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捏脊

捏脊 捏脊按摩。又称捏癪。两手沿着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简单地说,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和食指中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部皮肤表面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背俞......
目录

概述

捏脊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背俞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治卒腹痛》:“粘取其皮深取痛之,从龟尾至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宝宝不吃饭、消化不良、易感冒,上医院打针吃药最让妈妈头疼、宝宝反感,怎么办呢?不妨在家里给宝宝捏捏脊,不仅可以促进宝宝生长发育,还可以强身健体,防治多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捏脊法不打针,不吃药,在家里就可以操作。

为什么捏脊能治病

人体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太阳膀胱路线。督脉膀胱是人体抵御外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捏脊治病的穴位

捏脊捏脊穴位是指“夹,位于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一侧17,左右共34

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捏脊肠疾病孩子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功能,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胃虚弱。这些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膀胱,能调和阴阳健脾,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夜啼睡眠不安中医有句古话:不和则卧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使之正常运转。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遗尿、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怎样给宝宝捏脊

●让宝宝俯卧于床上,部保持平直、放松。

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两手的中指、无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柱两侧自长强(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颈后平肩的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第2、3、4遍仍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最后用两拇指分自上而下揉柱两侧3~5次。

●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参考以下图示:

图一

图一:从尾椎始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在上

图二

图二:往肩颈部向,拇指不可离

图三

图三:至肩颈部时,手顺着椎滑下来

捏脊要注意什么

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疗效较好。捏脊前要出整个部,力求部平、正、肉放松。

温度:捏脊时室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手法:①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②要捏捻,不可拧转。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较厚,不易提起,穴位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忌:宝宝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开放性气胸

下一篇 心房扑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