定使胸骨上抬。所不同的是改良Ravitch手术切除肋骨有所减少。

3.微创手术

在胸腔镜导引下手术植入量身塑造的金属,将胸骨凹陷往外推出来,做矫正手术。所有向凹陷变的肋软也用金属向外推出,但是没有任何肋骨被切除,也没有胸大被切。最近几年展的微创手术为Nuss法。该手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早,手术后并发症少,畸矫正效果满意率高,复发率低,对成年人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漏斗胸术后的康复是值得注的问题,患者应积极坚持术后的康复训练,尤其对成年人这点十分重要。

预防

本病为家族性显性遗传病,无有效预防措施。对于胸廓不严重的患儿要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其继续发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熏蒸

下一篇 老年人心脏传导阻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