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萍蓬草

萍蓬草 萍蓬草黄金莲、萍蓬莲,睡莲萍蓬草植物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该属约有25种,初夏时放,是夏季水景园中极为重要的观赏植物。其拉丁种pumilum意为“矮生的”。萍蓬草最早是由日籍植物者岛田弥市(Y.Shimada)1915年於新竹县的新埔所采获。萍蓬草为观、观植物,多用于池塘水景布置,与睡莲、莲、荇菜、香蒲鸢尾植物配植,成绚丽多彩的景观。:pumilum :......
目录

简介

图片  :pumilum
  :黄金莲、萍蓬莲
  科属:睡莲萍蓬草植物
  种拉丁:Nuphar pumilum (Hoffm.) DC.
  科拉丁:Nymphaeaceae
  属拉丁:Nuphar
  该属约有25种,我国有45种。

发现

  萍蓬草最早是由日籍植物者岛田弥市(Y.Shimada)1915年於新竹县的新埔所采获。后来日本植物者早田文藏(B.Hayata)於1916年在台湾植物图谱(IconesPlantarumFormosanarum)中发表为新种,为了纪念采集者,便将种为Shimadai。最初的模式标本(Isotype)前仍保存在中华民国政院农业委员会林业试验所林业试验所植物标本馆中。

形态

  萍蓬草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图片  肥厚块状,横卧。二型,浮水纸质或近革质,卵形,长8~17厘米,全缘,基部裂呈深心形面绿而光亮,隆凸,有柔毛。侧脉细,具数次2叉分枝叶柄。沉水薄而柔软。单生,柱状花柄挺出水面,蕾球绿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黄色花瓣状。
  花瓣10~20枚,狭楔形,似不育雄蕊落;雄蕊多数,生于花瓣子房基部花托上,落。心皮12~15枚,合生上位子房心皮界线明显,各在先端成1柱头,使雌蕊柱头呈放射盘状。子房室与心皮同数,多数,生于隔膜上。浆果卵形,长3厘米,具宿存萼,不规则裂。种子黄褐色,光亮。期5~7月份,果期7~9月份。
  贵州萍蓬草卵形,株型较小。中华萍蓬草心脏卵形大,径5~6厘米,柄长伸出水面20厘米左右,观赏价值极高。
  欧亚萍蓬草大,厚革质,
  台湾萍蓬草卵形。 

产地

  萍蓬草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日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欧洲也有分布。
  贵州萍蓬草分布于贵州
  中华萍蓬草分布于江西湖南贵州浙江
  欧亚萍蓬草分布于新疆贵州,欧洲也有。
  台湾萍蓬草产于台湾省。 

习性

图片  性喜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
  对土壤选择不严,以土质肥沃略带粘性为好。适宜生在水深30~6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米。生长适宜温度为15~32℃,温度降至12℃以下停止生长
  耐低温,长江以南越冬不需防,可在地水池越冬;在北冬季需保护越冬,休眠期温度保持在0~5℃即可。 

繁殖

  以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同睡莲有性繁殖
  繁殖栽培 分株、播种繁殖。容易栽培管理,池塘或盆均可栽植。生长期要求充足肥料,施以马蹄、麻渣均可。

用途

图片

  萍蓬草为观、观植物,多用于池塘水景布置,与睡莲、莲、荇菜、香蒲鸢尾植物配植,成绚丽多彩的景观。
  又可盆栽于院、建筑物、假山石前,或在居室前向阳处摆放。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荒年时种子舂米可食用。
  入药,能健脾,有补虚止、治疗神经衰弱之功效。

萍蓬草子  【异】水粟包(《纲》),萍蓬子(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为睡莲科檀物萍蓬草种子

  【植物态】萍蓬草(《本草拾遗》),又:水粟(《纲》),萍蓬莲、黄金莲、水面一盏灯、水萍蓬、矮萍蓬。

  多年生水生草本。肥大,横卧。浮,阔卵状,长6~17厘米,宽6~12厘米,基部深心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紫红色,密生细毛,侧脉羽状;叶柄有细毛;生于水中的,质略柔薄。单生于花梗端,浮水面,直径3~4厘米;萼片5,革质,大而色黄,椭卵形花瓣小,多数,楔状截形或微凹,面有蜜腺雄蕊多数;子房上位,柱头盘状,有8~10个辐射状浅裂。浆果卵形,基部窄狭;具宿存萼柱头种子多数,粟米状,革质,种皮肉质。期7~8月。

  生于池沼、河流等浅水中。分布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地。

  本植物萍蓬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热时采收。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日本萍蓬草,又,含萍蓬草素(碱),有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

  【性味】《纲》:“甘涩,平,无毒。”

  【功用治】①《纲》:“助厚肠。”

  ②苏医《草药手册》:“滋养强壮,健,调。治体虚衰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

  【采集】秋季果热时采收。

  【用法与用量】服:汤,3~5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三部九侯

下一篇 家族性结肠息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