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胃溃疡

从广义角度说,溃疡是指发生在角、窦、贲门和裂孔疝等部位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空肠附近或含有黏膜的Meckel憩室,因为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酸和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成的,事实......
目录

形成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奖。大量研究充分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要原因。

2.药物及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和饮用浓咖啡似亦有一定系。

易致溃疡的药品:

(1)各种阿司匹林长期或大量服用可痛及不适,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镜检查可发现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成。

(2)激素替代药消炎痛和保泰松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溃疡

(3)解热镇痛药如A.P.C,扑热息痛,去痛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

(4)治疗冠病的药物藻酸双酯钠(P.S.S)、潘生丁平,也可导致溃疡,甚至

(5)消炎药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酯类抗生素,容易造成的不适。

(6)抗癌药及其他各类化疗药物往往造成肠刺激。

3.酸和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成是由于酸/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4.应激精神因素

急性应激可应激性溃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

5.遗传因素

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综征中,如多发性分泌腺腺瘤I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消化性溃疡为其临床表现一部分。

6.运动异常

部分溃疡患者存在运动障碍,如排空延缓所致酸分泌增加和十二指肠-反流所致胆汁液和溶血卵磷脂对黏膜的损伤。

7.其他因素

如I型单纯疱疹病毒局部感染可能有移植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亦可能参与。

临床表现

部疼痛是本病的症状。多位于上部,也可出现在左上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律。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检查方法

1.镜检查

胃溃疡镜下溃疡可分为三个病期:①活动期:溃疡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水肿(A1),或周边黏膜充水肿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成的红晕(A2)。②愈期: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四周再生上皮所成的红晕溃疡围拢,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1),或溃疡面几乎为再生上皮所覆盖,黏膜皱襞更加向溃疡集中(H2)。③瘢痕期:溃疡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S1),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S2)。

2.X线钡餐检查

可见龛影及黏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痉挛、激惹现象等间接征象。影像检查特征:

(1)龛影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正位,龛影为,其边缘光滑整齐。

(2)龛影周围黏膜纹切线位,龛影与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3)“狭颈征”切线位,龛影口部腔交界处有0.5~1cm一段狭于龛影的径,称为“狭颈征”。

(4)“项圈征”在龛影口部有一边缘光滑细线状密度减低区,如颈部戴的项圈。

(5)龛影周围的“日晕征”正位,龛影周围有宽窄不一致的透亮带,边缘光滑。

(6)以龛影为中的黏膜皱襞纠集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为慢性溃疡的另一征象。

(7)溃疡的其他X线征象大弯侧指状切迹;②小弯侧缩短;③角切迹增宽;④幽门管狭窄性梗阻,滞留液。

诊断方法

溃疡的诊断要依靠典型的周期性上疼痛和X线钡餐检查、镜检查。

鉴别诊断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见;溃疡疼痛多在饭后疼,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饭前疼痛且夜间疼痛也较多见。

并发病症

1.上消化道出

消化道出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有20%~30%的溃疡患者曾有出病史,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更多见。据统计,在上消化道出的各种病因中,溃疡约占50%,居首位。消化性溃疡并出多数可以自停止。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出易发生于消化性溃疡出现后的1~2年

2.溃疡穿孔

消化性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高于溃疡。以30~50岁多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而溃疡穿孔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居多。

3.幽门梗阻

消化性溃疡患者约10%可能并发幽门梗阻,大多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其次为幽门管或幽门前溃疡消化性溃疡并发幽门梗阻老年人多见,以男性为。近年来由于各种有效抗溃疡药物的广泛应用,此种并发症明显减少。幽门梗阻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前者是因慢性溃疡起黏膜下纤维化,导致瘢痕性狭窄,科治疗无效,常需外科手术治疗;后者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炎症起充水肿和幽门反射性痉挛所致,科治疗有效。

4.癌变

慢性溃疡是否会癌变,前尚有争议。多数者认为溃疡癌变是存在的,其癌变率估计在1%~7%,溃疡癌变常发生于溃疡边缘,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癌变。

治疗方法

1.一般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用药

首先应用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如制酸、抗碱能药物、H2受体拮抗药、丙谷胺、前列腺素E2的奥美拉唑等,同时给予黏膜保护的药物:如硫糖铝、铋、甘珀酸(生酮)等。彻底除Hp,因为前认为Hp感染与本病有一定系,所以要积极治疗。

2.溃疡起的上消化道出

可表现为呕血便血。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止措施要有:①H2-受体拮抗或质子泵抑制(PPI),提高并维持pH值;②镜下止;③手术治疗;④介入治疗。

3.食物的选择

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3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消化不良,还会使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以减轻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择时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液,用汤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部受凉后会使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部保暖不要受

(10)避免刺激不吸烟,因为吸烟使管收缩,影响壁细胞的液供应,使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病。应少饮,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有保护作用,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的功能,保护部和增强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12)戒酸性食物酸度较高的水果,如:凤、柳丁、桔子等,于饭后摄食,对溃疡的患者不会有太大的刺激,所以并不一定要止食用。

(13)戒产性食物有些食物容易产,使患者有饱胀感,应避免摄食;但食物是否会产起不适,因人而异,可依个人的验决定是否应摄食。

饮食建议

溃疡的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

  1. 食用无机械性和化性刺激、含膳食纤维较低、易于消化的食物。
  2. 避免食用未加工的土豆类、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和水果、易刺激酸分泌的肉汁汤液、难消化的糯米坚果、强烈的调味品以及浓咖啡等。
  3. 少食多餐,每日5~6餐。在烹调法上,应切碎、制软,或制成泥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胃结石

下一篇 泥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