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脑脊液漏

液腔与颅外相通,有液漏出者称为液漏。液不断流失头痛,多采用科治疗,超过1个月仍有漏液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其症状表现为颅外伤流出清液的现象。液漏病因可分为:外伤性、事故性或医源性和自发性。其中以外伤性为,自发性较为罕见。疾病称:液漏 所属部位:头 就诊科室:外科 症状体征:头痛,眩晕,膜刺激征,低颅压综征,感觉障碍,其他症状液漏是因为颅骨骨折的......
目录

定义

疾病称:液漏

所属部位:

就诊科室:外科

症状体征:头痛,眩晕,膜刺激征,低颅压综征,感觉障碍,其他症状

病因

  液漏是因为颅骨骨折的同时撕破了硬膜和蛛网膜,以致液由骨折缝裂鼻腔外耳道或放伤流出,使颅腔与外界交通,成漏孔。常为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所致。

症状

漏多见于前颅凹骨折。急性病人伤后常有性液体自鼻腔溢出、眼眶皮下瘀血(俗称熊猫眼)、眼结膜下出,可伴有嗅觉丧失或减退,偶而亦有伤及视神经或动眼神经者。延迟性漏则往往于颅前窝骨折后长短不一的期间,由于突然咳嗽、用力起颅压骤然增高时,使膜破孔裂,漏出液体为清亮的液。一般在病人起坐、垂头时漏液增加,平卧时停止,因为仰卧位时液体流向后孔而下,或积于蝶窦及其他副窦腔,故这类病人清晨起床时溢液较多。

检查

  1、颅骨X线平可以了解有无跨过副窦或骨折

2、CT扫描有助于发现有无颅,并通过窗位调观察颅底骨折

3、放射性核素池造影,可采用131I标记的人清白蛋白(HISA)、99mTc或169Yb-DTPA穿注入蛛网膜下腔池造影,观察漏孔部位或采用水溶性造影(Metrizamide)注入蛛网膜下腔,在透视下调病人体位,使造影进入底部池,然后颅底的薄层CT扫描以显示漏孔部位。

鉴别诊断

鼓膜有破裂时溢液外耳道流出,鼓膜完整时液可管流向部,甚至由后孔返流到鼻腔再自孔溢出,酷似前窝骨折所致之漏,较易误诊,应予注意借助助检查予以鉴

并发症

  1、液是损伤的严重并症。

2、若液由放伤流出,使颅腔与外界交通,成漏孔,同时,空亦能逆逸入造成颅。

3.、若液漏直接来自脑室穿通伤时往往导致严重膜炎及炎。

治疗

  因颅底骨折起的急性漏或耳漏,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而愈,仅有少数持续3~4周以上不愈者,始考虑手术治疗。

一. 非手术治疗:

一般均采用头高30°卧向患侧,使组织沉落在漏孔处,以利贴附愈。同时应清洁鼻腔道,避免擤咳嗽及用力屏,保持大便通畅,限制液体入量,适当投给减少液分泌的药物,如氮酰胺(Acetazolamide,Diamox),或采用利尿脱水。必要时亦可穿孔流液,以减少或停止漏液,裨使漏孔得以愈。大约有85%以上的漏和耳漏病人,过1~2周的姑息治疗而获愈。

二.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外伤液漏仅占2.4%,只有在漏孔久不愈或自愈后多次复发时才需液漏修补术。

1、漏修补术:术前必须认真作好漏孔的定位,法已如上述。确定漏位置之后,可患侧或双侧颅。首先应通过硬膜外探查,术前疑及的部位将硬膜自额窦后壁、眶、蝶嵴或筛小心分离。凡漏孔所在处常可见硬膜增厚并陷入骨折缝中,应尽量靠近颅骨分离、剔下漏孔,勿使漏扩大。颅骨破孔处的软组织电灼后推入,如为窦壁则推入窦腔,再用蜡或医用凝颅骨

然后,密切缝或修补硬膜上的破孔。通常多用颞筋膜膜或帽状膜作为修补,缝务求严密完善。若漏较大或膜外有困难时,好可瓣状切膜,抬起底部膜下直接查前窝底部的漏。通常漏孔多位于筛区、额窦后壁、鞍或鞍旁,偶尔也可能发生在过度气化的蝶大翼部。有漏孔的地,蛛网膜组织往往突向患处,局部有粘连及质增生,有时还可见到炎性肉组织,甚至有脓肿成。在良好隔离的情况下,先将粘附在漏孔处的组织分离、抬起,再将漏口部炎性组织刮净、电凝止。漏孔不大的可以用蘸医用填堵,其上再用手术区可利用的硬膜、镰、膜、颞筋膜或帽状膜,平铺在漏上,然后严密缝或用医用贴牢、压紧。

若颅底缺损较大,则常须硬膜、外探查,据发现决定修补硬膜破颅骨缺损的手术法。一般多采用组织铺盖粘面破,再以较大的带蒂颞及盘膜瓣于硬膜外面修补,以提高成功率。然后将医用凝屑或肉碎块混,填堵缺损处。若颅骨缺损与副窦相通,则应先刮除窦粘膜,再用肉块堵塞窦腔,然后粘堵孔。严密缝各层,不放流。术后应降低颅压并强力抗菌治疗。常用的医用有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氰基丙烯酸甲酯、氰基丙烯酸烷等。

2、耳漏修补术:术前必须查明耳漏的具体部位,由颅中窝骨折累及鼓室盖,使液直接进入中耳破裂鼓膜流至外耳道,属迷路外耳漏;因颅后窝骨折累及迷路,使蛛网膜下腔与中耳腔交通者,属迷路内耳漏。两者手术入路不同。采用颞枕骨颅可修补颅中窝耳漏,以外耳乳突为中作颞部弧皮瓣,瓣基底尽量靠近中窝。先硬膜外前面探查鼓室盖区有无漏孔。

若属阴性即应改膜下探查,切勿过多向中窝侧分离,以免损伤大浅神经、三叉神经膜中动脉及海绵窦。发现漏孔后,封堵及修补法已如上述。若属后面骨折,此入路尚可兼顾后窝,即沿嵴后缘切天幕,注意勿损伤上窦及乙状窦。将天幕翻即可探查后面的漏孔,其位置多在听道稍外侧,局部常有小脑组织及蛛网膜突入,较易识。此处漏孔较难缝补,一般均以肉或筋膜蘸医用粘堵,其上再加带蒂肉覆盖固定。术毕严密缝头皮各层,不放流。术后应降低颅压,并强力抗菌治疗。另外,对迷路内耳漏亦可枕下部颅入路进后面漏孔的修补。

3、液伤漏(皮漏):首先应认真进非手术治疗,大力控制感染,同时在漏以外(>6cm)头皮完好处脑室穿刺、或对侧脑室穿刺持续流,或穿置管液,调流量至漏停止溢液为度,不宜过多。伤漏处如无急性炎症,可剪除皮缘坏死部分,然后全层缝。若有急性炎症,应清除脓液和腐朽组织,清洁消毒,继续更换料,裨使肉组织健康生长。待急性炎症控制后再次期缝或于肉面上种子植皮消灭创面,封

护理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有液漏者要绝对卧床休息。

  3.有液漏者无菌伤处理,头部要垫无菌小巾和无菌棉垫,并随时更换。

  4.指导病人正确卧位,以利于液漏的流。

  5.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说服病人止手掏、堵塞鼻腔道,有液漏的患者应尽是减少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动作,防止发生感染和积

  6.有漏者饲、滴药和鼻腔等操作,以免感染。

  7.遵医嘱时给予抗菌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阳盛

下一篇 南天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