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肉瘤
概述
脑膜肉瘤是原发于颅内较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肉瘤的形态。多见于儿童病程短,术后易复发,可发生肺和骨等远处转移。
流行病学: 脑膜肉瘤发生率(原发脑膜肉瘤外,还包括恶变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3%,男性病人占多数,这与良性脑膜瘤的女性病人占多数不同。
病因
脑膜肉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脑膜肉瘤又可分为单发型和脑膜肉瘤病两种,单发型多呈现出团块状,亦可为扁平型,经纤维肉瘤多见,也可为梭形细胞或多形细胞型,生长迅速,血供丰富,脑膜肉瘤多来自硬脑膜或软脑膜,若发生于脑内的血管周围的软脑膜组织,多与硬脑膜无粘连而位于脑白质内,肿瘤常有出血,坏死或囊变,质地松脆,边界不清,与瘤周围脑组织有浸润,镜下可见瘤组织向脑组织浸润,周围胶质增生;有大量的纤维形,梭形和多形瘤细胞,继发性脑膜肉瘤,良性脑膜瘤与恶性脑膜瘤术后均易恶变为脑膜肉瘤。
检查
X线平片上可见有广泛针样放射状骨质增生以及不规则的颅骨破坏,肿瘤可侵蚀,破坏颅骨向皮下生长,病变周边不整齐,肿瘤可经破坏的颅骨向皮下生长,脑血管造影可见颈内动脉分支向肿瘤供血,肿瘤血管局部循环加速,管径粗细不均匀。
2.CT扫描
可见特有的“蘑菇样”肿瘤影,其周围水肿比脑膜瘤严重,肿瘤可深达脑实质内,颅骨可能出现破坏,肿瘤内出现坏死,上述特点在良性脑膜瘤是很少见的,MRI上脑膜肉瘤的T1,T2像是高信号。
临床表现
脑膜肉瘤与良性脑膜瘤基本相同,只是病程较短,因肿瘤多位于矢状窦旁或大脑突面,可以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癫痫也是脑膜肉瘤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全身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病人有头痛,呕吐和眼底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仅从临床表现上,术前很难与脑膜瘤相鉴别,为弄清肿瘤性质,必须依赖于其他辅助检查,文献报道,脑膜肉瘤可发生颅外转移,主要是向肺和骨转移。
并发症
如进行手术治疗,可能发生以下并发症:
1.颅内出血或血肿:与术中止血不仔细有关,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此并发症已较少发生,创面仔细止血,关颅前反复冲洗,即可减少或避免术后颅内出血。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一)治疗
脑膜肉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因肿瘤质地软、松脆,有丰富的颈内动脉分支供血,向周围脑实质内浸润生长,所以不能像切除良性脑膜瘤时一样仅沿瘤周分离。切除肿瘤后,对周围的脑组织予以电凝,尽最大可能切除侵犯的颅骨和硬脑膜。术后应常规放疗。放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延长复发时间并防止肿瘤颅外转移。有报道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向肿瘤内置同位素碘(125I),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化疗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脑膜肉瘤对化疗不敏感,副作用大,所以难以肯定其效果。
(二)预后
脑膜肉瘤因复发快,瘤组织浸润局部脑组织,个别病例出现颅外肺和骨组织转移或颅内播散,因此,脑膜肉瘤预后不佳。有人报道脑膜肉瘤5年复发率是良性脑膜瘤的30倍,高达80%。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