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南方六道木

六道木植物称。薄灌木,高3m。当年小褐色,老白色对生;叶柄长4-7mm,基部膨大,生硬毛;生于海拔800-3700m干旱山坡灌丛, 灌丛中, 冷杉林下, 林缘草甸, 林中, 路边林中草地, 山谷灌丛中, 山坡, 山坡草甸, 山坡灌丛 , 松林中, 松林中灌丛, 云杉林中。国分布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安徽省, 上海市, 浙江省, 江西省, 福建省,......
目录

基本资料

【拼音】Nán Fānɡ Liù Dào M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六道木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belia dielsii (Graebn.) Rehd.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形态特征

灌木,高2-3米;当年小褐色,老白色卵形、倒卵形披针,变化幅度很大,长3-8厘米,宽0.5-3厘米,嫩时上面生柔毛,下面除 叶脉基部被白色粗硬毛外,光滑无毛,端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宽 楔形或钝,全缘或有1-6对齿,具缘毛;叶柄长4-7毫米, 基部膨大,生硬毛。2朵生于侧腋;总 花梗长1.2厘米; 花梗极短或几无;苞片3枚,小而有纤毛,中央1枚长6毫米,侧生者长1毫米;萼筒长约8毫米,生硬毛,萼檐4裂,裂卵状披针或倒卵形端钝, 基部楔形花冠白色,后变浅黄色,4裂,裂,长约为筒的1/3至1/5,筒有短柔毛;雄蕊4枚,二强,藏,丝短; 花柱细长,与花冠等长,柱头头状,不伸出 花冠筒外。 果实长1-1.5厘米;种子柱状。 期4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熟期8-9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800-3700米的山坡灌丛、路边林下及草地。

物种分布

产我国 黄河以南的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

主要价值

【功能治】祛湿湿痹

【用法用量】服:汤,15-24g。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心血虚

下一篇 颅内动脉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