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南岭黄檀

南岭黄檀乔木,高6-15米;树皮黑色,粗糙,有纵裂纹。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叶轴叶柄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小6-7对,皮纸质,长或倒卵状长花序腋生,疏;总花梗分枝花序轴疏被黄褐色短柔毛或近无毛;基生苞片卵状披针副萼苞片披针,均早落;花冠白色,各瓣均柄,旗瓣雄蕊10;子房具柄,密被短柔毛。荚果状或长,两端渐狭,通常有种子1粒,稀2-3粒,果瓣对......
目录

植物简介

参考资料

南岭黄檀图册岭黄檀(中国植物图说·豆科)南岭檀(海南植物志),水相思(广州),黄类树(海南),丫藤 图版31: 10-18

Dalbergia balansae Prain in Journ. As. Soc. Beng. 70 (2): 54. 1901, et in Ann. Bot. Gard. Calc. 10: 90. f. 72. 1904; Gagnep.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2: 487. 1916; 中国植物图说 . 豆科577.图562. 1955; 海南植物志2: 290. 1965.——D. lanceolaria auct. non Linn. f.: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193. 1887.

态特征

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叶轴叶柄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小6-7对,皮纸质,长或倒卵状长,长2-3(-4)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有时近截形,常微缺,基部阔楔形,初时略被黄褐色短柔毛,后变无毛。花序腋生,疏,长5-10厘米,径约5厘米,中部以上具短分枝;总花梗分枝花序轴疏被黄褐色短柔毛或近无毛;基生苞片卵状披针副萼苞片披针,均早落;长约10毫米;花梗长1-2毫米,与花萼同被黄褐色短柔毛;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萼齿5,最下1枚较长,先端尖,其余的三角,先端钝,上2枚近合生花冠白色,长6-7毫米,各瓣均柄,旗瓣,近基部有2枚小附属体,先端凹缺,翼瓣卵形龙骨瓣近半月雄蕊10,合生为5+5的二体;子房具柄,密被短柔毛,有胚珠(1-) 3 (-5)粒,花柱短,柱头小,头状。荚果状或长,长5-6厘米,宽2-2.5厘米,两端渐狭,通常有种子1粒,稀2-3粒,果瓣对种子部分有明显网纹。期6月。

产地生境

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灌丛中,海拔300-900米。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植物用途

我国南部城市常植为荫树或景树,又为紫胶虫寄植物

中药材

版本一

【拼 音】:NANLINGHUANGTAN

【来 源】:为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南岭黄檀的木材。

【功 效】:行气止痛。

治】:治疗跌打瘀痛。

性味归经】:辛,温。入肝经

【用法用量】:服:汤,9一15克。外用:捣末患处。

】:水相思、黄类树(海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拉丁】:Dalbergia balansae Prain

【考 】:始载于《中国植物图说——豆科》。

版本二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图说——豆科》 。

【拼音】Nán Lǐnɡ Huánɡ Tán

【英文】Balansa Rosewood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南岭黄檀的木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Dalbergia balansae Prai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将木材砍碎,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

【功能治】行气止痛,解毒消肿。跌打瘀痛,外伤疼痛,肿毒

【用法用量】服: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鲜品捣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木材有行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跌打瘀痛。

【摘录】《 中华本草》

野外采集植物数据

中文种南岭黄檀
拉丁Dalbergia balansae
豆科
采集时间2009年11月09日
采集地点四川省西昌市川兴乡
采集人王凯、樊云川
采集样品类型果实
生活型乔木、落
生态环境疏林、
果实褐色
绿色
果期10-11月
分布普遍、
单位面积产量4kg
油脂含量初检12.89
标本鉴定人赵清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