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易自破溃,或在手术切流后易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易自破溃,或在手术切流后易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
目录

疾病概述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易自破溃,或在手术切流后易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其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若脓液培养为大肠埃希杆菌或厌氧菌,则感染多来自直肠,术后多有肛瘘成,常需再次手术,Eykyn报道占31%(表1)。若培养为金黄葡萄球菌,则感染多来自皮肤,术后发生肛瘘的机会减少,很少需要再次手术。因此术中流未找到时,细菌培养结果可作为预后的参考。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约99%的肛周脓肿的发生与肛腺感染化脓有,正常肛腺大部分位于肛门外括约之间,位于肛隐窝,当粪便和细菌通过进入肛腺时可肛窦炎及肛腺炎症,这些炎症可扩肛管直肠周围组织肛周脓肿肛管直肠周围存在的各间隙通常由脂肪组织淋巴组织填充,组织疏松,感染时脓肿多发生在这些间隙,其他的病因还包括损伤,异物,直肠炎,皮肤疾病等。

但应指出有些病灶其感染并不来源于肛腺,如有些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直接来源于肛裂,栓性外痔破裂,垂性栓性内痔内痔直肠垂药物注射后,也可来源于肛周皮肤感染,血症液疾患或直接外伤,少数病例还可来源于结核,溃疡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

(二)发病机

1.病理 肛管直肠周围感染可分为3个阶段:①肛腺感染阶段;②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阶段;③肛瘘成阶段。

肛腺感染后在外括约之间生成脓肿,然后沿联纤维向各面蔓延,发生各类脓肿,向下达肛周皮成肛周皮脓肿;向肛管皮下组织脓肿或破溃;向外穿过外括约至坐直肠直肠脓肿,有时继续向上穿过肛提直肠间隙脓肿脓肿可围绕肛管直肠的下部由一侧蔓延到另一侧成马蹄脓肿

2.分类

(1)感染病菌分类:

①非特异性肛周脓肿:由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等混感染起;

②特异性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以结核性脓肿

(2)脓肿部位分类:

①肛提脓肿(低位脓肿):包括肛周皮脓肿,坐直肠间隙脓肿,低位马蹄脓肿等;

②肛提脓肿(高位脓肿):包括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马蹄脓肿等。

(3)脓肿的最后结局分类: Eisenhammer(1978)将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分成瘘管性脓肿及非瘘管性脓肿2大类,①非瘘管性脓肿:凡与肛窦,肛腺无,最终不残留肛瘘者,均属非瘘管性脓肿;②瘘管性脓肿:即为肛窦,肛腺感染而致,最后遗留肛瘘者。

症状体征

本病的一般表现是,患者先感肛门处坠胀痛或刺痛,可扪及一硬块,压痛,继之疼痛加重,痛性肿块增大,并可出现畏寒发热,在3~5天后局部可脓肿,低位脓肿局部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高位脓肿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脓肿可自肛管直肠破溃自发排出脓液,排脓后疼痛缓解,全身症状好转或消失,成肛瘘以后脓肿可反复发作。

由于脓肿发生部位不同,其症状体征也各有特点:

1.肛周皮脓肿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40%~45%,位于肛门,肛管下部的皮下组织,上筋膜与坐直肠间隙分隔,多发生于肛门后侧,肛门区肿胀疼痛是本病的症状,检查时可见局部红肿,压痛及痛性硬块,化脓后有波动感,自穿破者可见破及脓液,本病诊断较易,如疑有脓肿成,作穿刺即可实。

2.直肠脓肿

肛周脓肿的15%~25%,位于坐直肠,坐直肠间隙呈楔形,在肛提与坐之间,底向下是肛门和坐之间的皮肤,尖向上在筋膜与肛提的膜连接处,炎症初起时常觉肛门部不适或微痛,继之出现全身症状,如头痛,体温升高,搏加快,畏寒等,同时局部疼痛加重,坐卧不安,排便时疼痛尤重,有排尿困难,里急后重,查体时可见肛门旁肿胀,皮肤紫红变硬,指诊可扪及坐直肠窝饱满隆起,触痛,早期作坐直肠窝穿刺是发现脓肿的最简单有效办法。

3.直肠间隙脓肿

约占肛周脓肿的2.5%~9%,直肠间隙位于盆腔,下为肛提,上为盆腔腹膜,后有直肠和侧韧带,前男为膀胱前列腺,女为子宫和阔韧带脓肿发生后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肛门局部表现不明显,指诊在肛提可摸到肿胀和触痛,由于感染位置较深,早期诊断不易,故对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乃至感染性休克而找不到病灶者要考虑本病可能,B超或CT检查可帮助诊断。

4.马蹄脓肿

马蹄脓肿是在肛门,肛管及两侧蔓延的脓肿,多数在后,由后中肛腺感染所致或一侧脓肿向对侧蔓延所致,可分为高位马蹄脓肿和低位马蹄脓肿,临床表现除全身感染症状外,局部表现为肛管肿胀及触痛,后期破溃流脓。

检查

1.肛管超声(AUS)检查 对复杂的肛周脓性疾病,临床无法明确的脓肿,可用肛管超声检查,有助于确定脓肿和瘘与括约的解剖系,偶尔还能识

2.直肠指诊 脓肿局部压痛,波动感。

3.穿刺抽吸。

4.排粪造影 可以显示脓肿,瘘管的部位,数量,深度,大小,态和走向。

诊断

1.临床症状: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可有全身乏力发热等感染表现。

2.体征:肛旁皮肤有明显红斑,伴硬结和触痛,可以波动感,为肛周脓肿;直肠指诊,患侧有压痛性肿块为直肠脓肿;直肠上部的前侧壁外有压痛,隆起为直肠脓肿;直肠指诊在直肠后壁有压痛,隆起和波动感,为直肠后壁脓肿,高位脓肿,肛周外观无特殊,直肠指诊在肛管上端或下端扪及表面光滑,卵,边缘整齐,质硬,压痛的肿块,或有波动者为高位脓肿

3.肛门镜检:有时可看到,若在周围加压,还可见到脓液自流出。

鉴别

肛周脓肿扩张到坐直肠窝时,易与栓性外痔相混淆,应注意鉴

治疗方案

1.非手术治疗  

(1)全身使用抗生素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一般使用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加甲硝唑或林可霉素,后二者对厌氧菌的疗效较好。  

(2)通便:肛周脓肿时常伴便秘,通便可减轻排便时的症状。  

(3)卧床休息,静补充能量及维生素。  

(4)局部疗法:如理疗、外中药或用抗生素作局部注射等。  

2.手术治疗

肛周感染除非是早期,否则一般治疗难以奏效。因此手术治疗实际上是治疗肛周感染的要手段。有者认为手术切对治疗肛周感染并不存在时机问题,因为切不仅仅可以排出脓液,还可以对并不完全化脓的化脓性感染有减压流作用,有利于炎症的消除。也有者对时机问题作出这样评价,认为多半是治疗医师对本病诊断不清和手术切技术没有把握的托词而已。喻德洪等认为所谓时机问题实际上还是存在的,这是因为并非所有肛周感染一旦发生就需手术切,这里还有个体化问题。以下几点可作为手术切时的参考:

①感染症状持续2~3天治疗无好转或进一步加重,此时脓肿往往已成,即使无波动感也应考虑切;

穿刺抽出脓液者;

③感染处有波动感者;

④深部脓肿B超或CT提示有液化者。  

手术切的原则是排出脓液,清除坏死组织,保持流通畅。不同部位的脓肿,其手术操作不尽相同。  

(1)肛周皮脓肿:切式有2种,可在局部麻醉下进

①单纯脓肿,做放射状切,排出脓液,冲洗脓腔,示指伸入脓腔分离间隙,最后放置碘仿或凡士林纱布条作流(图8);②脓肿与肛隐窝相通,脓肿后应用探针仔细,敞流,如较深可同时行挂线治疗(图9)。        

(2)直肠脓肿:手术一般在骶麻下进,穿刺抽得脓液后,肛门约2.5cm作一前后向的切,切要求有足够的长度,伸入示指分离脓腔间隔,置油纱布条流。     

(3)直肠间隙脓肿:手术切如同直肠脓肿,术者用弯管钳直肠间隙穿过肛提进入脓腔,手指分肛提纤维,脓腔置入流。也可采用直肠径路,用窥器显脓肿部肠壁并切,置入蕈状导尿管。术后用抗生素液冲洗脓腔,3~5天后拔除流管。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在于早期切流,这是控制感染及减少肛瘘成的键。术中注意:

①定位要准确:一般在脓肿流前应先穿刺,抽出脓液后,再流。

②切:浅部脓肿放射状切,深部脓肿直切,避免损伤括约

流要彻底:切脓肿后要用手指去探查脓腔,分脓肿纤维间隔,以利流。

④预防肛瘘成:术中应仔细找有无,即原发性肛隐窝,若能同时切,常可防止肛瘘成,但此法应限于有验的医生进

⑤术中应脓液培养,协助判断有无肛瘘,若为白色葡萄球菌,肛瘘机会极少,若为大肠埃希杆菌及混感染,则肛瘘机会多。对复杂的肛周化脓性疾病,临床无法明确的脓肿,可用肛管超声(AUS)检查,有助于确定脓肿和瘘与括约的解剖系,偶尔还能识。Ferguson医院(1987~1990)对24例术前诊断为直肠周围脓肿和瘘者,术中采用AUS检查,采用的仪器为焦2~5cm的7MHz的肛超声仪。24例中术中发现19例直肠周围脓肿,其中12例(63%)AUS提供了脓腔与括约之间的系,都手术实。5例AUS未发现有脓肿,其后在麻醉下检查也未发现。说明AUS对复杂的肛周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助手段。  

(4)直肠脓肿:切流与直肠脓肿基本相同,但其切更偏向后皮肤穿刺抽出脓液后,用弯管钳直肠插入脓腔排净脓液。冲洗脓腔后置橡皮管或卷烟流。     

(5)高位脓肿:在麻或骶麻下,用两式肛门镜显脓肿,一般不直接在脓肿处切流,以防出。最好在齿状线上先找到,然后自处插入一有槽探针,向上约2~2.5cm,自黏膜外穿出;再用另一细探针,一端先系紧两粗丝线,沿有槽探针处进入,用该丝线将两侧的黏膜及结扎,这可致组织坏死。约4~5天脓肿完全放(图13)。若未找到,则在脓肿下端黏膜处作一小的刺伤,然后用上法切。若脓肿已破裂,能容纳一指尖,常已达到的,若小则需扩大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舌质

下一篇 骨盆直肠脓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