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盛,深伏于里,阳气郁,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的四肢冷、沉伏等象。阳盛格阴 病。又称格阴。指热极似的 一种反常表现。病的本质属热,因邪热盛,深藏于里,阳被遏,郁,不能外透,格阴于外。表现为四肢冷,脉象沉伏或服药不纳等假症状。但病人具有烦热部扪之灼热,身大而不欲近衣(不恶寒恶热)等反映热盛本质的症候......
目录

病症简介

阳盛格阴 病。又称格阴。指热极似的 一种反常表现。病的本质属热,因邪热盛,深藏于里,阳被遏,郁,不能外透,格阴于外。表现为四肢冷,脉象沉伏或服药不纳等假症状。但病人具有烦热部扪之灼热,身大而不欲近衣(不恶寒恶热)等反映热盛本质的症候。其实质为真热假。《医宗金鉴·伤寒法要诀》:“阳太盛,阴气不得相荣也。不相荣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阴于外故曰阳盛格阴也”。

病理状态

系指邪热盛,深伏于里,阳气郁,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的四肢冷、沉伏等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这种四肢冷,又称之为“阳”或“热厥”。

临床上应用凉的药物治疗具有假现象的病,即“以”。针对疾病的本质,用凉药物清其真热,里热一清,阳外达,阴阳格拒消失,假之象亦自然消失。

资料记载

阳盛格阴身肢恶热烦渴大便难,沉滑爪赤小便赤,汗下清宜阴自完。

【注】曰∶阳太盛,阴气不得相也。不相者,不相入也。既不相入,则格阴于 外,故曰阳盛格阴也。其外证虽身肢冷,颇似阴,而则烦渴,大便难,小便赤,恶 热不欲近衣,爪甲赤,沉滑,一派阳实热。汗下清三法得宜,则阳得以消,阴得以 完全也。表实无汗,三石膏汤。里实不便,三汤。热盛无表里,宜解毒白虎汤

【集注】刘完素曰∶蓄热甚,须疾数,以其极热蓄甚而道不利,反致沉细欲绝, 俗未明造化之理。反谓传为极阴毒者,或始得之,阳热暴甚,而便有此候者,或两 感热甚者,通宜解毒加大承汤下之。后热稍退而未愈者,黄连解毒汤调之。或微热未 除者,调之。或失下热极,以至身冷微而昏冒将死,若急下之,则残阴暴绝必 死,盖阳后竭而然也。不下亦死,宜黄连解毒汤,养阴退阳,积热渐以消,则 胸再暖而渐以生也。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脑震荡

下一篇 阳虚发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