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创伤性气胸

胸膜称为气胸创伤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约占30%~87.6%。气胸中空在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肋骨骨折断端刺破,亦可由于暴力作用起的气管组织挫裂伤,或因压力急剧升高而起的气管破裂。本病多由以下原因所致:交通事故;医源性损伤;坠落伤;刀刺伤;枪伤。1.气胸胸膜腔积量及萎陷程度可分为小量、中量和大量气胸。小量气胸萎......
目录

病因

本病多由以下原因所致:交通事故;医源性损伤;坠落伤;刀刺伤;枪伤。

临床表现

1.气胸

胸膜腔积量及萎陷程度可分为小量、中量和大量气胸。小量气胸萎陷在30%以下,病人可无明显呼吸与环功能紊乱。中量气胸萎陷在30%~50%,而大量气胸萎陷在50%以上,均可出现胸闷气急等低氧血症的表现。查体可见气管向健侧偏移,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少部分伤员可出现下气肿且常在肋骨骨折部位。

2.张力性气胸

病人常表现有严重呼吸困难发绀,伤侧胸部叩诊为高度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若用注射器在第2或第3肋间穿刺,针栓可被空出。这些均具有确诊价值。另外,检查时可发现搏细弱,压下降,气管显著向健侧偏移,伤侧胸壁饱满,肋间隙变平,呼吸动度明显减弱。并可发现胸部、颈部和上部有下气肿,扪之有捻发音,严重时下气肿可扩展至面部、部、阴囊及四肢。

3.放性气胸

放性气胸病人常在伤后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惶恐不安、搏细弱频数、发绀休克。检查时可见胸壁有明显创通入胸腔,并可听到空随呼吸进出的“嘶-嘶”声音。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有时可听到纵隔摆动声。

检查

1.胸腔穿刺

如果患者气胸腹膜刺激征同时存在,则应该及早进腔穿刺,胸腔穿刺是一种简便又可靠的诊断法。

2.X线检查

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法,病变情况以及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和纵隔移位等。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肿。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纹理。有时气胸线不够明显,可嘱病人呼脏体积缩小,密度增高,与外带积透光带成对比,有利于发现气胸。大量气胸时,脏向门回缩,外缘呈弧或分状。

3.CT检查

胸部钝性创伤血胸气胸同时存在,基本由于胸部受挤压及肋骨骨折起相应部位挫伤及破裂所致。横贯一侧或双侧胸腔的液平面为其特征表现。

4.B超检查

在胸部钝性损伤中比X线更加敏感,在B超下可以看到胸膜的“滑动”,也可以发现有无胸腔积液

诊断

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X线,必要时助CT及B超检查不难明确诊断。

治疗

1.气胸

小量气胸可自吸收,不需特处理。中、大量气胸可先胸腔穿刺,若抽不尽、抽不久又达抽前的积量、另一侧亦有气胸血胸、需全身麻醉或需用机械通气等,均应放置胸腔流。功能差者及老年人,以及有其他部位严重并伤者,例如重型颅伤和重度休克病人,对气胸的处理应持积极态度。治疗中警惕发展为张力性气胸

2.张力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在于迅速胸腔排解压。可用大号针头在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刺入胸膜腔,即刻排减压。前已研制出特制胸腔流套管针和胸腔流装置,封袋消毒,随时可用。若张力性气胸系胸壁上较小的穿透性伤起,应立即予以封、包扎及固定。

疑有严重的裂伤或气管断裂,或诊断出食管破裂(服美兰观察胸碘油造影),应进胸探查手术。纵隔肿和皮下气种一般不需处理,在胸腔排解压后多可停止发展,以后自吸收。极少数严重的纵隔肿,尤其偶因胸膜腔黏连而不伴明显气胸者,可在胸骨上窝做2~3厘米长的横切,逐层切皮肤、颈浅筋膜和颈阔,钝性分离颈部肉,直至气管筋膜,切以纱布条作流,体即可从切排出。

3.放性气胸

尽快封胸壁创,变放性气胸气胸。可用大型急救包,多层清洁布块或厚纱布垫,在伤员深呼盖创并包扎固定。如有大块凡林纱布或无菌塑料布则更为用。要求封料够厚以避免漏,但不能往创填塞;范围应超过创缘5厘米以上,包扎固定牢靠。给予输、补液和吸氧等治疗,纠正呼吸和环功能紊乱,同时进一步检查和弄清伤情。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尽早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进清创术并安放胸腔流。若胸壁缺损过大,可用转移瓣和转移皮瓣来修补。如果有气管心脏管等胸脏器的严重损伤,应尽早剖胸探查处理。

预防

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坠落及刀刺枪击伤,在医疗过程中注意严格掌握手术适应,避免医源性气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开提

下一篇 理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