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脑囊虫病

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颅疾病。该病约占囊虫病的80%以上。是由于服了猪肉绦虫虫卵,发育成囊尾蚴,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再环而到达膜、实质以及脑室。可分为实质型、脑室型、膜型及混型。患此病后组织大脑中枢损伤严重,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疾病称:囊虫病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外......
目录

定义

疾病称:囊虫病

所属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外科

症状体征:头痛癫痫癫痫样发作、其他症状

概述

囊虫病系猪囊尾蚴寄生起的一种疾病。在我国以东北、华北地区多见,西北地区及云南省次之,长江以南少见。由多种途径进入的绦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囊尾蚴,钻入肠壁肠膜静进入体环和膜而进入实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起各种损害。  

病因

囊尾蚴脑病变的发病机要有:

①囊尾蚴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和破坏;

②作为异种蛋白起的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

③囊尾蚴阻塞环通路压增高。

囊尾蚴侵入后各期的病理变化如下。早期可见活的囊尾蚴,囊的大小不等,最小的约2mm,一般约5~8mm,头如小米大小,灰白色,囊有透明液体。囊的周围组织有炎性反应,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纤维囊稍远处可有管增生、水肿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后期囊壁增厚,虫体死亡液化,囊液混浊,囊周呈慢性炎性改变,囊液吸收后,囊变小或为组织所取代而纤维钙化脑室的囊尾蚴可起局部膜炎,颅底的囊虫可起蛛网膜炎。  

临床表现

常有食用米猪肉或被绦虫污染食物史。据侵入神经组织的囊虫数、部位不同而出现炎性反应和中毒刺激症状。临床表现特点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症状

1、癫痫型:最多见。发作类型常见的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和复性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发作多于皮现皮下囊虫结半年之后,亦可于多年后始有发作。

2、压增高型: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可伴有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局限性神经体征可称为类脑瘤型。少数患者在当头位改变时突然出现剧烈眩晕、呕吐、呼吸环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称Brun综征,系囊虫寄生脑室的征象,是为脑室型。

3、炎型:系囊虫刺激膜和水肿所致。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膜刺激征及发热,还常同时有精神障碍、瘫痪、失语、癫痫发作、共济失调神经麻痹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

4、单纯型:无神经系统症状,且无明显的皮囊虫结,由于诊断法的进步,(如CT等)而被发现。如患者不能提供明确的绦虫病史,较易误诊。

此外,还可表现为智能减退、失语、偏瘫、锥体外系症状等不同部位受损的表现。当囊尾蚴的幼虫同时大量进入流时可出现发热荨麻疹及全身不适。

二、体检发现

据不同的临床类型,体检中可有不同的临床体征。

1.皮下结。多数病人可触0.5-1.5cm质地坚实、皮可自由移动、无压痛的皮下结,活检可确诊。

2.局灶体征。实质的囊虫由于周围炎性反应,可出现病灶局部功能障碍的相应体征,如单瘫偏瘫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膜刺激征阳性等。高颅压型可见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 

检查

1、液及液检查:嗜酸粒细胞增多;

2、囊虫补体结试验阳性;

3、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

4、穿颅压可增高,液细胞、蛋白均可增高。

5、头颅CT或MRI检查颅可见到多个在病灶常能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①有便绦虫史和食米猪肉史;

②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③活检及病理实为囊性结;

④囊虫免疫检查阳性;

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白细胞数增多;

⑥头颅CT及MRI扫描符囊虫改变;

电图有异常等,不难与其他疾病起的膜炎、高压以及原发性癫痫相鉴

并发症

囊虫病可伴发癫痫,也可与眼部囊虫并存在,伴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

治疗

一、囊虫病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1.吡喹酮:系一种广谱的抗蠕虫药物,对囊虫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常用的量为120mg/kg,分6天(每天三次)服。服药物囊虫可出现肿胀、变性及坏死,导致囊虫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还可出现程度不等的水肿液压力与细胞数增高,严重者甚至发生压增高危象。

2.丙硫咪唑,亦系广谱抗蠕虫药物。常用量为每日15-20mg/kg,连服10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皮肤瘙痒、荨麻疹、头昏发热癫痫发作和压增高。

3.甲苯咪唑:常用的量为100mg,3次/d,连续三天,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腹痛腹泻、皮肤瘙痒和头痛等。

为了减免抗囊虫治疗过程中在体大量死亡所起的过敏反应,一般均从小始,逐渐加量,如吡喹酮先从100mg,3次/d起用,如无不良反应,每次递增100mg,直至达到治疗量时再持续用6天后停用。在出现压增高的症状后应及时用醇等脱水药物治疗,还应酌情并用类固醇激素等。如发生严重颅增高,除及时停用抗囊虫药物及脱水、抗过敏处理外,还可应用颞下减压术,以防止压增高危象。

囊虫病中医中药治疗肠道绦虫,空南瓜子仁粉50-90克,2小时后服槟榔液(槟榔80克加水500ml至150-200ml)再过半小时服50%硫酸镁50-60ml。一般三小时即可排出虫体。

二、手术治疗:确诊为脑室型者应手术治疗。其次,对颅压持续增高,神经体征及CT实病灶甚局限的患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

三、驱绦虫治疗:对肠道仍有绦虫寄生者,为防止自身再次感染,应驱绦虫治疗。常用的药物为灭绦灵(氯硝柳胺),2克,嚼碎后一次吞服,服药后3-4小时应予泻药一次以排出及虫卵。  

预防

专家提示,囊虫病患者的症状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等。囊虫病的防治要是不吃生菜、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误食虫卵。另外,猪肉最好在零下12至13摄氏度的温度中冷冻12小时后食用,这样可以把囊尾蚴全部杀死。如果一旦发病要入院治疗。

近年来吃生成为城里人餐饮的时尚,而吸虫就寄生,吃了带有吸虫的生吸虫就进入了人体。得了吸虫病,最明显的症状厌食恶心腹胀、浑身无力,严重的功能有改变。预防吸虫病,要是不吃生的或不熟的,注意分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及器皿。

针对如今养宠物家越来越多的情况,宠物与人接触,体的弓虫会寄生到人体。患者偶而伴有低烧、头痛症状,特是偶发癫痫。一般成人染上弓虫对身体危害不大,但孕妇感染上会造成胎儿。防止其流要是在预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