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血虚

中医词。指体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功能失常,水谷微不能化生液等所致。由于有密切系,故血虚每易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液,又为血虚的一个因素。血虚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虚细等。由于女性月经的缘故,血虚体质多在女性身上出现。过多:因外伤过多、月经过多,或其它慢性失皆可造成血虚。由于出过多,日久则导致瘀血阻,不......
目录

病因介绍

补血食物过多:因外伤过多、月经过多,或其它慢性失皆可造成血虚。由于出过多,日久则导致瘀血阻,不通,一面造成再出,另一面也影响新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饮食不: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损伤,不能化生水谷微,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

慢性消耗: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久之则气虚亏;劳太过,易使阴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临床表现

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养作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不载起的病

补血食物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眩、肢体麻木、筋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结,小便不利等。

不载中医认为,之母,以附,血虚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气虚症状。 

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养物质,在共同作用之下,至脏腑,外达筋,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养作用。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不载起的病

(1)脏腑失于濡养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眩,肢体麻木,筋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结,小便不利等。

由于,所以临床上血虚要表现在二脏。心血不足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志不安等。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则面色无华,眩晕耳鸣,两干涩,视物不清或;不能濡养筋,则肢体麻木,筋拘急肉动;由于中医认为筋,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爪甲失养,枯薄脆裂。中医说认为,之子,之子。据虚则补其母和阳生阴长的道理,在治疗时补常兼补,补常兼滋。在血虚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补还常加入补脾的药物。

(2)不载

中医认为,之母,以附,血虚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气虚症状。临床常见血虚而致气虚的慢性失血证。特是在大失情况下,亡而,此时反而成为要矛盾。大气下陷则出现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气喘,或息将停,危在顷刻。

疾病诊断

阴虚血虚

红枣二者均为虚证属阴,、津、液亦属阴,且“精血同源”、“同源”。阴虚血虚症范围为广。从病因而论,血虚是由胃虚弱,化源不足,七情郁结,暗耗阴,久病不愈,过多所致。血虚不能滋养头,则头晕眼花;不容于面,则面色苍白或萎黄,色淡白;营血不足,失所养,则心悸失眠血虚失养,则手足发麻,甚则搐搦;海不足,冲任空虚,则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血虚不容于,则见淡白;道失充,则细弱。而阴虚多由久病阴分不足,热病伤津耗液,或汗、吐、下太过所致。阴虚热,虚热扰,则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热津液外泄,则见盗汗阴虚津液亏乏则见口干渴,涩,干咳,大便干结;阴虚旺,则舌红少苔或无苔,见细数。可见,血虚症与阴虚要区在于:血虚症突出一个“色”,即面色苍白色淡、爪甲无华等;而阴虚则在于一个“热”,即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以此可资鉴

中医血虚”与西医“贫血

有些人听到中医讲自己是“血虚”,便以为是患了西医的贫血症。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西医所说的贫血,成年男性血红素在12毫克每百毫升、女性在11毫克每百毫升以上才正常,不足此标准才称为贫血。常见的贫血包括贫血、自体免疫性贫血、恶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等。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法。中医所说的“血虚”是指患者所出现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面色苍白或萎黄、妇女月经量少、闭经等一系列症候群的概括。它并不等於西医的某一种病。同时,在、外、妇、儿各科病症中都可以见到血虚症候血虚症状中医所指的,不仅代表西医的液,还包括了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所以中医所诊断的“血虚”症,绝对不等於西医的贫血症。

疾病治疗

心悸病中见血虚,临床表现以心悸头晕失眠多梦,面白无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细弱为特点。此由思虑过度,劳伤,或久病体虚,不足,或因过多,失所用所致。治宜补、益汤:白术15g、当归20g、白茯苓30g、黄芪30g、远志10g、龙眼肉20g 、酸枣仁30g、党参20g、木香8g、甘草15g、生姜10g、大枣40g。

虚劳病中见血虚,临床表现每以肝血症状

补血食物一、心血虚:以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淡、细或结代为特点,多由禀赋不足、精血不旺、思虑耗伤心血,大病之后,失于调理,阴虚亏虚,久而不复,积虚成损所致。治宜养汤:当归2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党参20g、麦门冬30g、五味子15g、炙甘草15g、柏子仁20g、伏15g、灯芯草10g、莲子15g。

二、肝血虚:以头晕眩、耳鸣胁痛、惊惕不安、月经不调、,甚则肤甲错、面色苍白舌质淡、弦细为特点,此由情志郁结,暗耗肝血,或过多,久病之后失于调理,阴亏虚,甚则血虚,久而不复,积虚成劳所致。治宜补养肝四物汤加味:当归20g、熟地黄30g、白芍30g、川芎15g。

眩晕病中见血虚,临床每以头晕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白无华,甲苍白,常兼见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等为特点。汤:白术15g、当归20g、白茯苓30g、黄芪30g、远志10g、龙眼肉20g、酸枣仁30g、党参20g、木香8g、甘草15g、生姜10g、大枣40g。

头痛病中见血虚,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隐隐作痛,遇劳加重,面色少华,心悸不宁,疲乏力,食欲不振。治宜补养八珍汤:晒人参30g、白茯苓20g、白术15g、炙甘草15g、熟地黄20g、当归20g、白芍30g、川芎10g。

便秘病中出现血虚,临床表现以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怒责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眩,心悸色淡,细。此由年高体衰,产后亡血,或血虚津少,大肠失于濡润,或少而致阴虚热所致。润肠当归10g 生地黄30g 桃仁10g 麻仁15g 壳10g。

性疾病中见血虚:临床表现为鼻衄,或兼齿衄、衄,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无力等。此由过多,血虚亦亏,不摄,故出不止。治宜补人参汤:黄芪30g、白术15g、当归20g、白茯苓25g、远志10g、龙眼肉20g、酸枣仁30g、晒人参20g、木香8g、甘草15g、生姜8g、大枣30g。

发热病中出现血虚,则临床表现为发热,夜重昼轻,心悸乏力,面色不华,细数。多由久病肝血虚,或不生,或过多所致。治宜清热养当归汤:当归12g、黄芪60g。

总之,候虽同,但在不同疾病中,其表现各有特点,临床上可据各自病症的特点进辩治。

康复保健

饮食调养

补血食物平时常吃补的食物,如菠菜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等。

精神调养

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调养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起居调养

早睡保睡眠养肝血虚体质的人不宜过度劳累,凡事宜量力而,以免耗伤。因,人卧则归于,使肝气得养,所以这类体质的人尽管睡眠多不佳,但要早些上床,保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迟于晚上11点入眠,以养肝

药补调养

常用的补中药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的食物一起做成可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效果。

眼睛调养

传统中医认为“久视伤”,所以血虚体质的人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常用补的有桑叶、红枣、黑芝麻桃仁、桂冰糖、黄。可以用这些中药做成糕点,如阿胶桑麻膏,效果显著。

相关饮食

当归羊肉汤(《济生》)

补血食物【原料】当归1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羊肉500克,葱、姜、料、味各适量。

【制法】羊肉洗净,当归黄芪党参装入纱布袋,扎好,与葱、姜、盐、料一起放入锅,加水适量。置武烧沸,再用文,直至羊肉熟烂即成。食用时可酌加味

【服法】吃肉和汤。可早晚各食一次。

【功效】养补虚。

【应用】血虚及病后、产后体弱,脘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

【注意事项】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者不宜食用。忌用铜器,忌食南瓜

归参山药(《百一选》)

【原料】当归10克,党参10克,山药10克,猪500克,油、、姜丝、蒜末、香油适量。

【制法】将猪,剔去筋膜肾盂,洗净,当归党参山药装入纱布袋,扎紧,同放入锅,加水适量,清至猪熟透,捞出猪,冷却后,切成薄,放在盘子里。拌入油、、姜丝、蒜末、香油即可。

【服法】可餐食用。

【功效】养,益,补

【应用】亏损兼肾虚心悸气短膝酸痛、失眠等症。

糯米阿胶粥(《食医鉴》)

【原料】阿胶30克,糯米60克,红糖少许。

【制法】先用糯米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边搅匀,稍两三沸即可。

【服法】晨起空食用。血虚

【功效】养补虚,安胎。

【应用】用于血虚起的妇女月经过少,胎动不安虚劳咳嗽,久咳咯血,或吐血、衄、大便出

【注意事项】本粥应间断服用,连续服食易致胸满闷。胃虚弱、阳不足者不宜食用。

龙眼酸枣仁粥(《食物与治病》)

【原料】龙眼肉10克,枣仁10克,芡实12克。

【制法】枣仁捣碎,用纱布袋装。芡实加水500毫升,半小时后加入龙眼肉和枣仁,再半小时。取出枣仁,加适量白糖,滤出汁液。

【服法】不拘时间,随时饮用,并吃龙眼肉及芡实

【功效】养,益

【应用】凡因心阴血虚虚火扰不能下济肾阴,出现心悸怔忡倦、遗精等症者,皆可服用。

蜜饯姜枣龙眼(《泉州本草》)

【原料】龙眼肉250克,大枣250克,蜂蜜250克,姜汁适量。

【制法】将龙眼肉、大枣洗净,放入锅,加水适量,置武上烧沸,改用文至七成熟时,加入姜汁和蜂蜜,搅匀,熟。起锅待冷,装入瓶,封即成。

【服法】日服3次,每次吃龙眼肉、大枣各6~8粒。

【功效】健脾,滋补心血

【应用】脾虚亏所致的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心悸怔忡等症。

中药

①桑椹50g,枸杞子20g。水服。

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9g,枸杞子9g。水服。

人参6g,大枣10枚,水服。治失贫血,大出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④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 。水服。

⑤生地30g,麦冬12g,枸杞子12g,先煎汤,再鸡、鸭血汤,放调料。用于贫血阴虚型患者。

黄芪30g,当归12g,水服。用于两亏型的贫血

中成药

八珍: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具有双补的作用,对外伤消化道出、妇女功能性子宫等失贫血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动辄促等不足的症状尤为适宜,久服无妨,并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人参养荣: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肉桂陈皮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益,安定志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有失眠症者。

汤: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甘草当归龙眼肉(桂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脾,益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食少心悸的患者。

七宝美髯:由何首乌茯苓牛膝枸杞子、当归菟丝子脂组成,具有滋补,补乌发的作用。适用于贫血肾阴虚者。

龟鹿二仙:由龟鹿角人参枸杞子组成,具有补阴填,益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贫血肾虚亏者。

河车大造:由紫河车、熟地、杜仲天冬麦冬、龟黄柏牛膝组成,具有补滋阴的作用,适用于贫血阴虚热者。

疾病预防

(1)健脾

补血食物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运化功能正常,则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必须先健脾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常用的方药君子汤四物汤当归汤等。

(2)益

液的物质基础是,而促进化为,则以为动力。清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说:“俱要,而补在补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温病条辨》说:“善治者,不求之有,而求之无。”《景岳全书》则说:“有难以速生,无所当急固。”在临床用药时,依据“能生”,常在补药中,配以益之品。常用的汤、当归汤等;常用的补药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大枣等;配以养之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熟地等。

(3)补

为先天之本,既包括先天之,又包括五脏六腑后天之能生能化。同时,中之命门原气之所系,十二,生化之源,也是温熙、促进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所以,中医有“生本在于”。临床上,治血虚,必当补以填足,自旺。常用菟丝子饮、二仙等。常用补药有鹿茸鹿角阿胶、龟巴戟天锁阳淫羊藿脂、菟丝子附子肉桂、首乌、熟地、枸杞子、紫河车等。

(4)祛瘀生

无论所化之营血,或所化之,都必须通过经道进释放和传输,并环全身。,禀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后天水谷之微,五脏六腑,亦赖经脉输送,汇于冲脉——海,与大络相会以滋,以骨髓。如瘀阻,道不通,就会造成骨髓乏养而枯竭,致使液生化无由。常用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府逐瘀汤等。常用活化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三七皮、香附等。

(5)解毒生

中医认为,不管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郁久均可化火热之最易耗伤阴。再者,象化性、物理性、生物性内陷,下及,可直接造成亏乏,以致生无源。内陷毒或七情郁火,又可阻成瘀,而致新不生,因此需要清热解毒。常用犀角地黄汤、三石膏汤、茵陈蒿汤、五味消毒饮、清营汤、清瘟败毒饮等。常用清热解毒药有蒲公英、银连翘草、大青黄连黄芩黄柏地丁、大黄紫草、茵陈、莲等。临床多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病、溶血贫血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南天竹叶

下一篇 阳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