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问诊

问诊是指医生采用对话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现在症状、治疗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法。为四诊之一。其容最早见于《素问·征四失论》等篇。《难》则将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并列。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十问篇》,较全面地归纳总结了问诊容、顺序及其辨证意义。清代林之翰《四诊抉微》将问诊始列为专篇。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法。明代医......
目录

简介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法。

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将《景岳全书》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研讨,余未备述。

一问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病机全从象验。妇人尤必问期,先后崩宜问遍,再添语告儿科,外感食积为常见。

询问的项要包括:一般情况(姓,年龄等),诉(病人就诊的最要原因或最症状),现病史(当前症状始时间,诱因,部位,持续时间等),既往史,系统回顾,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一些简单或直观的疾病,通过问诊即可有初步诊断。问诊也可初步区分一些疾病,如宫外孕和阑尾炎均可致急性下腹痛,这时,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月经史即可初步区分。

问诊,诊断词。为四诊之一。通过问诊了解既径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过及治疗过程,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结望、切、闻三诊,综分析,作出判断。《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病,而后各切。”《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参十问条。

十问歌诀:一问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期,迟速崩皆可见。再添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

1、恶寒发热疾病初起,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外感表证,可见以下三种类型:

表寒恶寒发热轻。是外感所致,常伴有无汗,头身疼痛,浮紧。

⑵表热恶寒发热重。是外感所致,常伴有口干微渴,或有汗,浮数。

太阳发热轻,恶自汗。是外感所致。

2、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是半表半里的特征。

3、但热病人之怕冷而不发热,称为但不热。

4、但热不发热恶寒恶热,多数里热,可见以下几种类型: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潮热发热如潮有定时,临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阴虚潮热:多为午后或入夜发热,以五心烦热为特征,常伴颧红盗汗舌红少苔,细数等症,属阴虚热。

2)阳明潮热:多为日哺(下午3——5时)发热,热势较高,又称为日晡潮热,多因结所致,常伴有腹满硬痛拒,大便结,舌苔等。

3)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多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致,常伴头身困重,胸闷呕恶,便溏,苔腻等。

4)低热:指轻度发热(体温多在37——38摄氏度之间),但持续时间较长,多见于阴虚潮热气虚发热

二问汗

1、表证辨汗 2、里证辨汗 3、局部辨汗

三问头身胸

部疼痛连及眉棱,为阳明头痛;头部两侧疼痛为少阳头痛枕部疼痛连及项部,为太阳头痛;头项痛,为厥阴疼痛;头重如裹,为太阴头痛头痛,为少阴头痛

中医问诊

中医采用对话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症状、治疗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法。为四诊之一。其容最早见于《素问·征四失论》等篇。《难》则将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并列。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十问篇》,较全面地归纳总结了问诊容、顺序及其辨证意义。清代林之翰《四诊抉微》将问诊始列为专篇。

问诊要是在疾病体征缺乏或不明显时,发现可供诊断的病情资料,或可供进一步检查的线索;同时,全面掌握与疾病有的其他情况,包括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饮食嗜好、婚姻状况等。如用其他诊法发现异常体征,通过问诊还可有的地加以查询,以了解疾病的动态变化情况,扩充诊断资料,供全面综分析。从而为医生正确分析病情,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正盛衰,进理治疗等提供可靠依据。

问诊首先要抓住病人的要病症,然后围绕要病症进的、有步骤的询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了解。同时,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询问要详细,要对病人寄予同情,说话和蔼可亲,通俗易懂,耐细致,以便取得病人信任,而获得详细可靠的疾病资料。问诊时忌用暗示或诱导,以免查询所得资料与实际不符。对危重病宜扼要查询,以便及时抢救,不可为求完整记录而贻误治疗时机。此外,还可加强理安慰,帮助病人树立信

基本

问诊时,除倾听病人诉外,可询问下列项:一般情况(姓、性、年龄、职业、婚姻、民族、籍贯、住址、就诊日期)、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当前症状、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对妇女还须问月经史、生育史。其中症状问诊容和辨证的重要依据,症状问诊要有问热、问汗、问头身、问胸胁、问脘、问、问饮食、问睡眠、问情志、问二便,还包括妇女、小儿某些情况的询问。

即询问病人有无、热的感觉。热感可为确定疾病的表里虚实提供依据。临床上,如果病人只觉恶寒而不感发热,称为但不热,多属于寒证发热而不觉怕冷,称为但热不,多属于热;既发热又怕冷,或先怕冷后发热,称为恶寒发热,多属于表证恶寒发热交替出现,称为热往来,多属于半表半里恶寒发热较轻,多属于风寒表证恶寒发热较重,多属于风热表证。如果恶寒发热是定时出现,则多是疟疾。每天下午3~5时发热,称为阳明发热,多是由热,大便结而致;下午或夜间有低热,形体消瘦,称为骨蒸潮热,多是阴虚所致。长期低热,又伴有饮食减少,精神疲乏,不想言谈,懒于动作等症状,为气虚发热

问汗

汗是津液的组成部分,正常的出汗有调和卫、滋润皮肤等作用。一般外感内伤均可起出汗失常,询问病人出汗异常情况,可鉴疾病的表里虚实。询问时应着重问:①有汗无汗。如果病人感觉怕冷,发热头痛和周身关节酸痛而无汗,为风寒表;有汗出则是风寒外透表。②问出汗的情况。如果常汗出不止,稍稍活动以后出汗更多,为自汗,多属气虚阳虚;入睡则汗出,醒后汗自止,为盗汗,多属阴虚阴两虚;先全身战抖动而后出汗,为战汗,多是病情处在转折头的表现。若汗出以后热势减退,全身清凉,是向好的面转化;汗出以后热势不减而且病人感到烦躁不安,是向危向发展。病势严重时病人大汗不止是绝汗,又称脱汗。③问汗出的部位。胸窝部出汗,多是心气虚弱或心血不足;头部出汗,多是湿热;手足出汗,多是胃虚弱或湿热阻;汗出在上半身,多属阳气虚;汗出在下半身,多属阴虚热或是阴阳两虚;汗出在左半身或右半身,可见于中半身不遂(无汗一侧为瘫痪肢体)。

问头身

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问明疼痛发生的部位、时间,伴发症状等,可辨阴阳表里热、虚实候。①问头痛的部位。若后痛并连及项,是太阳;痛在前连及眉棱等处,是阳明;痛在太阳或头部两侧,是少阳;满头痛而且病人感觉头部沉重,是太阴头痛连及齿痛,是少阴;头痛,是厥阴。②问头痛的性质。若头痛加重,为外感风寒所致;头痛伴有咽痛而又怕热,为外感风热所致;头痛时如有棉帛包裹于头部,为感受湿所致;头痛绵绵不止,过劳加重,为气虚所致;头部抽掣作痛,且痛如针刺,为瘀所致;新发生的无休止的头痛,多属实;头痛已久,反复发作,多属正虚。如眩晕伴有头部胀痛,口苦,恼怒时更甚,多是肝阳上亢;伴有恶心,不思食,头部沉重,周身无力,多是浊中阻;伴有精神疲乏,面色苍白,多属血虚弱;伴有耳鸣痛,遗精,多为不足。③问头晕的伴随症状。如眩晕伴头部胀痛,口苦,恼怒时更甚,多是肝阳上亢;伴有恶心,不思食,头部沉重,周身无力,多是浊中阻;伴有精神疲乏,面色苍白,多属血虚弱;伴有耳鸣痛、遗精,多为不足。④问周身疼痛部位与性质。如四肢、躯干疼痛而无固定部位,多是外感风寒;周身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多是湿痹阻;痛处固定不移而痛如锥击针刺,多是经络;周身沉重作痛,困倦乏力,多是脾虚不运。

问胸胁胸部是所居的部位,问胸部的异常感觉可了解的病变。问胸部应着重问胸痛的性质和牵的部位。若胸痛时兼有憋闷,并牵到肩,多是胸痹胸痛,兼见面色青灰,手足发青,多属痛;胸痛伴有发热咳嗽,吐脓,多是肺痈。胁部是所居部位,胁部的异常变化,要是及其经脉的病变。问胁部应着重问胁痛性质和牵的部位。若胁痛时兼感胸胁胀满,怕冷和发热交替出现,多属少阳;胁部胀满而又窜痛,多属肝郁

脘是所居的部位。受纳腐熟水谷,热、食积、气滞等均可损伤腑而出现脘部异常症状问诊时应着重了解脘疼痛的性质、缓解的式、伴随的症状。如脘疼痛绵绵不休,压和饮热汤可以缓解,伴有呕吐清水,四肢不温,是痛;脘疼痛时作时止,冷饮可以缓解,伴有口干,小便黄,大便秘结,是热痛脘疼痛在空时发作或加重,压、热、进食可以缓解,伴有倦怠无力,是虚痛;脘胀痛牵胁肋,伴有不思饮食,嗳吐酸水,是气滞脘刺痛,痛处不移,进食后加剧,压后更痛,伴有呕血,大便色黑,是瘀血脘疼痛压时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嗳腐臭,或不思饮食,或大便秽臭,是食积所致。

部是脏所居的部位;部是肠、膀胱女子胞宫所居的部位。问应着重了解疼痛的性质、缓解的式、伴随的症状。如痛绵绵,卧则缓解,伴有腿膝酸软不能久立步的,是肾虚痛;部冷痛或兼有沉重感,遇阴雨天加剧,热按摩可缓解,是寒湿痛;痛如刺,痛处不移,不能转侧,伴大便色黑或秘结,是瘀血痛。脐隐隐作痛,压或热可缓解,伴有大便溏薄,为胃虚;小腹胀痛,压时加剧,伴有小便频数而尿时涩痛,为膀胱有热;刺痛而小便如常,是瘀血作痛;妇女刺痛,月经色黑有块,也是瘀血作痛;少一侧或双侧胀痛,矢则可缓解,或胁肋作痛,是肝郁气滞;左侧少腹痛,伴有大便秘,多是热结大肠;右侧少腹痛压则痛不可忍,伴有呕吐便结,多是肠痈;脐周绞痛,时作时止,多是虫积

问饮食

问饮水多少与渴与否,可了解津液的盛衰和输布情况,以及病性的虚实。应渴的特点、程度,饮水的多少及喜热饮或喜冷饮进查询。如病人不渴也不欲饮,常见于寒证湿渴而又喜冷饮,是热盛伤津渴喜热饮,是痰饮多饮且伴食多、小便多,是消渴病;渴饮后即吐,是水逆;仅欲以水漱而不下,是。问病人进食情况,可以了解功能的强弱,判断疾病的轻重。问时应着重食欲、味、食量,然后结兼症加以分析。若久病不食是胃虚弱;病人恶闻油腻食物,是湿热;饥饿而不欲食,多是胃阴不足;食欲过于旺盛、进食后又感饥饿,是炽盛;中有甜味,多属湿热口苦伴有胸胁烦闷多属有热;口苦伴有心烦少眠多属偏旺;中有酸味,是中积热或肝经热盛;中有辣味,是部有热;中有咸味,是肾虚淡乏味,是胃虚弱。

睡眠

睡眠情况与人体卫气阴阳的盛衰有密切系。在机体阴阳失调时,阳不入阴则失眠,阳不出表则嗜睡,阴阳失调必然影响志不安则导致失眠。问睡眠情况,应着重了解有无失眠、嗜睡、多梦现象及有无伴随症状。如失眠或不易入睡,伴有心悸健忘、食少、疲乏,是两虚;入睡难,伴有头晕耳鸣心烦腰酸、梦遗,是不交;不易入睡甚至彻夜难眠,伴有心烦易怒、胸胁胀满,是肝火上扰。嗜睡或时时思睡,又自感身体沉重,多是湿太重;时时思睡,进食后更甚,多是中气不足;时时蜷卧,伴有食少、畏冷、疲乏、懒言少语,多是阳气虚弱。多梦,梦中多见烈熊熊,是肝火上扰;入睡即有梦,梦中多遇惊险之事,是气虚;昏卧不醒,醒时亦昏昏沉沉,是热犯心包

问情志 情反常表现及其伴随症状查询。若病人并非年老体衰却健忘,伴有精神疲乏,多属精血虚衰;病人自诉心烦,自觉怒欲发,伴有小便短赤,多属热扰;病人(特是中年女病人)时时悲伤欲哭,多是脏躁

问二便

大便的排泄与的腐熟运化、的疏泄等系密切,小便的排泄与气化的转输肃降、三焦的通调系密切,因此问二便的情况,可了解消化功能、水液代谢是否正常,也可为判断疾病虚实提供依据。问二便应着重询问大小便是否顺畅,了解排泄次数和时间、排泄物性状及伴随症状。①问大便。若大便艰难,排出如颗粒状,称为便难。若病程短,多为实证,伴有发热渴,腹胀满而痛,是大肠热结;伴有少疼痛,口苦尿黄,夹有水样粪便,是湿热互结。若病程长,多为虚证,伴有面色㑇白,疲力乏,便时用力则出汗、咳喘、气短,多为气虚;伴有面色萎黄,浑身无力,便时肛,多为脾气虚;伴有精神疲惫,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多为气虚;伴有口干心悸头晕甲色淡,多为阴亏损。若多日不大便称为便秘,伴有面红发热中有臭味,生疮,小便短赤,是实热便秘;伴有中胀痛,饮食减少,嗳,胸胁胀闷,是气滞便秘;伴有面色㑇白,精神疲惫,气短懒言,是气虚便秘;伴有头晕心悸甲淡白,是血虚便秘;伴有腹痛压或热则缓解,小便清长,是虚寒便秘。如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如水,称为泄泻。水泻如注或溏泻发生在冬春季,伴有恶寒腹痛,肠鸣,多属;发生在夏季湿气旺盛时,伴有腹痛,肠鸣,身重甚至头胀痛,多属湿;发生在夏季炎热时,伴有腹痛,肠鸣,脘胀闷,小便赤,多属;大便溏泄,排出的粪便有奇异的腐臭,发生在暴饮暴食之后,伴有脘胀痛,不思食,吐酸水,多属食伤。大便溏薄,有时水泻,粪便中夹有未消化食物,食后脘饱胀,面黄,无力,多属胃虚弱;大便溏泄时作时止,伴有腹痛,肠鸣,胸胁胀痛,饮食减少,多属弱;黎明前大便泄泻腹痛,肠鸣,伴有怕冷,四肢不温,疲乏力,多属肾阳虚弱。②问小便。应着重对色、量、质及伴随症状查询。小便短黄,伴有疼痛,排尿刺痛,多是膀胱湿热;伴有生疮,心烦,排尿刺痛,是下注。小便短黄、量少,伴有渴欲饮,牙龈肿痛,口臭,大便秘结,多是胃热炽甚;伴有口苦胁痛恶心呕吐,皮肤巩膜发黄,怕冷发热交替出现,多是湿热。小便短少,伴有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多梦遗精,多是肾阴不足。小便清长,伴有怕冷,四肢不温,腰酸膝软无力,多属肾阳不足。小便频数,排尿时有灼热感,伴有疼痛,多是下焦有热;尿量不多,尿频发作随情志变化而定,伴有少腹胀痛,两胁胀闷,多是肝气郁结;尿量或多或少,劳倦尿频加重,伴有面色㑇白,小坠胀,疲乏力,多是中气虚弱。排尿时尿道灼热刺痛,且尿液点点滴滴难出,称为淋证,伴腰酸,小腹痛,为热淋;尿中夹有砂石或排尿突然中断,伴有疼痛或绞痛,为石淋;尿液暗红,或尿中夹有块,伴有腰酸,小腹痛心烦不安,为血淋尿道痛而感到排尿无力,常随情志变化加剧或减轻,伴有少腹胀痛或胁肋隐痛,为气淋;尿色混浊如米泔水,或夹有滑腻之物,伴有小腹胀腰酸痛,为膏淋。小便不能自控制,自排出尚不自知,为小便失,多由亏损或年老肾阳衰弱所致;睡后梦中自排尿,称为遗尿,多由不充或劳倦过度所致。

问妇女

据妇女的生理、病理特点,凡月经、带下、妊娠、产后的异常变化,一般均可诊为妇科疾病。问妇女尤其着重于问月经,其中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期,月经的色、质、量,末次月经的时间,时有无伴随症状,绝期年龄等。如周期提前7天以上,称为月经先期。若色紫黑,其味腥臭,伴有面赤,渴,烦热,小阵痛,多由热所致;暗红而量少,伴有头晕胁痛,多由肝气郁结所致;鲜红,量多,伴有精神疲乏,面色苍白或显虚胖,多由血虚所致。周期延后7天以上,称为后期,如色淡,量少,质稀薄,伴有腰酸腹痛头晕眩,心悸食欲不振,多由血虚所致;暗红或紫黑,量少,质稠或夹块,伴有怕冷,腹痛,多由外感所致;色紫黑,量或多或少,质黏稠,伴有渴,烦热,大便不畅,小便灼热,小灼痛,多由热所致。腹痛,称为痛经腹痛色紫黑、质稠而夹块,多由凝滞而致;腹痛色淡、量少、质稀薄,多为血虚弱所致。阴道大量流,称为崩;月经淋漓不断,称为漏。崩漏少气懒言,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多属气虚不摄;崩漏伴面赤唇焦,小便灼热,大便秘结,烦热,多属阴虚热。发育成熟的女子月经应来不来,或曾来而又中断,连续三个月以上未来,且非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称为,又称不月、月等。,伴有形体消瘦头晕腰酸,乳房萎缩,尿频量多,多由肾虚所致;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怔忡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色淡,多为血虚所致;伴有胸闷烦热口干尿黄,头晕腰酸,多由热而来;伴有小腹胀痛,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多因瘀滞而致;伴有怕冷,酸痛,冷痛,多从凝而来;伴有形体肥胖,胸脘胀闷,恶心,多为湿所致。问带,应着重带的色、质、量和气味。带下量多色白,清稀如涕,多属脾虚湿盛;带下色黄,黏稠秽臭,外阴瘙痒疼痛,多属湿热下注;带下色赤,淋漓不断,稍有臭味,多属肝经郁热;带下色灰暗,量多质稀,酸冷,多属肾阳虚衰。问妊娠妊娠妇女常出现恶心呕吐,甚则反复呕吐不能进食,称为妊娠恶阻。若症见疲倦怠,腹胀,是失和降所致;若症见抑郁易怒,口苦吐酸,是肝火所致;若症见脘闷纳呆呕吐涎,是浊上逆,失和降所致。若症见小部下坠疼痛,或兼见漏红,称为胎动不安,是小产先兆。若兼见面白无华,疲倦怠,为亏虚不能养胎所致。问产后。产后性恶不断,持续20天以上的,称产后恶不绝。若恶量多色淡质稀,兼见面色萎黄,疲乏力,为气虚下陷不能升摄所致;恶量多色深红,质稠,兼见面赤渴,便秘尿赤,为热妄所致;恶暗紫色有块兼见刺痛拒隐青或有瘀斑为瘀血停所致。产后发热持续不退,甚则壮热称产后热。若高热烦躁渴饮冷,便秘尿赤,为火邪盛所致;若产后低热,腹痛头晕,面白,大便干结,为血虚所致。

问小儿

除了解一般情况外,还要结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进查询。因小儿不能准确诉述,因此要靠向小儿父母等询问。一般应着重问出生前后情况以了解小儿先天状况;同时应询问预防接种情况、传染病史以及与病症有的情况。

发展趋势

医生问诊由于问诊是最简便、最直观的诊法,所以它长期运用于临床。随着临床医分科的发展和中医诊断规范化的进展,传统的问诊有可能分化为专科问诊、书面问诊和特异问诊。专科问诊是结临床各科疾病,规范出一套完整的分科专门问诊容;书面问诊是在中医规范以后,据鉴各种病、所需要的项列出问诊容,病人用书面式填写是或否来回答;特异问诊是简化问诊容,针对临床各种疾病的典型症状,规范出一两个具有明确鉴意义的症状,在必要时供快速问诊使用,以提高诊断的速度。在中医诊断规范化以后,问诊容与法将会有所更新、发展。

西医问诊

一般项

包括姓,性,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诉者不是本人,则应注明与患者的系。记录年龄应填写具体年龄,不能用“儿”或“成”代替,因年龄本身也具有诊断参考的意义。为避免问诊初始过于生硬,可将某些一般项容如职业,婚史等放在个人史中穿插询问。

为患者感受最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体征较多确切的诉可初步反映病情的轻重与缓急,并提供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诉应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并同时注明诉自发生到就诊的时间,如“咽痛,高热2天”,“畏寒发热咳嗽3天,加重伴胸痛2天“等,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的诊断用语,如“心脏病2年”,“患糖尿病1年”。然而,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的病例,由于症状、体征较多,或由于病人诉说较多,不易简单的将病人所诉的要不适作为诉,而应结整个病史,综分析以归纳更能反映其患病特征的诉。

现病史

是病史中的体部分,它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过。

1 起病情况

包括起病时间,发病急缓,原因或诱因,均与疾病的诊断有,如栓塞、绞痛、急性肾盂肾炎等,均起病急骤,而肿湿心脏病等则较缓慢。不少疾病在发生前多有一定的原因或诱发因素,如激动或劳累可诱发绞痛,进不洁饮食可急性肠炎。有的病人也可能把某个偶情况当作病因或诱因,均应注意分析辨。如果先后出现数个症状或体征,则应顺序记录,如心悸3个月,劳累后呼吸困难2周,下肢浮肿3日。

2 症状特点

同一症状可为不同疾病所共有。如上腹痛可为十二指肠溃疡所有,也可为胃炎腺炎所有。而慢性气管炎、结核、气管扩张同样以咳嗽症状。故症状的特点应全面记述,包括出现的时间、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如腹泻腹痛病人,菌痢为左下腹痛,大便为便;阿米巴痢疾则为右下腹痛,大便为果酱色。又如消化性溃疡,其症状部疼痛,可持续数日或数周,在几年之中可以时而发作、时而缓解,与进食有一定系,有秋末春初加重等特点。因此,弄清症状的特点,对诊断与鉴诊断十分重要。

3.病因与诱因

尽可能了解疾病有无明显的病因和诱因。如急性肠胃炎痢疾多有饮食不洁史,气管哮喘可能与季过敏史有慢性气管炎伴感染多以受凉为诱因,而情绪激动、饮则可能是绞痛、管意外的诱因之一。因此问清楚以上因素,有助于明确诊断与拟定治疗措施。但有的疾病病因复杂,病人不可能提供明确病因与诱因,并可能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因素,医师不可不加分析而完全记入病史中。

4 伴随症状

是指在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的一些其他症状,伴随症状常常是鉴诊断的依据。如咯血可为多种病因起,单凭此症状则难于明确诊断,问清伴随的症状则诊断的向会豁然明确。如大量咯血伴反复发热咳嗽、吐脓臭,则可能为气管扩张症;如咯血伴长期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结核中毒症状者,应考虑结核的可能;咯血心悸呼吸困难、左房室瓣面容者,应考虑湿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的可能。反之,一般规律应出现的伴随症状实际上没有出现时,也应记录于现病史中,以备进一步观察,因为这种阴性表现往往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如急性病毒性炎的病人巩膜无黄疸肾炎病人无水肿等。一份好的病史不应放过任何一个症状之外的细小伴随症状,因为这往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线索。

5.病情发展及演变

在疾病过程中,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都可视为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如慢性小球肾炎病人出现严重贫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新症状,可能是发生了慢性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绞痛病人突然转为前区持续性压榨性疼痛时,则应考虑发生梗死的可能;又如慢性气管炎病人,可进一步发展为肿和病,出现紧、累、双下肢水肿等。因此,问清楚疾病的发展与演变有助于诊断与鉴诊断。

6.诊治

本次就诊前已接受过的诊断检查及其结果,治疗所用药物的称、量、给药途径、疗程及疗效,应记述清楚,以备制定诊断治疗案时参考。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饮食情况、睡眠与大小便等,对评价病人的一般全身情况,采取何种助治疗也十分有用。

既往史

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过敏、特是与所患疾病有密切系的情况。

系统回顾

系统回顾由一系列直接提问组成,用以作为最后一遍搜集病史资料,避免问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

1.呼吸系统 有无咳嗽咳嗽的性质、发生和加剧的时间,咳嗽程度、频率与候变化及体位改变的系。有无咳痰咳痰的特点、色、量、粘稠度、气味等。有无咯血咯血的时间、量、色、诱因,以及咯血后有无头晕心慌休克等。有无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有无胸痛胸痛的部位、性质,与呼吸、咳嗽、体位的系。有无与结核病人接触史。吸烟情况,有无职业性或环境工业空污染等。

2.环系统

有无心悸,发生时间与诱因;有无前区疼痛及其性质、程度以及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无放射及放射的部位,起疼痛发作的诱因和缓法。有无呼吸困难及其发生的时间、性质和程度,发作时与体力活动和体位的系。有无咳嗽咯血、咯等;有无水肿及出现的部位和时间;尿量多少,有无腹水;有无突然黑蒙晕厥等。既往有无湿热压病、动脉硬化等病史。女性病人在妊娠分娩时有无水肿心悸

3.消化系统

有无腹痛及发生时间、部位、性质、程度、放射及与饮食和药物的系;是否伴有腹胀反酸、嗳恶心呕吐腹泻呕血便血发热、皮肤粘膜黄染等。部是否发现肿块,肿块部位及大小,有无疼痛与压痛。有无便秘腹泻便秘交替。有无恶心呕吐及发生的时间、次数、与饮食的系;有无呕血及其量和色,是否伴有食物及液;有无腹泻及其次数,粪便色,有无粘液,脓及不消化的食物;有无黄染及是否间歇性或持续加重,小便色是否正常。

4.泌尿系统

有无痛、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少尿,夜尿有无增加。有无水肿及其部位、程度、时间;是否有腹痛,疼痛的部位,有无放射痛及尿流中断。有无贫血及其特点。既往有无咽喉痛、压、出等病史。

5.液系统

有无头昏眼花、皮肤粘膜苍白、虚弱等。有无出、瘀斑、皮肤黄染、水肿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肿大等。有无药物中毒过敏、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和长期习惯性用药等情况。

6.代谢与分泌系统

有无畏寒、怕热、多汗、乏力、心悸多饮、多食、多尿水肿等。有无震颤及痉挛。有无性器官发育骼、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性格、智力、体格的异常与改变。有无外伤、手术、产后大出。亲属的健康状况。

7.神经系统

有无头痛及其部位、性质、时间,有无进性加重。有无失眠意识障碍、记忆力减退、晕厥抽搐、痉挛、瘫痪、感觉异常、运动异常及性格改变。

8.运动系统

关节有无肿胀、疼痛、变,活动是否受限。有无肉麻木、萎缩、骨折位、先天缺陷等。有无咽痛发热等。

个人史

包括出生地,居住地和居留时间,特是疫源地和地病流区;生活条件,工种、工作环境,特是有无职业性危害;烟嗜好,有无冶游史及下淋病等。

婚姻史

包括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对健康状况,夫妻系,性生活等情况。

月经与生育史

包括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和期长短,月经量及色,症状,有无痛经白带,末次月经日期或停经年龄。已婚女性,询问妊娠次数,生产胎数,有无人工或自然流产早产难产等。对男性病人也应询问有无生殖系统疾病。

家族史

询问兄弟、姐妹、子女、父母的健康与疾病情况,注意是否有与病人同样的疾病,有无与遗传有的疾病,如友病、糖尿病、精神病等。有无传染病。对已死亡的直系亲属要问明死因与年龄。

用药史

询问服用过何种药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蒲桃

下一篇 肛门脓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